《我不是王毛》:希望在于突破

豆瓣評分7.7,2万多参评者中半数以上给了四星,9000余条短评基本都以正面意见为主……如果告诉你,这是网民给一部国产战争片的评价,而且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主导出品的战争片,你是否多少有些意外?

意外还有很多。年轻导演赵小溪拍摄的这部《我不是王毛》的成本据说只有300万左右,尽管票房成绩不尽如人意,但较好的口碑显然已使此片脱颖而出,赵小溪难能可贵的艺术探索得到了观众们的欢迎与认可。

这是一部带有黑色幽默的战争轻喜剧,但每次笑过又让人体味到一种深带痛感的悲凉意味。故事讲述少林寺学武归来的狗剩暗恋青梅竹马的杏儿,但身为穷二代的他遭到“岳丈”嫌弃。一穷二白的狗剩为了攒够钱盖房提亲,只能冒名顶替杏儿的弟弟从军,以舍身卖命的方式赚取军饷。为此他不惜先后加入国军、伪军、八路军,不仅被同村的情敌杨三设计陷害,还在生死难测的战场遭遇许多啼笑皆非的离奇波折……

电影整体基调看似喜剧,最终的结局却和《鬼子来了》一样成为悲剧。主人公狗剩出卖自己的经历似乎荒诞不经,其实有着真实的历史依据。抗战期间,有一种专门靠替人抓丁服役谋生的人,他们游走周旋于各种军队之间,这类靠发战争财讨生活的人叫“兵贩子”。

《我不是王毛》将镜头聚焦于抗战时期豫东地区的卑微小人物身上,通过描绘他们种种或荒诞、或自私、或善良的行为,表现那个时期中国贫苦百姓在战火中挣扎生存的状态,以彰显真实的国民性。有位网友的评价特别准确:“即便它没有那么像我们所熟知的主旋律,却是最贴合那段历史的主旋律。”

这部作品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两个字:真实。影片中像狗剩这种战火苦难中的普通农民,他们可能怕死,可能偷生,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带有民族的劣根性,但是他们最终的人心向背,才决定了抗战最后的胜败。狗剩在逆境困厄中升华,在残酷战争中锻造自我的心路历程,比起那些宏大的“抗战神剧”,更加令人信服。《我不是王毛》酣畅淋漓地表现了抗战岁月里草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将笔锋直指人性的脆弱与坚韧,灵魂的高尚与卑鄙,以及善與恶、美与丑的激烈碰撞。

尽管这部电影还存在许多显而易见的瑕疵,但至少在独辟蹊径的艺术创新上,仍然带给我强烈的震撼。回归具体的历史环境,回到真实的人性本能 ,才能真正把准艺术的脉搏。一部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还有着许多幽微复杂的历史暗角。我们的编导只有具备更丰厚的思想资源、更大胆的突破勇气,才能达到“只有新嘴唇,没有老故事”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创作中的自我阉割远远超过体制的桎梏。

推荐访问:我不是 突破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