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视角下加强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文/聂淑亮 公衍勇

乡镇(街道)是我国治理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其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制约着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目前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符合新时代新形势要求的问题,如年龄结构老化、接受新事物能力较低、综合能力不强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激活“末端神经”,打通“毛细血管”。乡镇(街道)需调整工作思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实现基层高效治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公共性。乡镇(街道)作为直接面向群众的机构,其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着政府执政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乡镇(街道)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首先为公共性,乡镇(街道)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围绕群众所需所盼进行,在制定乡镇(街道)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时,也需紧扣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公共产品的指导原则。除此之外,在乡镇(街道)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考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升各项资源的利用率,树立成本节约意识,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

2.公开性。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乡镇(街道)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监督检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把德才兼备的人选进来、扶起来、用上来。对于乡镇(街道)来说,也需做好工作的公开化以及管理过程的公开化,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并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好各项工作,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3.服务性。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也期盼乡镇(街道)提供更高质量、更人性化的服务。乡镇(街道)作为重要的基层治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重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其工作质量以及服务质量,来提升群众对乡镇(街道)的认同感。

1.优化资源配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乡镇(街道)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为保障工作有条不紊高效运行,需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基层政府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工作,由上级政府负责行使的行政处罚权部分交由乡镇(街道),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乡镇(街道)工作职能范围的扩大,意味着同样的人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必须同步提高。为应对综合行政执法给乡镇(街道)带来的挑战,提升服务重心下沉之后的工作效率,一方面各地区可结合实际,统筹地区内执法资源,并适度向基层倾斜,将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加大年轻干部基层挂职锻炼力度,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同时做好资源的整合工作和统筹规划工作,打造执法合力,并给予乡镇(街道)一定的人事任免权以及考评权,使其在人员选聘、考评、晋升以及绩效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渗透到各项工作中,挖掘并培养人才以提升工作质量。

目前乡镇(街道)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大多依照部门、乡镇(街道)联动工作机制进行,较好地发挥了各个部门的联动作用,提升了工作效能。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这种联动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职责明确。对于乡镇(街道)来说,要做好与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先要将乡镇(街道)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完善联络机制以及协同机制,明确划分权责关系,涉及到上级部门的工作需依照统筹规划原则进行,实现各方力量的整合,打造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做到人随事走且权随责走。

2.打造综合素质强的干部队伍。基层治理基础在队伍、关键在队伍、重点难点也在队伍。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不仅影响着工作质量的提升,还影响着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强的干部队伍,把乡镇(街道)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以治理效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由于受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管理曾出现过无序状态,在人员队伍的建设上存在较大问题,导致工作人员的结构老龄化较为严重、工作效率较低、人才流失严重。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乡镇(街道)亟需提升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实人才引入机制,在与国家招考制度相契合的前提下,对乡镇(街道)考试机制进行创新,拓宽招聘渠道,优化宣传形式,保证人才引入的科学性以及公平性。适度提升基层薪酬福利待遇,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做好人才资源的整合工作,并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上做实做细工作,吸引更多的能人、贤人加入到乡镇(街道)工作。引入人员之后,还可综合运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等方式,营造重才爱才惜才扶才浓厚氛围,为优秀工作人员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消除其后顾之忧,激发其归属感,让其安下心、扎下根。

乡镇(街道)工作多、任务重、责任大、人手少,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采取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各岗位工作人员的素质。开展常态化轮岗。对象上从年轻干部到中青年干部实现全覆盖,方向上从机关到片区、片区到机关、从片区到片区、从机关到机关,形式多样,在保障干部基本权利和考虑干部基本情况的同时,让干部在轮岗中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更快地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作的需要。

3.发挥绩效管理作用。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需充分利用基层服务组织,打造协同治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通过激励机制,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打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并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链条,依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规章制度要求来做好人员的定岗工作,并加大管理力度,保障人员的专业水平符合岗位要求。充分运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4 种方式,按照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为重点、专项考核为补充的思路,通过完整、系统的科学考核,了解掌握干部的现实表现,奖惩并举,督促引导干部更好地履职尽责。

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为保障基层治理视角下乡镇(街道)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秉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完善干部选拔机制、任用机制,在完善人才引入机制的同时,也需对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进行完善,来激发人才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乡镇(街道)工作效率。可引入基层治理奖励方式进行,提升基层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公平性,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赋予乡镇(街道)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其在开展工作中发现潜力较大的人才,并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以及人力资源输出工作。而在开展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对人员编制也需进行优化。可将人员编制向乡镇(街道)进行倾斜,合理扩充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完善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的编制转化机制,来解决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工作中存在的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可吸纳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物业小区等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或者引入全科社工的方式来开展管理。

抗疫实践有力证明了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大大推动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基层的普及。为保障网格化管理的顺利进行,也需健全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细化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内容,并要求工作人员依照规章制度的要求,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供精准化的服务,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猜你喜欢街道人力乡镇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商品与质量(2021年43期)2022-01-18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大众投资指南(2021年23期)2021-12-06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热闹的街道智慧少年·故事叮当(2021年1期)2021-01-16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热闹的街道小学生必读(低年级版)(2017年4期)2017-09-04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6期)2017-06-21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公民与法治(2016年14期)2016-05-17

推荐访问:人力资源管理 视角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