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隐性知识,提升复习质量

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是指潜藏于教材、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中没直接表达出来而实际上又隐藏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历史教材由于篇幅和体例的限制,很多知识不可能尽现,历史隐性知识主要散落在目录标题、史料、插图、地图、注释等。在历年高考中,都注重对隐性知识的考查。因此,在历史复习时,要特别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掌握,提升复习质量。

一般来说,隐性知识主要包括在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中。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性知识。这类知识往往隐藏于历史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中。阅读每一章每一节的标题,都要思考每章节内容和标题之间、节和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中国古代史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表明了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以此类推,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第二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即是终于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此推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教材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知识,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课本插图中的隐性知识。课本插图是对正文的说明或补充,形象生动地强调史实的重要性,减少了课本冗长的文字表述,因而造成了学生忽略的隐性知识。在复习时,要认真阅读,它将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复习更加丰满。如棉花图收贩,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北宋时棉花已经在江南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南宋时棉纺织业兴起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这也标志着棉布成为主要的衣被原料,元代时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还出现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而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也就出现了。历史地图下面还附有古今地名的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南京在三国叫建业,西晋叫建邺、建康,明曾叫应天;台湾在三国叫夷洲,隋唐叫流求,明朝叫小琉球,清改名台湾。北京在战国叫蓟,隋唐叫涿郡,五代十国叫幽州,北宋叫南京,南宋叫中都,元叫大都。对于这类知识点,复习时若能很好地运用,将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宽知识点,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显著复习效果。

三、跨章节的隐性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这类知识或隐于背景,或隐于因果,或隐于时限,或隐于补述,或隐于删简。如长平之战隐于秦统一的背景,宋金、宋夏和战隐于宋的社会危机中,明太祖废丞相隐于秦始皇设置丞相的始末。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分析中;从“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失败、国共的十年对峙、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的解放战争”隐含着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合作——对峙——再合作——再对峙……复习时要注意历史知识前后的联系,方能理解历史的体系和整体性。

四、文字中的隐性知识。此类知识隐藏于文字表达技巧上,如不认真揣摩,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例如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建立夏朝。如不认真思考,学生会得出是禹开启了奴隶社会。可我们知道,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启开创的王位世袭制;秦国和秦朝是不同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1958年总路线是不一样的……在复习时特别要注意挖掘和分析,辩证地思考问题。

不仅要掌握在课本中隐藏着哪些隐性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如何挖掘隐性知识的方法,这在复习时对学生有特别的帮助。

一、归纳知识体系,拓展知识内涵。

知识体系的构建是知识拓展的关键,体系的构建过程,其实是在整理零散的知识点,疏通杂乱的知识线索,内化深奥的历史观点。对历史的若干知识点及其关系进行重新整合、分析、归纳和概括,难度较大,能力考查层次较高。因此,每学完一个单元,学生都要自主归纳单元知识体系,然后找出单元特征,并拓展知识内涵。如中国古代史的复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入手,也可以按时间线索、发展趋势来整理。

二、自主巧设问题,锤炼思维能力。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学生要学会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在不同层次的复习阶段,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如“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图”与三国时工具比较:这些图片隐含着哪些信息?使用和推广又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什么影响?由此得出什么结论?《明史》记载朱元璋对他的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问:朱元璋为强化君主专制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从材料中反映出《大明律》具有什么特点?由此说明了朱元璋怎样的法治思想?透过层层设问,多多问题,能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自己的能力。

三、力求史论结合,提升学习能力。

教材中有的只有史实而无结论,有的只有结论而无史实。这就要求要由史到论,又由论到史,更好地掌握课本的知识内容。教材中具体知识的挖掘,地图反映的信息,插图说明的问题,都可以做到由史而论。如春秋战国牛耕、铁器的使用和推广与私田的出现,反映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春秋时期文化的繁荣局面说明了上层建筑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从中国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进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内战”到“共和”到“独裁”到“复辟”到“政变”的过程说明了人类社会是曲折地前进,历史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有的知识点,也可以先提供结论,再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有一句结论: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关照四邻。这是一个被高度抽象了的历史概括和历史结论,要理解这个内涵深刻、外延丰富的历史结论,得通过具体的事例、数据、现象来说明、论证;对于《美国的建立》一章隐含着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史学结论,要从教材中找出相应的史实加以论证,这样可以做到观点与史实的辩证统一。复习时常能做到史论结合,并举一反三,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从近几年高考看,都注重对隐性知识的考查。例如,关于中国古代制度的创新建设问题,历来成为考查重点。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隐性知识的开发和掌握,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拘于历史学科及历史教材的特点,对历史教材中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当更好地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提升历史复习的质量,以适应高考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推荐访问:隐性 挖掘 复习 提升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