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景观演变分析

摘要:对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景观做了简要的概述,论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景观的形成原因及其发展历程,并对现今景德镇所处的旅游区位优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景观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05202

人类能够在同一个地域得以长期居住,必有其相对恒定的外在条件,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而这些外在条件往往也决定了这一地域的人们谋生手段、生活传统和社会习俗等;从而在客观上决定了景观存在的地域性。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的发展及形成,和其所处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技术条件等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1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景观概述

文章所探讨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景观主要是指:发生在景德镇本地的,随着制瓷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的,能够吸引游客的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资源。此类景观的类型主要有:依附于陶瓷产业而发展起来的瓷矿区,传统制瓷作坊、窑房,相关的博物馆,窑业遗址,工艺技术等物质文化景观,以及伴随着陶瓷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观念、习俗等反映精神文化风貌的景观。

在景德镇的旅游业中,与陶瓷相关的旅游资源占据很大比率,是发展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促进景德镇和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对整个地区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2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景观的形成原因

文化景观是长期以来人类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在这里,我们可以将文化理解为一种媒介——人们通过这种媒介,把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平凡现象,转变为由这些平凡现象赋予意义和价值的某些重要象征而组成的世界;人的意识,贯穿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演变的始终,是人本质力量(主观能动性)的创造,使景德镇以一种制瓷手工艺的生产而支撑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并维系了一座城镇近千年的繁荣与衰落,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伴随着陶工和匠役们改造和利用资源的过程,经济和文化、工艺和技术、器皿和艺术的关系逐渐形成;并且陶工以不同的地缘、血缘及业缘为群体,形成行业组织、制度、习俗,在实践中产生行业知识、语言、价值观念,包含了人们的行为和精神文化。

她独具魅力的地域性景观的形成,遵循着自然和社会的规律,随历史的进步逐渐沉淀。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1 “水土宜陶”的资源优势

境域属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型,水热资源充沛,植被覆盖达80%以上,山里盛产木材,尤以杉树、松树为主要树种,而且山上长满了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狼鸡草的蕨类,这些都是瓷器烧制的主要原料和燃料;是陶瓷文化特色景观的形成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

此外,附近的麻仓山、高岭山、东乡、余干、乐平等地都盛产瓷土、耐火土等制瓷原料40余种,瓷石、高岭土采矿点达169处之多,为陶瓷的持续生产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瑶里盛产釉果,“瓷土以麻仓为著……明末土竭,后复出,造成釉果”。

景德镇千年窑火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还包括以昌江为主流的大小河流所形成的水资源优势:

其一,满足了瓷器生产的用水需求,当时的很多民窑都设置于昌江及其支流沿岸。清督陶官唐英这样描述当时壮观的沿江窑址景观:“景德镇中央一洲,绿瓷产其地,商贩毕聚,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稌”。时至今日,部分当地的碓民们还保持着“亦耕亦陶”的古风,在水季旺盛时,开动水碓,粉碎瓷石;到秋季溪水干涸,水碓声渐渐平息乃至消失,只留水碓装置在那儿……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瓷都”的故事,见证着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成为中国陶瓷文化景观的根本标志和时代特征之一。

其二,是提供了水上运输,为陶瓷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千百年来,昌江是景德镇制瓷业的生命线,维系了整个古代制瓷业的繁荣。景德镇“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成为“瓷都”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先决条件。

2.2 “远离战乱”的地理优势

在汉晋隋唐之世,江西在全国还是一个比较偏僻、闭塞的地区,而景德镇在江西又是一个比较偏僻、闭塞的乡镇。在明、清发展起来的四大名镇中,从地理环境来看,唯独景德镇偏于一隅,是一个处于丛山环抱、交通闭塞的地区,陆上交通十分不便,素来非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但是它的环境有利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因此成为历代战乱中能够“偏安一隅”的世外桃源,这也是景德镇制瓷业得以稳定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

2.3 “五方来汇”的人才优势和“兼容并蓄”的技术优势

从景德镇历史上土著人从事制瓷业的结构情况来看。景德镇的土著人是在先占有土地资源的情景下,才利用副业资源的,从事制瓷业的人员中,有80%的人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到景德镇的:一是宋元时期为了躲避战乱,北方很多从事制瓷的艺人避难来到景德镇;二是有丰富的业陶资源;三是在此地业陶艺人能发挥一已之长,以图温饱之利。他们在带来各地娴熟劳动力的同时,也给景德镇带来了各地不同的制瓷技术。据《浮梁县志》记载,由于南宋、元末和清初三次人口迁移,“夫镇乃五方之民焉,主客无虑十万余”,且“业陶数千户”;“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这种技术力量的补充,极有力地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和繁荣。

宋、元两代,是景德镇瓷业飞速发展的时期。此后,瓷工队伍扩大,各怀技艺的各地窑工,在景会聚交流,发挥众家之长,吸纳北南方各大名窑的精华,形成了无以伦比的技术优势,使景德镇的瓷业越发扶摇直上,处于全国制瓷业的领先地位,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

2.4 “官民竞市”、“官民争荣”的市场优势

在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中,从宋开始就一直有官窑、民窑之分,但真正意义上的官窑是在明以后才开始建立的。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景德镇才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它们在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既相互竞争,又相互支持和相互推动。

明嘉靖以后,随着海外市场的开放,需求增加和大量的定制,而且还始终要求优质,无形中给景德镇的瓷业加重了压力,在官窑无法承担如此繁重的烧造任务的情况下,便采取了“官搭民烧”制,分派给民窑完成。

“官搭民燒”,在给景德镇民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的同时,也迫使景德镇民窑不得不在制作技术、工具和制作工序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从而达到同官窑生产瓷器同等的水平。

此外,“官搭民烧”制度的实行,使得长期被官府垄断的制瓷原料流入民间,从而使民窑的烧造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官窑的匠役制虽无偿地占用了陶工的劳动时间,但同时使陶工们能将其在官窑学到的技术在民窑中运用。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明清时期景德镇官民窑并盛,陶瓷业的生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景德镇瓷业的生产;不仅国外市场,在国内也形成“利通十数省,四方商贾,贩瓷器者萃聚于斯”的局面。

3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景观的发展历程

文化景观按照时间序列在特定地域上不断沉积并融合,形成多层文化叠置的、具有多重属性和特征,其历史可以看作文化的沉积过程。据文字记载景德镇已有两千余年烧制陶瓷的历史,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一名,得自北宋景德年间。宋真宗命该地烧制“御器”,器底皆书“景德年制”款,因为这种瓷器“光致茂美,四方则效”,于是天下都称之为景德镇瓷器。此后景德镇之名著,而昌南之名遂微。景德镇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的形成有赖于地理条件、空间特性的变迁,其名称的演变,揭示了景观发生发展的规律。商朝——晋朝叫新平,以军事为中心,主要是自然环境的战略地位;南朝——唐中期叫新昌,以行政为中心,主要是农耕和茶叶加工;唐晚期——北宋叫昌南,以手工业为中心,主要是茶叶加工和陶瓷生产;南宋——清中期,以工商业为中心,主要是陶瓷和茶叶生产贸易。景德镇唐代以前主要起源于乡村,自五代起转移到乡镇,元代发展至市郊,明清聚集到市区。宋代陶瓷生产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元代逐渐形成手工业化的行业机制,经历了由耕陶结合到耕陶分离的过程。景德镇这座没有城墙的城市,浓缩了古代工业城市的特征;其陶瓷手工业景观空间格局,是生产单位、经营行业、风俗习惯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它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表现。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是在其陶瓷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景德镇兴建了一大批陶瓷工厂,成立了专门的陶瓷研究、教学机构,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管理体制。一年一度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业内人士前来,促进了景德镇陶瓷界和世界陶瓷界的交流,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景德镇的旅游业起步很早,但其真正的快速发展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近十年来,扶持该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使得以陶瓷文化旅游为主线的景德镇旅游产业得到飞速发展。通过对全市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拓展工作,修复一批有影响的古作坊、古窑房、古民居和窑砖里弄,将反映景德镇陶瓷发展进程及地方特色的载体纳入旅游资源范围。

站在今天旅游的角度来看,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它东面临近苏杭、上海,北边接临南京、芜湖、黄山,西面连接庐山、九江、南昌、武汉,南面毗邻龙虎山、三清山和武夷山,同时身处鄱阳湖、千岛湖之间,可以说是我国东南地区旅游热线的联络中枢,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但是景德镇的城市规模小,景点小且较为分散,除在远郊的瑶里外几乎没有一个可供游玩一天的去处,因此,“瓷都”旅游项目的完善化及其长期有效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詹嘉.历史时期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的演变[J].农业考古,2009,(6).

[2]方李莉.飘逝的古镇:瓷都旧事[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

[3]王星,孙慧民,田克勤.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推荐访问:景德镇 演变 景观 陶瓷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