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美学和古希伯来美学审美特征在《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体现

【摘要】:古希腊美学和古希伯来美学作为西方美学思想的两个发端,在当代西方文化中仍有延续。古希腊美学弘扬个体与自由,而古希伯来美则注重规范和秩序,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观却同时体现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让电影有了丰富的结构层次。

【关键词】:古希腊美学;古希伯来美学;拯救大兵瑞恩

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战争史诗片《拯救大兵瑞恩》于1998年上映口碑和票房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影片讲述诺曼底登陆后二等兵詹姆斯·瑞恩的三位兄长都相继牺牲,美国作战总指挥部得知此消息后派了一支救援小分队寻找瑞恩并将其带离战区。以米勒上尉为首的小分队成员深入敌方占领地区,一路历经艰险,最终成功帮助瑞恩离开战区。《拯救大兵瑞恩》同时包含了两希美学的审美特征,本文将从两希美学思想的角度对电影独到的叙事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一、古希腊美学和古希伯来美学的主要审美特征

(一)古希腊美学的主要审美特征

古希腊美学将和谐看作美的重要特征。毕达哥拉斯提出美的本质就是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矛盾冲突构成了和谐,强调美产生于对立面的斗争。悲剧便是产生于斗争,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提出悲剧因能在强烈的情绪宣泄中获得平静,而定要悲惨收场,以达到对立面的和谐,在没有强烈情感的静穆中获得精神的歇息依靠。而古希腊艺术中的悲剧是由人的性格因素而非命运因素造成,可见古希腊美学思想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处于审美活动的主体地位,深化了人自身的价值。因此苏格拉底由人出发,提出了美既是对人有用或有益的善,同时也认为人只有发挥美德才是美的,而柏拉图进一步将人类的美德概括为“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人会通过善来获得快乐。

(二)古希伯来美学主要审美特征

古希伯来美学是一种以宗教精神为基础的美学观,因而美学思想都遵从着神的指引,以神为美的本原。希伯来民族十分看重人的美德,但与古希腊美学人本主义思想不同的是希伯来民族将上帝与人类的德性美统一起来,在德性美的要求下人们自觉追求美好的品质,克服自身的欲望,规范自己的活动,遵循着普适性的伦理原则,于是才有了不畏艰难险阻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英雄形象。而在这种神本主义的思想下,希伯来民族削弱了人的主体精神,一切遵从神的意志,人类便不需要与命运抗争。这个在原初社会不断迁徙流浪遭受灾难的民族,把一切悲剧都看作是神意志下的理所当然。这一点类似于中国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但不同的是道家思想是无情感倾向的态度去面对世界,对待厄运是以自在之心而浑然忘忧,希伯来思想则是在神的权威下升华了自己的苦难。

二、古希腊美学和古希伯来美学审美特征在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体现

由上所述,古希腊美学的主要审美特征体现为和谐、善、悲剧、静穆等,是以人的自我意识为主体的人本主义美学观。而希伯来美学则是将宗教意识和美学思想统一起来的神本主義美学观。尽管两种美学思想截然不同,二者却同时体现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

(一)人与景的和谐

寻找大兵瑞恩的8个人刚刚踏上征途的时候路过一片草地,他们即将进入敌区完成危险的任务,此时周围绵延的绿色与成群的小羊构成了似乎不合时宜的惬意景色。路途中列兵杰克逊一直试图与其他几位聊天来消除紧张,但不是被骂就是得到不屑的回应,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怎样的危险,因而气氛沉重,但周围这种悠闲的景色化解了部分的紧张感。可以试想寻找瑞恩的路途一开始就出现在阴暗狼藉的地方,那么从最初就会营造出一种高度紧张的气氛,这样故事的发展必会缺乏节奏和过渡。当美好的景色和心情沉重的人们两个对立面合到一起的时候,实现的和谐,自然地推进了故事的发展。而后在废弃的雷达站的蓝天草地、牛羊叫声,行走途中经过的花丛都调和着影片的节奏。

(二)静穆

作为一部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本该是完全激烈的,但斯皮尔伯格却在影片中添加了静穆的特征。整齐排列的白色墓碑,全片大部分的冷灰色调,皆是肃穆庄严的。影片的开头,米勒上尉和他的部队一登陆奥马哈海滩即迎来一场惨烈的激战,漫天的枪声、喊声和地上累积的越来越多的尸体渲染出一个真实的战争场面。然而枪声正烈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寂静的画面,影片给了米勒上尉一个特写镜头,他周围的声音霎时完全消失,只见他缓缓捡起地上的帽子戴好,血水划过的脸庞镇定又迷茫。原本应该喧闹激烈的战争场面却在这里被处理成一个静穆的画面,在肃穆宁静的画面中米勒的精神找到了依归,缓缓带上的帽子是战斗下去的理由,生命的逝去也更显悲怆。

(三)悲剧

古希腊美学和古希伯来美学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悲剧意识。古希腊美学强调人的主体精神,这种主体精神使人与厄运进行抗争,从而体现为艺术上的悲剧性。而希伯来美学在神本主义的思想下实现了悲剧的消解,也就没有对命运的反抗。在《拯救大兵瑞恩》中主要体现的是希腊美学的悲剧意识。战争本身就是一种抗争,执意要救德国小女孩的卡帕佐失去了生命,拯救瑞恩的八人小组成员一个个牺牲,老年瑞恩站在洁白墓碑前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悲哀。然而倘若悲剧不“悲”又何来此种壮烈之美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只有惨烈收场才能使强烈的情感得以宣泄,从而达到平衡。悲剧的主人公承受的种种磨难给人以怜悯悲伤的感觉,而人物最后以惨烈收场的代价换取的永恒正义又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从而让欣赏者获取更大的审美愉悦。电影中米勒等人以死的代价换取了瑞恩的生,他们的灵魂得以升华,精神得以延续。当老年瑞恩站在成排的洁白墓碑前眼含泪光,人性也获得了崇高的美感。

(四)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

以人为本的古希腊美学思想在电影中体现的是遵从自我意识,强调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而希伯来美学则体现的是对人的约束力和集体的利益。这两种思想的矛盾贯穿了整部影片。

米勒一行8人为拯救瑞恩一人而以身犯险,对瑞恩来说强调的是个人价值,而站在米勒一行人的角度则是遵循集体的秩序。从寻找瑞恩的开始列兵梅利等人就诸多抱怨,他们寻找瑞恩并非出自个人意愿,而是接受上级命令。卡帕佐死后米勒与迈克的聊天中也质疑用多数人的牺牲救少数人是否值得。尽管抱有各种的怀疑和不满,救人小分队的成员们仍拼尽全力完成任务直至牺牲生命。这是典型的希伯来思想。遵从上级的命令等于遵循普适性的伦理原则,不可抗拒的宿命约束和驱动着救人小分队的成员们克服艰难险阻和恐惧心理,完成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成就英雄的气节。又如在雷达站抓到战俘的时候,部分人认为应该将其处死为队友报仇,而米勒认为射杀战俘有违军法坚持将其放走,军法和私仇,集体和个人,自由和秩序在这里体现出重重矛盾。

尽管在军纪的约束下影片呈现了一些伦理规范下的道德感,但更多的还是在强调人的主体意志。无论是在枪林弹雨中为一个士兵包扎伤口还是卡帕佐不听大家劝告一定要救德国小女孩,都是从个人意志出发的。就算是寻找瑞恩的小分队成员,在一个又一个人的牺牲后将希望寄托在了瑞恩身上,最终米勒临死之际叫瑞恩好好活着,此时的瑞恩已经成了他们生命和希望的延续,而这场拯救大兵瑞恩的任务也由外在秩序实现了向心灵的回归。

综上所述,《拯救大兵瑞恩》瑞恩中尽管有古希伯来美学的审美特征,但主要还是体现出古希腊美学的审美特征。进入20世纪,美国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在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人们对个人精神领域的需求也更甚。《拯救大兵瑞恩》作为对社会主流思想应和的作品,保留古希伯来美学特征的同时延续古希腊美学的精神,强调人的个体精神,努力坚守对生命的完整理解。本片在奥斯卡和金球奖上取得多项大奖,可说是与其顺应时代的文化内涵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姜岳斌,刘程著.古希伯来美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闫国忠.古希腊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 彭锋.西方美学与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施袁喜编译.美国文化简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希伯来 美学 古希腊 大兵 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