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财环境变迁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来自理财环境的演进,不同的理财环境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并催生出新的理财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理财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对高校理财主体地位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理财新问题。在新的理财环境下,高校必须进行理财创新,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系和网络财务体系,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规范高校财务治理结构。

关键词:高等学校;理财环境;财务管理;理财创新

中图分类号:F8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00-03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准备。与此相适应,高校财务工作也应面对理财环境的演进,在对高校理财现状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创新,以便建立与新的理财环境相协调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高校理财环境的演进

回顾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演进历程,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认识:财会工作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来自理财环境的演进。对于高校而言,理财环境既包括宏观方面也包括微观方面,这两个方面在交互中演进,而每一变化都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挑战。

1.全球化的浪潮。近年来,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并带动政治、文化、教育等全面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国际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全面进入全球化进程。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贸易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校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创新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高校的理财理念、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适应根植于全球化背景中的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

2.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经济模式。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目前,高校财会工作已推行了电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将网络技术运用到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财务信息发布与查询以及财务报告的生成与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使传统的财会工作逐渐演进到网络财务时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给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诸如人力资源、知识资本的确认与计量、财务信息的实时报告、网络财务的安全与防范等带有挑战性的难题。

3.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一直稳步发展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历程。2005年高校在校生2300万人,毛入学率上升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同时,随着“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高校逐步打破了过去分散办学、规模偏小的状态,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组成了一批多科性、综合性大学。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带来了规模的快速膨胀,部分高校新增设了许多分校、校区、二级学院、研究所等,为高校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4.高校筹资渠道的多元化。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经费逐年大幅度增加。到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为7 242.60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1.46倍。同时,高校经费的来源渠道也日益多元化。除了财政拨款、教育收费外,许多高校通过银行融资贷款,缓解了高校建设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高校教育经费的增加和经费来源多元化以及大额信贷资金的注入,不但扩大了高校经费预算的规模,而且增加了高校经费管理的难度和理财风险。

5.政府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近年来,财政部门推出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等项改革,在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的同时,也给高校理财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国家陆续推出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货币化、公费医疗保险等改革措施,但由于财政补助资金不到位,高校一方面要迫于地方政府和教职员工的压力,积极响应上述社会化改革;另一方面,还要面对高校办社会的局面长期得不到实质性解决的现实情况,自筹大量的资金来推进改革。

二、理财环境的演进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新问题

1.政府在高校管理中的越位,致使高校理财主体地位难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与之相比,高等教育体制也在改革,但改革关注的重点是在政府和高校之间围绕权力的划分发生变化。尽管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做了明确的规定。但现实中政府既是投资者,又是管理者;既要宏观调控,又要管理具体事务。由于政府过多地介入了高校的管理,致使高校这一理财主体受到某种程度上的束缚。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财经方面的改革措施。由于这些改革措施从政府角度过多地关注宏观经济的运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理财的自主性,甚至是对高校理财主体的法人地位的冲击。

2.负债发展的观念对高校理财的挑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教育经费的贫乏。它成为一个致命的诱因,使我国高校在市场化和教育经费短缺的驱使下,走上“扩招—贷款—财务危机—不良贷款—金融危机”的困境之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蓝皮书显示,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 500亿~2 000亿元之间,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10亿~20亿元。审视如今的高校贷款扩建热,高校和银行基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出于国家财政最终买单的预期,共同托起了一股非理性贷款扩建的热潮,使高等教育事业建立在脆弱的资金供应链之上。在负债发展的理念下,高校如何筹措资金既能避免学校资金链的断裂,又能有效地规避学校的财务危机和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另外,在市场经济已趋完善的背景下,高校贷款能否转嫁给国家财政?这些问题为高校理财提出了挑战。

3.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对高校理财提出了挑战。财务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矛盾集结点,稍有不慎就无意中触犯有关部门和个人的切身利益,为财务部门带来被动和不利。鉴于财务工作的敏感性和特殊性,高校理财如何应对来自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例如,由于财务工作的业务性较强的特性,财会人员长年滞留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伴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的惰性和人际间的矛盾也在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财会工作;在社会上广泛认可的业务接待等非正常开支借以职务消费名义合法化的背景下,如何规范经费使用程序,防止职务消费的隐秘化、随意化和扩大化,等等。上述问题值得高校财务人员深思,也是对高校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理财智慧的挑战。

4.依法治校理念的缺失对高校理财的冲击。2000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要求各高校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校(院)长作为高校的法人代表,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负有第一责任;另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然而,由于高校依法治校的意识淡化,来自于高校内部的政治领导、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三个方面的权力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高校内部尚未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致使一些高校建立的经济责任制也往往流于形式,导致经济决策随意性较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学校资金安全受到侵蚀等。

三、高校财务管理应随理财环境演进而创新

在社会环境演进和经济形态转化的不同阶段,财务管理会体现出特定的历史品性和演进轨迹。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在与理财环境相互磨合的演进中,不断兼容其他相关学科的有益质素,形成一些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相依存的理论和方法。

1.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大学的需要,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做好各项财务工作的组织保证。首先,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领导体制——校长经济责任制。它从领导体制上明确高校是一个独立的财务主体,在享有财务运作自主权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理财风险。其次,建立统一领导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分级财务运行机制。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在校内单位之间正确划分财权和合理分配财力。在新的理财环境下,高校必须建立统一领导的,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手段,宏观调控适度,微观运转灵活,纵横协调有序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分级财务运行机制。最后,建立财务管理的自律保障机制。在市场化的环境下,高校必须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内部的制约监督体系,从组织上和财务运行机制上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适应校院两级办学的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高校预算管理体系是由高校预算内涵、财务预算和责任预算三部分组成。高校预算必须包涵学校的办学宗旨、发展目标、规划和方针政策等内容,这是高校预算的本质要求;高校财务预算是教育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而支出预算是由经常性支出预算、发展预算和递补预算组成的;高校责任预算是在财务预算的基础上,按照内部管理的要求将财务预算分解为各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从而构成高校责任预算体系。在目前高校办学规模较大、多校区、多层次办学的背景下,要通过预算管理工作,一方面把学校党委、行政的办学思路、指导思想和规划计划通过预算文本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编制财务预算,以满足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同时,在财务预算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编制责任预算,以满足高校内部管理的需要,以充分发挥预算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调控、引导和制约作用。

3.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网络财务系统。网络财务是以互联网、内部网以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在线理财活动。网络财务相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与方法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从空间看,在一校两制、多校区、设有远程教学等办学模式的情况下,高校的理财事务可以进行远程处理,便于整合和配置整个学校的财务资源,全面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从时间看,高校的一切经济活动均可以实时报告,便于高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在线动态管理,提高理财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网络财务环境下,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将得到普遍使用。货币的电子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网上支付、网上结算,不仅可极大地提高结算效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4.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规范高校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结构是对相关利益主体在财务活动中责权利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高等学校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各管理层次的经济责任制度,强化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和内部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科院.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EB/OL].http://.cn/qkpdf/jjyk/jjyk200701/jjyk20070133-1.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变迁 对策 理财 高校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