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理:印度软件业

所有的印度软件工程师,无论多么头角峥嵘、意气风发,听到他的名字时,都会降低语调,恭恭敬敬地称他为“软件之父”。

因为,是他,为60年代几近“锁国”的印度引进了资讯科技,使软件业在印度诞生。

是他,使软件走出贫瘠的印度,抓住了美国这片沃土上的商机。

是他,让软件在印度深深扎根、开花结果,成为这个至今仍有9亿贫困人口的国家未来翻身的力量。

他,就是今年75岁的柯理。

威严十足的“教父”

中午12点,柯理的办公室。

柯理的办公大楼坐落在孟买市中心,他现在担任的,是印度最大最好的软件公司TCS的副董事长。

30分钟后,柯理面无表情地现身,只对记者重重地说了一个字:“来!”他的双手插在口袋里,头始终保持15度仰角,所经之处,人们立刻收敛起笑容,恭敬地退到一旁。这样的气派加上冷冷的眼神,令人立即想起那个掌握无数人生死的“教父”。

尽管外表如此冷峻,几十年来,柯理却是用一颗炽热的心在爱护着印度,为国家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1949年,柯理完成了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博士学位。他放弃美国富裕的生活,回到了刚刚独立、百废待兴的印度。

柯理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TATA集团下的电力公司发展印度当时最需要的电力系统。

对电力工程充满抱负的柯理,是怎样成为印度“软件之父”的呢?这个过程充满了意外与考验。

1969年,柯理临危受命,要挽救TATA集团里濒临倒闭的TCS公司。当时,TCS做的是汽车自动化,柯理接掌后,发现问题出在电脑大型主机太少上。

因为殖民的阴影,印度独立后采取了激进的闭关政策。原本就不便宜的电脑,在政府把关下更是贵得离谱。“当时印度全国的电脑加起来不超过20台”,《开启印度资讯革命》一书中写道。

而同一时刻,在美国,比尔·盖茨正在西雅图的湖滨中学,一面玩着妈妈给他的电脑终端机,一面兴致盎然地研究英特尔公司推出的第一代微处理晶片。

“电脑会改变印度的命运”

资讯科技,正如星火燎原,在世界的另一端熊熊燃起。

“我知道世界变了!”柯理语气震动。他那时正担任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主席,深切感受到巨变的威力。

“一定要让电脑走进印度,电脑会改变印度的命运!”柯理在各种演讲场合中疾呼。

柯理看到的,不是外国人在怎样卖电脑赚印度人的钱,而是印度人可以怎样用电脑赚钱。

答案就是软件。

“印度贫穷,没有资本做硬件,”柯理坦言,“但我们有最优秀的数学头脑,绝对可以编出最好的软件。”柯理一方面积极奔走,游说政府放宽政策;另一方面,他咬牙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巨资购进大型主机,并动用在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学会的人际关系,邀请国外专家到印度,从头教员工程序设计。

“这种大手笔,在当年不知软件为何物的印度,真的很惊人。”一位多年前和TCS合作过的台湾企业家回忆。

70年代,许多国家、企业集中火力发展电脑硬件,对于软件,他们认为是附赠的、免费的、不能获利的。

但柯理一眼看透了软件无形的价值:“软硬件是一体,硬件达到某种规模,软件势必有大量需求。”说到当年的判断时,他严肃的脸庞上露出一抹难得一见的微笑。

的确,这个关键性的判断,改变了印度的命运。

敢问路在何方

80年代开始,美国许多大企业有电脑化的需求,印度公司的程序设计能力、英语能力及廉价的劳工,成为美国企业的首选。

经柯理多年的游说,小甘地接任印度总理后,放宽了电脑进出口的限制。印度软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纷纷拥向美国,争取订单。

软件产业已在印度落地生根,然而,柯理心中却出现了更深层的忧虑。

这时印度公司的生意模式是:公司派工程师长驻国外,将所有的程序编完后交给客户。因此,印度公司无法累积软件开发的经验,每接一个任务都要从头开始。

1988年,柯理重塑了印度公司的工作模式——仅派少数工程师进驻客户公司,负责沟通需求、商议规格,而编写程序的工作则全在印度完成,所有的经验都可以记录下来,以供未来参考。

印度第三大软件公司的董事长穆西指出:“从此,软件公司不再是手工作坊,柯理让它变成了有效率的工厂。”印度软件再度跨进新的里程,“软件加工”的模式诞生了。

然而,今天的柯理仍有忧虑,那就是如何使印度“向价值链高处提升”。他认为,没有品牌,没有第一手的技术创新,长期仰仗为人加工的印度软件产业,当前必须取得新突破。

走出TCS的办公室,柯理搭上了他的轿车,那竟然是一部小小的、俭朴的福特1.6型车。

“对国家、产业的进步,他满腔热忱;其余的,他完全不在乎。”一位与他相交18年的好友说。

75岁的柯理心脏开过两次刀,今天,他依然满怀热情地奔走在世界各地,观察新科技的发展,为印度寻找新的机会。

[摘自台湾《天下》杂志]

推荐访问:软件业 印度 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