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省域文化旅游视角的“辽河流域历史文化”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一环。高校通识教育是传递人类文明的重要路径。基于省域文化旅游视角的辽河流域历史文化通识核心课程为校本第二批通识核心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的立项课程,在当下力推的高校课程改革、创新创业和成果导向的语境下,是提升通识核心课程内涵建设的重要步骤。通过对该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理念改革的深化与提升、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后的教学效果等教学实践内容进行总结,以期对深化校本通识核心课程的创新建设、实践探索和提高教学质量有所助益,有着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关键词:辽河流域历史文化;文化旅游;通识课程建设;效果与思索

在当下力推的高校课程改革、创新创业和成果导向的语境下,我校注重强化内涵式建设,教学管理向课堂教学倾斜,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与投入的力度和规模。基于立足省域文化旅游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的开课理念,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课程作为研究省域人类文明成果而入选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是校本通识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现将课改的相关内容与实施效果总结如下:

一、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课程隶属于通识课程体系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板块设置的管理学类和文化学类通识基础课程,是传播人类文明重要成果的课程。辽河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本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习者以辽河文明兼论人类文明为核心的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课,更是一门服务性、应用性、综合性极强的课程,是关于人类大江大河文明典型代表的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旅游学、文化学等学科多元化的认识视野和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化、让学生获取广泛的地方历史文化知识,注重学生综合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元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优美情感,塑造学生健康文化人格,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辽河地方文明的认识与理解,以地域文明起源和演变来窥探中华文化之肇始与脉动,丰富省域文化旅游的内涵,从而增强省域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凝聚力和文化创造力,促进省域外学生传统文化认知观念的改变,具有充分体现通识教育宗旨和良好的社会意义。

二、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改革内容

1.教学理念的转变

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达到师生的共同发展

注重课程的顶层设计,释放学习主体的原动力。教学理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关键。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多重目标的教育观念上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在授课上,通过对知识点的传授和点拨启发来带动学生对知识单元和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增强,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讨论、模拟讲解、体验实践,全力释放学习主体的原动力,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变灌输式课堂为引导式课堂、变被动式课堂为主动式课堂、变一言式课堂为互动式课堂,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和建设,使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也收获了快乐和自信。

2.更新教学内容,加强知识的新陈代谢:注重时效性、应用性

教学内容引入本课程最前沿的理论和新兴热点问题,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理论和新技术。选择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优质的、前瞻性的教材。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知识体系构建教学单元,针对各单元分解知识点设定教学目标、任务,设计教学情景,遴选教学案例,组织教学过程和环节。同时,将即时性、文化性的知识信息以及反映行业的前沿问题引入到课程素材库中,使各单元内容难易度力平衡、知识点清晰、时效性强、可实现性强。同时加强教学团队的课程分析及理论研讨互动环节,使课程的结构更加合理,知识点的讲授更加精确、深入,以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

3.优化教学设计:探索教学模式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采用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反映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移动课堂”、“微课”、“网络课”、“慕课”等教学方法,探索数字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方法和技巧,增加课堂容量,实现教学的实时便捷性、针对性和可延续性。

4.丰富教学资料

在保持和精化传统教学手段的前提下,加强本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制作水平,加强课程声像资料库的建设,努力做到课程中的知识点都能达到文字清晰、图文并茂,配有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资料。采用实验、实训、模拟、仿真、见习等多种实验实践技术;加强课程辅助阅读资源库的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阅读资料的丰富程度,尤其是电子阅读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建立起较为丰富的辅助教学资源库,并通过建立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构建公共数字教学区,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5.促进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以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拓展知识为旨归,在保证课程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匹配,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相互支撑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反思、提升等环节,努力促进本课程建设成为优质共享课程和开放课程。

(二)改革目标

1.完善以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辽河流域历史文化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包括①教学大纲②教学日历③课程讲义④课程知识模块⑤教学课件⑥教学录像⑦教学案例⑧测试练习⑨在线测试⑩试题资源○11拟编写通识版的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等内容;

2.建设课程网络综合平台,使学生能够实现多次、多地、交互学习本课程。通过对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教学效果评价等,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的中国旅游文化课堂教学的一些关键问题,实现变灌输式课堂为引导式课堂、变被动式课堂为主动式课堂、变一言式课堂为互动式课堂的教学效果。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项目拟解决关键问题有五个:

一是通识版的课程结构体系、教学知识点设置的创新与优化;

二是在教学环节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甄选、有效组织和运用;

三是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形成,如网络平台、移动课堂、微课等的实现;

四是拟编写适合通识教育版的中国旅游文化教材,构建我校通识教育教材体系。

三、教学模式创新的实施方法

课程教学采取专题研究法、探究法、ppt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动手能力,集体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共为30学时,本课程使用教材共9章内容,根据OBE理念,课程设计中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内容,本课程安排了4 学时的实践学时,2学时的时间用于全书复习+作业批改+每章专题讨论和讲解的机动时间,其中每章的专题讲解和教师讲解要尽量体现和追求理论性与应用性、基础性和前沿性、逻辑性和综合性、热点重点与行业发展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的组织形式有所改变,改变过去满堂灌一言堂被动式学习,组织学生参与专题问题讨论,但这样也大大增加了师生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比如当讲到查海遗址时提到的石塑龙,督促学生去学习中国龙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拓展学习中国凤文化、麒麟文化、狮子文化等文化。一般要求2组以上讲解同样的题目,要求内容上具有相关性和逻辑上的连续性,多组讲解讨论可以形成争鸣、思维交锋和碰撞,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掌握。讲解之后,老师再对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释疑增知,拾遗补漏。

课堂讲解紧密跟踪国内外的行业发展动态,就当今的旅游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比如文明旅游与国民素质的提高、旅游流与旅游承载力、可持续旅游发展、黄金周与带薪休假制度、旅游伦理、中外旅游交流年等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获得新知,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敏感度和专业能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度,夯实了通识学习基础。

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度。本课程除了教师讲授以外,还使用ppt制作与讲解、实证考察学习、校园讲解、文献检索、网络学习、观看教学平台教学辅助资料等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在讲解旅游文化资源时,建议学生能到新乐遗址、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故宫、帅府等地实地考察和体验旅游文化的魅力。对于文明旅游、旅游伦理、旅游安全、黄金周与带薪休假制度、旅游流与旅游承载力等旅游业热点问题,则采取文献检索、网络学习、小组讨论辩论等方法。

四、本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效果和问题思索

本课程教改自立项以来,所进行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和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欢。本课程的案例提供是按照本省市、全国到全球的逻辑顺序安排的,跟相关的课程有重复或雷同并不影响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皆因学生以本省本地为主体。本课程网络综合平台已呈饱满状态。问题讨论和作业互动采取线上线下并举。课改是否成功,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学生。课改的良好实践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结课后,学生在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质量评价中,学生的满意度达到了96%以上,有些学生还纷纷留言,给出了自己的满意评价。在课后和每学期最后一次的师生交流中发现学生满意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丰富、注重联系实际、思维拓展、课外新知较多,师生、生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活跃、思维启发、通俗入门深入简出、讲课语言诙谐幽默等方面。这些都说明了,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实践,获得了良好的学生认可度和美誉度。

在课程建设并查阅相关文献中发现,相对于国内外的一些知名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来看,我校通识教育的表现能够引发一些思索。首先从课程设置上来看,虽然我校的通识课程设置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综合实践四大类,但各类别的数量之间相差悬殊,而且每一类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体系不够完善,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大多流于表面化、浮浅化。而与专业教育不同的通识教育的主旨和目的是,它不在于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更为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思想、情感、能力、修养的需要。通识教育培养的不是仅仅受过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工具人,而是拥有完整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全人”。显然,课程设置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受专业教育的排挤,大多流于“鸡肋”、“冷板凳”地位。在教學管理设计中,专业教育是主角,通识教育是配角;在授课教师眼中,通识课程是不得已的凑课时,工作量的备胎或课时费的弥补。一些课程是教师的独家兴趣,而不是学生的兴趣。其次我校现行的二级制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激励作用较淡;120人的班额过大,超过正常班额的3倍,不利于学习活动的安排,一些教学方法无法实施,成了“教学的快餐工厂”;课时费太少,网络批阅作业的工作量太大;基于当下实际,强烈建议加大对通识课程的关注程度、教材建设、增加课时费等的配套建设。希望今后能从顶层设计、教学管理、考核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让我校通识课改更上层楼。

参考文献:

[1]陈小红.美国通识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37-40.

[2]唐瑞,于洋.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的比较研究-以哈佛大学北京大学为例[J].理工高教研究,2008(2):34-39.

[3]牛佳.西方经济学通识课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25(11):150-152.

[4]刘立群,王学颖.成果导向视域下的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0):477-479.

[5]贾淑荣.大学通识课教学质量关键要素的考量与构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4(2):82-84.

[6]李学兰,王晓东,林上洪.基于有效教学的大学通识核心课程质量标准[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9):115-119.

[7]朱镜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8(7):66-71.

[8]过勇.本科教育的组织模式:哈佛大学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6(3):64-73.

[9]赵勇,魏可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9):105-107.

[10]陆一,刘敏,冷帝豪.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效果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17(8):69-78.

推荐访问:辽河 流域 历史文化 视角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