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影像——青海岩画艺术审美

青海,民族风情浓郁,艺术遗存丰厚,远在上古时代就是各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也是中国发现并记录岩画最早的地区之一。从远古时代开始,这里出现过羌人,春秋战国以后,又相继出现过鲜卑、吐谷浑、吐蕃、蒙古、撒拉等民族。岩画作为远古先民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最早的精神产品,同时也是最早的艺术品,是青海古代美术研究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特别是遗存于岩画上的各种图形及影像,构成了文字出现以前研究青海美术最初的“艺术文献”。 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青海原始社会时期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从中窥见和体察到少数民族早期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品质与神韵

目前在青海全境共发现岩画遗存约20余处。刻画时间大致可以分为早、晚二期,早期岩画大致为吐蕃王朝之前的金属时代,晚期岩画大致为吐蕃及南北朝至唐代时期。主要分布在海北、海南、海西和玉树地区,约数百幅画面。这些岩画数量丰富,风格多样,岩画石质多为黑色岩石、黑色油石、变质岩石和花岗岩石构成,制作工艺多系凿刻和磨制。虽然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粗糙”或“幼稚”的痕迹,但却表现出一种生动、质朴的特色,具有不可为后世任何“卓越的”或“现代的”艺术品能够代替性。从总体特征上可分列出它们相似的轮廓、相似的年代,又可从相似的特征中考证少数民族远古游牧文化的滋生、衍化过程。

青海岩画分布主要有以下遗存构成:

(1)鲁茫沟岩画,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天棚乡鲁茫沟内约4公里处。岩画刻在山崖岩石上, 面积约20余平方米,共计刻有牛、马、羊、野猪、狐狸、虎、蛇等动物图案近80个。岩画分三组,一组为三尊佛像,幅面长5.6米、宽4.5米,采用线雕方法;一组为四尊菩萨像,幅面长2.6米、宽1.4米,用浅浮雕方法;另一组为双马,亦系浅浮雕方法。岩画采取凿刻手法,技法娴熟,寓意深刻,堪称岩画中的佳品。

(2)巴哈莫力沟岩画,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加乡巴哈莫力沟的山羊嘴,又称画石嘴。画面长7米、宽4米,凿刻有牛、羊、鹿、野猪、骆驼等动物图像,若隐若现。

(3)哈龙岩画,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尔孟乡哈龙沟内。原有画面因修筑青藏铁路时取用石料部分遭到破坏,现存有5幅图像,分甲、乙两区。内容为牛、鹿、虎、人牵骆驼等,采用磨划方法。

(4)舍布齐岩画,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石莆滩舍布齐沟沟口处。岩画刻在沟口北岸板页岩石上,板页岩石质较软,部分画面风蚀剥落,总高残余3米、宽3.4米,现存画面共33幅,内容有牛、羊、狼、马拉车、狩猎等。线条粗犷,形象古朴生动。多采用垂直打击点刻法,个别为阴刻线雕法。

(5)切吉岩画,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乡东科村三社。岩画刻在山顶上零散的细砂岩石上,共有画面10余幅,内容有羚羊、牦牛、鹿等。系采用垂直敲击点刻与磨刻方法。

(6)湖李木沟岩画,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乡然去乎东村约1.5公里处。岩画分布在两级台地衔接处的红砂岩断面上。岩画内容有牛、马、鹿、狗、豹、狼等,共约50余幅动物图像,采取垂直凿刻法。

(7)卢山岩画,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江河乡卢山东坡。岩画凿刻于40余块大小不等的花岗岩上。分多组画面,计有200余个岩画形象。内容有牦牛、马、羊、豹、鹰、狩猎及战争等画面,也是青海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

(8)野牛沟岩画,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东北约130公里的昆仑山中。共有5组45幅画面,180个个体形象。主要为狩猎、舞蹈、畜牧的场景,其中牛和骆驼的形象约占85﹪,牛多以群体出现。

二、题材与内涵

青海岩画本身的形状色貌特征和艺术语言具有地域化的自然性特质,体现着青藏高原民族艺术的风格。依题材主要可划分为:狩猎岩画、畜牧岩画、动物岩画、神灵崇拜岩画和生殖岩画。

1、狩猎岩画

狩猎岩画是最常见的题材和内容,狩猎岩画中的主要形象是作为狩猎者的人物及其狩猎工具和作为被猎物的各类野生动物。被猎动物均为哺乳类的野牦牛、鹿、羊、野驴等,这个动物群的组合结构与现今青海野生动物群十分接近。在野牛沟狩猎岩画中有三个猎手作跪射或立射状,面对一头鹿、两头牛,暗示着狩猎的危险和猎获物的丰硕。人物造型比较生动,充分表现了高原狩猎部族的英姿风采。

2、畜牧岩画

在野牛沟岩画中,大多为觅食、奔跑形态的牛和骆驼。牛以岩画形式出现,很可能是反映先民们将野生动物驯养为家畜的过程。牛在草原游牧部落中,除了经济诸因素外,还带有宗教神祗的意味。因为,在现存藏传佛教寺院中,不仅所有的护法神都是以牛的形象出现,而且在藏传佛教特有的作为祛灾禳祸的跳神活动中,牛的形象出现频率也极高。

3、动物岩画

动物是史前先民们的生活来源和崇拜的对象,在世界范围内,都被赋予其宗教的意义,主要有牦牛、羊、鹿、虎、豹、骆驼、驴等。从动物的造型特征和构图组合上看,有的主要是表现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有的可能是表现人们对某些动物能够不断生衍繁殖的希望,有的则可能是表现了对某些动物所具有的崇拜意识。

4、神灵崇拜岩画

这类题材的画面反映了远古时期高原先民们对于自身及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观念意识上常表现出一种“万物有灵”的神灵意识。它包括有生殖崇拜、动物崇拜等形式。其中,卢山岩画的交配图,虽然已经风蚀不清,但男女形象下面交融在一起的代表男性的曲线和代表女性的圆点,依然明确地标明远古先民的生殖思想和意识。相比较之后,我们发现在马家窑彩陶中也存在有这样类似的生殖象征图形。

5、舞蹈岩画

在野牛沟岩画发现有一些表现舞蹈的画面,其中一幅画面上的少数民族先民们手拉手在跳舞,场面十分热烈。从画面特征上看, 与大通舞蹈彩陶盆的舞蹈场景十分相似。从表现舞蹈的岩画内容分析,其中大约是带有祭祀性质的舞蹈和自娱性质的舞蹈。岩画所记录的舞蹈场面,可以看作是目前所知青海藏区最早舞蹈形式的形象化资料。

三、造型与审美

岩画是整个青海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完整意义的“绘画与造型”特征的艺术形式。它反映在岩画的题材、制作技法等多方面,尤其是部分动物身上出现的装饰性纹样,就其时代特征和艺术内涵,在岩画中人们所表现出的造型能力、构图能力以及这种艺术技能的风格传统,都是可以被艺术审美所分析和探究的。

青海岩画具有自然环境、经济形态、文化面貌和少数民族生活状态的一致性,所以岩画的文化内涵和特点也较为相近。岩画艺术是先民们生命的律动、心灵的符号,也是情感和意志的特殊表现方式,是超越现实的精神存在,也是相伴人类文明的永恒需求。

首先,在造型风格上,总体特征表现为简练、拙朴。坚硬粗砺的岩石和有限的工具使得作画的先民们能够十分简练地运用线条或块面,刻画出各种姿态生动的人物、动物及生活场景,体现了高原先民们高超的形象概括能力和造型技巧水平。无论是磨制岩画还是凿刻岩画,其主要的造型方法有两种:“以线造型”和“以面造型”,少数图像也存在二者相结合的造型手法。造型主要是对其体形特征和动作姿态予以表现,不太注重对细部末节的刻画,所以对动物种属和人物身份的判断识别,主要依据是其体形和动作姿态特征。其次,在构图形式上,大多数地点的画面基本上都是根据岩面的形状大小来构图或组合,画面的构图形式实际上就是对岩石自然形状的利用,可称之为“循石造像”。体现出岩画作者的主观构图意识,即把现实中分散独立的各类形象统一在某个特定意义的画面之中,表现出一种比较完整的叙述性特征。

岩画图像在由早至晚的发展过程中, 对于线条的重视,是因为线条比通体敲琢或颜料平涂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同时,人们在线条的运用过程中还表现出对装饰风格的喜爱和偏好。这种“地域性”岩画的出现是来自历史性的集体文化规定所致,而不是对原始艺术生存环境的生硬规定。从早期岩画中写实性作品占绝大多数这一事实来看,说明岩画的先期作者的直观、再现能力超过了概括、抽象能力。

岩画,作为反映青海先民们早期审美意识的原始艺术,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审美的直观性和功利性。审美的直观性可以从各地岩画中各种物象的表现感觉出来。岩画的作者对其所熟悉的人或动物的描写具象性,直到晚期的岩画才出现了简约化、抽象化、符号化。审美的功利性体现在人们从实际利益着眼鉴别动物物种的属性:是肥壮、繁殖力强的,还是弱小、繁殖力差的,并逐渐形成了直观性和功利性的审美观点。

结语

在青海古代美术遗迹体系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形成转变,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该地区艺术宝库的完善与丰富,因不同民族和文化所蕴含的差异而形成的民族人文差异,最终物化成为来自宗教、心灵、情感,在岩画上的艺术释放。它们已具有现实美的能动反映,是当时人们审美意识的一种物态化形式,是通过特有的、生动的、可感的形式显现的,也是原始艺术形式美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青海通史[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9.1.

[2]中国岩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3]吴诗池.中国原始艺术[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8.1.

[4]青海省地方志编篹委员会.青海省志·文化艺术志[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5]孙长初.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M].文物出版社,2004.12.1.

[6]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M]. 重庆出版社,2005.11.1.

(作者简介:宋卫哲(1973-)男(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文学硕士,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推荐访问:岩画 青海 审美 影像 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