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中的震撼

[摘要]根据前苏联作家鲍瓦西里耶夫的成名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由斯·罗斯托茨基改编的同名电影在1972年被成功地搬上了银幕,当年便获得了第3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本片以“人与战争”的冲突为核心,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再现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对个体生命的关怀,旨在颂扬人性美,从真正意义上使读者体味到悲剧的震慑力。

[关键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悲剧;平民;人性美

1972年,根据前苏联作家鲍·瓦西里耶夫创作的、反映二战题材的中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把一个发生在硝烟中的悲剧故事成功地搬上了银幕,在世界各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影片通过对人性的歌颂,取得了极强的悲剧效果。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播出后,震撼了数以万计的中国观众。

影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一个情节简单的动人故事,以至于我们一提起它,一下子就会想到那个大胡子准尉和五个年轻貌美的女战士。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准尉瓦斯科夫带领一个班的苏联红军女战士,与16个德国兵展开了生死搏斗,五个女兵壮烈牺牲。没能保护五个女兵而痛苦不已的瓦斯科夫,搜集其所有剩下的武器,满腔仇恨地直捣德寇营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随后,他押着四个德国俘虏返回了驻地。多年以后,瓦斯科夫和班长丽达的儿子一起来瞻仰五位女兵的坟墓,为他们立了一块大理石石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曾经在那么一个静悄悄的黎明,战争残酷地夺走了五个年轻而美丽的生命。影片中荡气回肠的主题歌《喀秋莎》在我国几乎成了前苏联的代名词: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满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俊俏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透过泪水朦胧的双眼,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茂密的白桦林里,瓦斯科夫带领女兵与德国鬼子生死搏斗……

正如影片的名字,黎明静悄悄地构建着这个和谐的生命世界,而当我们沉浸于这种和谐时,“战争”的血腥却悄悄地蔓延。当五个女人作为个体的、和谐美的载体出现在战场上,便预示着和谐将被破坏、悲剧将会发生的残酷命运。自始至终,悲剧的情调作为一条主线索贯穿影片始末。作为反映战争题材的影片,它没有用横尸遍野的镜头刺激你的神经,相反,一开始就用和谐的情景和氛围感染着你的情绪。听着小鸟的歌声,看着美丽的女兵们嬉戏的场景,一个质朴的老兵和五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女人戏剧般组成一个集体出现在观众眼前。导演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在不协调中使观众体会了“战争与人”的冲突所造成的悲剧氛围。

“战争让女人走开”,这是千百年来的名言;但“战争从未让女人走开”,这又是千百年来的事实。古今中外,我们几乎找不出不涉及女性的战争。苏联的卫国战争使大批的女性卷入战争,投身军营,闯入“纯粹男人的世界”。作者瓦西里耶夫说:“我让穿军大衣的女兵们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并没有违背生活的真实。然而,这样做,就使作品更洋溢着深刻的激情。一个士兵在战争中牺牲——这不管看上去多么痛心,多么痛苦,但毕竟是难免的,是严酷的斗争中必然发生的事情。然而,年轻的姑娘倒毙在敌人的子弹下,这却是令人发指的悲剧,是违反常理的,它会引起人们特别的痛苦,因为这些姑娘本是为了爱和繁衍后代而来到人间的。由于我选择了姑娘作为主人公,使我有可能赋予作品以更突出的道德含义和更强烈的感情色彩。”影片中静悄悄的黎明与即将来临的残酷斗争;清晨的美好景色与隐藏于其中的德国冲锋枪手;女性的瘦弱的身躯与它必须承受的沉重的责任;美丽的修长的身体与那肥大的色调单一的军装;甚至,“生来就憎恨杀戮的未来的母亲”却不得不违反“不杀生”的自然法则……一系列极度不和谐的组合,构成了小说的深刻的悲剧精神。什么是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了。”最终,战争毁灭了五个女人的年轻生命,过早地把她们变成了一座座冰冷的石碑……透过泪水我们看到了和谐的世界正在被战争残酷地破坏,这就是悲剧,它的魅力不在于悲剧本身,而是让观众含着泪水去品味那种源自于心灵深处的强烈震撼!

“中外文学史已经证明,凡是优秀的作品,无不是把写人放在第一位,以写各种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为创作宗旨的。”导演斯·罗斯托茨基严格遵守了原作者的创作宗旨,在残酷的战争炮火中集中刻画了身世、经历、个性各不相同的一群女兵和一个兵。他们不是高大完美的英雄,其所言所想所为也不是光彩夺目的英雄壮举和英雄心声,而是既具有良好的品质和英雄的性格,又具有普通人所具有的某种弱点的平凡的人,这也正是影片最突出的特征:把英雄人物平民化。长时间来我们习惯于把英雄人物看成是无私无畏、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当影片中的五个普通女兵被塑造成英雄人物时,我们甚至还有些怀疑:这样的人物也算英雄?嘉尔卡一枪未放,一个敌人未消灭就死了;索尼娅临死前闪现出的恐惧;热尼亚打死一个德国鬼子后浑身发抖,扑在瓦斯科夫怀里哭泣;丽达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了回去搬救兵,丽莎不得不一个人踏入沼泽地,她被可怕的孤独和极端的恐惧压得透不过气,精神近乎崩溃,慌乱中她错过了那棵维系着她性命与否的树枝;嘉尔夫目睹索尼娅被害后,感到巨大的恐怖,“她似乎觉得有一把刀慢慢刺进衣服,听见刺破皮肉的声音,闻到一股浓厚的血腥味,生理上感到一阵恶心”,最终失去了理智,在狂奔中被敌人打死;丽达拒绝拖累而自杀的举动……她们身上的缺点和由此表现出来的片刻懦弱一点也不影响她们的形象和风采,正是这样的英雄使我们感到熟悉。观众从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与她们一起喜怒哀乐、一起面对死亡。瓦斯科夫是剧中唯一的一个男性主人公,是一个被女兵们称作“老头子”、“傻树墩子”的32岁的老兵。影片中的他既严肃认真,又平易近人;既是五个女兵的领导,又是她们的大哥、战友;既是一名普通的英勇战士,又是智勇双全的指挥员,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角色。他吃苦耐劳,不苟言笑,板着脸训人。因只有四年级的文化程度,他常常听不懂“象限”、“偏移角”等名词而受到女兵们的无情嘲笑,但他对《军事操典》却能倒背如流,因此他竭力想用这些条令去管束这些调皮的女孩子们,可现实生活中的无所适从常常使他尴尬。但在关键时刻他机智勇敢,独当一面,显示出军人的特质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终于赢得了姑娘们的热爱和尊敬。在最后的战斗中,受伤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战胜德寇!

正是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士兵和平凡人物团结起来才战胜了法西斯,才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因此把她们当作英雄来纪念来崇敬一点也不过分。导演斯·罗斯托茨基忠实于原作,在银幕上生动地展示了六个普通士兵的战争生活,塑造了他们平民化的英雄形象。目的就是通过其个性的善良来衬托战争的无情和残酷,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诠释战争。

与以往的战争片不同,这部影片并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席卷千钧的气势。它用彩色表现战前的生活是美的铺垫,用黑白表现战后则是对美的破坏。色彩柔和的战前幸福生活和黑白色调的战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虽然是战争片,却拍出了“诗意”,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将人物各自具备的人性美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整部影片中最能体现人性美的主人公是班长丽达,她的身上兼有两种美:女性美和战士美,同时,还兼有两种英雄行为:既是勇敢的军人,又是勇敢的妻子和母亲。当她在前线得知母亲体弱多病,无法照料年幼的外孙时,伟大的母爱激励她采取行动。她冒着违反军事纪律的危险,在夜间把自己与女友省下来的食品送到百里之外的母亲与儿子手上。战场上丽达同样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女英雄,当她得知自己身负致命的重伤时,也“并不怜惜自己,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因为她一直想着比她自己更重要的事”,想到了祖国、战友和即将成为孤儿的孩子的她英勇而严肃地正视着死亡,为了不连累战友和解决战友的后顾之忧,开枪打死了自己、丽达这两种英雄行为看起来似乎互不相干,实质是如出一辙,正是温柔的女性之爱,在革命战争的教育下不断地升华为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主义激情。丽达在临死时请求瓦斯科夫吻别的情节描写,显示了一个女英雄的人性美,刹那间宛如一朵美丽的“百合花”。

正是以这部影片为代表,苏联电影界开始了关于对人性的探讨。其中不可置否的作用就是它可以大大增加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观众的泪水正是表现这一特色的最好手段,因为观众在流泪的同时也会接受创作者带来的思想。在卫国战争结束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时在战争中获得功勋的人们此时已失去了主导地位,因而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用史诗般的磅礴已无法打动年轻的一代,转而着眼于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为的是更多地激起观众的眼泪来呼唤人性,达到制止战争再次发生的目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无数年轻女性为国家献出了她们滴血的生命!看了这部电影,你会真实的感受到什么是战争,什么是人,你的灵魂会收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洗礼;另一方面,你又会真正明白,崇高的真谛其实是平凡,英雄的本质不过是普普通通的甚至有着许多瑕疵的血肉之躯。对生的留恋使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都不希望发生战争……这也正是影片所要达到的目的。影片结尾在她们的纪念碑上叠现出她们生前的英姿,更加深了观众的这种感受。

推荐访问:泪水 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