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作品《风卷葵壶》的创作灵感和艺术魅力

郭 琴

2006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们国家唯一的现存的以手工拍打泥片成型方式的传统制陶工艺,在经过一代代紫砂艺人的不懈努力和传承创新之下,在今天依然葆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方兴未艾的发展前景,令人刮目相看,特别是对于我们广大的茶友来说,紫砂泡茶的功能性和赏玩的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各种巧夺天工的器型在茶座之上成为了绝对靓丽的焦点,也营造出禅茶一味的氛围感,为我们饮茶修闲提供了良好的心情,而且从中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风卷葵壶》是临摹传统的紫砂经典器型,而且这样的形制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风卷葵”壶形属于花器里面的扛鼎之作,普通匠人都是难以望其项背的,能够上手抟制此壶的匠人,都具有非凡的功力和长期的实践经验。顾名思义,风卷葵,葵在其中指的是“锦葵”这种植物,大风无形却留在壶身的痕迹是有形的,要把它表现出来需要很高超的技艺水准和良好的艺术审美。此壶壶身虽然是具有仿生的手法,但是在具体的制作方面,却把浮雕的那种感觉运用得十分娴熟,壶身自然形成,立体感十足,上面的叶子形态也非常逼真,壶嘴也是由叶子造型包裹形成,出水爽利,相呼应的壶把则是藤蔓扭转而成,端握舒适,壶盖的压合严丝合缝,上面的锦葵花瓣在风中扭卷成型。对于我们陶手来说,此壶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临摹它的形态,而是把一种无形的、风过之后锦葵那种没有被大风征服依然绽放的姿态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整体上来看《风卷葵壶》,除了杨凤年珠玉在前,能够把如此具象的生活场景抽象演绎之外,后来的紫砂艺人们诸如汪寅仙等等都抟制过,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而且面对这么一把具有传奇性质的紫砂壶,许多匠人们都会把自己的毕生所学运用其上,而且只能够是更加的精益求精,技艺层面的东西已经细腻到了没有可以保留的余地,只有其中蕴藏的那种精气神韵,才是每一位匠人不断追求的魅力之所在。

我们面对这样经典的紫砂仿生器,首先要从杨氏创作的背景来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灵感触发。紫砂艺人杨凤年背井离乡,来到宜兴专事紫砂创作,其中的辛酸也非常人能够体会,在一场大风之后,她看到锦葵被风吹倒之后依然聚拢,但是周围其他的花已经七零八落,她由此感怀到自己的人生境遇,希望能够迎难而上,坚韧不拔,所以把自己这样的情感和思绪注入此壶之中,才有这可以传世的紫玉金砂。细细欣赏此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渊源是合欢壶,上下两部分从中间合拢,然后用筋纹、捏塑仿生的手法把花卉的特征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仿佛随着风的风向形成“卷”的姿态 ,具有一种天然律动感和层次感,特别是在上手把玩摩挲的时候,能够很直接地感受到紫砂匠人赋予其中的温度。这件《风卷葵壶》把我们对紫砂的所有想象基本囊括其中,从技艺的方面来说,全手工制作这样的一把壶,所需要耗费的精力比其他器型要加倍,而且需要掌握的技能也更加的复杂丰富,从精神内涵的角度来看,如果仅仅是临摹的形似,也许并不难,但是要把形似上升到神似的高度,那就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才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

紫砂器型丰富多姿,令人眼花缭乱,但是真正懂得其中奥妙的紫砂壶友们,能够从纷繁之中找寻到一定的规律,归根结底,紫砂壶的创作就是由点、线、面的组合来完成,具体到制作的过程之中,又可以演变出圆器、方器、筋纹器和花器等等不同的类型,形成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风格特征,不断满足我们广大壶友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文化审美,在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同时,给予紫砂艺术更多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风卷器型匠人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河南杞县:阵地“风卷党旗红”,扬帆劲奔乡村振兴中州建设(2020年6期)2020-12-02众志成城续写“风卷红旗过大关”中州建设(2020年6期)2020-12-02回 味东坡赤壁诗词(2020年2期)2020-06-04青年匠人瞭望东方周刊(2017年30期)2017-08-16旗袍匠人:坚守与传承金色年华(2017年11期)2017-07-18汽车匠人汽车实用技术(2017年23期)2017-05-29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6年4期)2016-05-17朝花夕拾辽河(2015年8期)2016-04-06“神级”匠人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推荐访问:灵感 紫砂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