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9篇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9篇

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党课讲稿同志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深刻领会把握这一重大论断,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主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顽强意志和历史担当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的文章9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篇1

  上海浦东新区构建覆盖包括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所有规模化生产主体的信用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的信用评价体系,广泛获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江苏苏州吴江区积极推广应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将免费快速检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近年来,各地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因地制宜探索出不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好方法、好经验。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的大事。***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更大力度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产品品质持续优化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的餐桌。据统计,目前我国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累计达6.2万个。随着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统筹推进,我国优质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在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从生产角度看,近年来我国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标准体系,控肥、控药、控添加剂,把住了农产品环境安全关和生产安全关。从管理角度看,我国着力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始终保持严格监管高压态势。如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已覆盖31个省区市、300多个大中城市,基本涵盖主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子。正是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让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农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居民消费需求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对农产品是否存在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也更为关心。进一步做好从生产、储藏到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全链条识别监测、评估和预警防控,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食品安全法实现有效衔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制度上升为法律,必将有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治保障,推动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要求我们在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推进农业绿色转型。近年来,无论是浙江省全面推进农药化肥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的“肥药两制”改革,健全农业生产全过程闭环追溯体系,还是黑龙江省加强农业环境管控,强化土壤固碳减排功能,推进农产品绿色化低碳化生态化,各地实践表明,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也有助于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总书记指出:“老百姓对农产品供给的最大关切是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这个问题多做文章。”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源头治理、全程控制的原则,强化科技支撑、严格依法监管、推进社会共治,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者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我们一定能产出更多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篇2

  从电梯广告、外墙墙体广告,到停车泊位、公共配套设施经营,再到快递柜、贩卖机管理,随着社区公共区域收费项目日渐多元,如今不少城市小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公共收益。这笔资金怎么管理,又该如何使用,是公众较为关心的话题。

  关于小区公共收益的权属以及使用,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近年来就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和使用,也发布了相关的规定、指导意见,为业主实现对公共收益的有效监督提供了依据。但由于种种原因,小区公共收益还存在账目不透明、监管力度弱等问题。让小区公共收益成为一笔明白账,还需进一步细化管理规定、完善监督方式,以更好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小区的公共部位设施归业主所有,业主对小区公共事务具有管理权,有权知道公共收益的具体情况。作为服务方,物业服务企业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主动、定期公开小区公共收益的来源、数额、使用去向等情况。有的地方探索建立多方共管账户,推动小区公共收益专款专用,方便业主更好区分公共收益和物业费,更直观了解公共收益收支情况,不失为有益探索。只有做到公开透明,业主对公共收益才能心中有数。

  确保公共收益收得更明白、用得更合理,除了增强业主权利意识、加强物业服务企业自律,还需形成更有效的日常监督。比如,成立业主委员会,督促物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此同时,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管理规定,为公共收益管理、使用等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有效引导,定期抽检公共收益公开情况,对于拒绝向业主公开、侵占或违法使用公共收益等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监督方式、强化监管力度,有助于保障公共收益收支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平稳运行。

  应当看到,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小区配套设施等也在不断老化。能否让公共收益等相关资金发挥最大效能,更好满足社区更新改造、业主生活品质提高等需求,体现的是一个地方的基层治理能力。在浙江杭州,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须将每个月的经营性收支项目、金额、摘要等录入相关信息平台,业主经过实名认证即可查询;在福建,小区公共收益可以抵扣业主的物业服务费用、水电公摊费用以及业主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支出……各地多种方式的基层治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对业主知情权、收益权的保障,促进业主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积极性、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主动性双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如今,物业管理正逐渐融入各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管好小区公共收益这笔账,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大对业主委员会的支持力度和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发展更为健康的业主与物业关系,我们一定能维护好广大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区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篇3

  继续加强罕见病研究和用药保障,进一步做好罕见病防治能力建设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罕见病用药开通单独申报渠道,支持罕见病用药优先进入医保药品目录。截至目前,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覆盖26种罕见病。不久前召开的2023年中国罕见病大会公布的这一好消息,让不少罕见病患者倍感欣慰。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高罕见病救治水平,关系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罕见病防治工作,指导各有关部门和方面加强罕见病研究、诊疗和药品研发供应,完善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取得良好成效。制定罕见病目录、组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立中国罕见病联盟……一系列有力举措,推进了罕见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给更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罕见病是诊疗挑战很大的疾病领域,也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如戈谢氏病、渐冻症、白化病等。由于发病率低、种类繁多、病理复杂,罕见病确诊和救治的难度高,绝大部分病种无有效治疗药物。因为研发成本高企,部分罕见病的治疗药物价格不菲。解决好罕见病“诊断难、治疗难、治疗贵”的难题,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

  防治罕见病,首先得抓好源头防控,重预防、早发现。已知的罕见病病种中,约80%为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约一半在儿童期发病。加强产前筛查和新生儿遗传病筛查,能够实现优生优育和对罕见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减轻罕见病对患者和家庭的长期影响。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全国婚前保健机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机构已有4000多家,产前诊断机构已达498家,为做好罕见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罕见病单病种病例少,涉及血液、骨科、神经、肾脏、呼吸、皮肤及重症等多个学科,诊疗难度大,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给医护人员普及罕见病知识、在全国组建罕见病转诊和会诊体系,非常有必要。2019年,国家卫健委遴选324家医院组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建立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机制。北京协和医院作为牵头医院,建立国家罕见病多学科诊疗平台,“一站式救治方案”让患者平均确诊时间从以往的4年,缩短至不到4周,有效提升了诊疗效率。随着各级医疗机构的陆续响应,未来将有更多高水平专家加入诊疗平台,罕见病的诊疗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罕见病缺药的问题一直突出。要强化患者用药保障,加大罕见病用药研发力度,通过成立罕见病药物研发基金、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优先审评审批等支持举措,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医院、药企参与罕见病药物研发,形成产学研医联合,**一些罕见病病种无药可用的难题。生产出了救命药,还得让患者用得起药。一方面,在保证医保基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探索将更多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目录;另一方面,对于用量较大的罕见病药物,可以通过药品谈判准入,有效降低药价。目前,我国已累计批准60余种罕见病用药上市,国家组织罕见病用药谈判平均降价超50%,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正在不断提升。

  在健康中国建设道路上,对每一个困难群体都要关爱、都不能放弃。随着我国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罕见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将得到更好保障。继续加强罕见病研究和用药保障,进一步做好罕见病防治能力建设,我们一定能更好守护人民健康、提升人民健康福祉。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篇4

  朔黄铁路10月煤炭运量创年内新高,大港油田储气库群累计阶段注气量突破21亿立方米,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正式投运供热……当前,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供暖期,在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今冬能源保供稳价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总书记指出:“供电供热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是关系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能源自给率稳定在80%以上,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3.2亿吨,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煤炭、电力等主要能源产品的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为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做好今冬能源保供工作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能源价格高位震荡、能源进口成本增加,部分能源产品的进口量同比有所减少。随着冬季到来,发电供热和居民取暖用煤需求将快速增长。综合考虑新投产装机、跨省跨区电力交换等因素,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因此,做好今冬能源保供工作依然不能松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作为重点,做好应对极寒天气的预案,守住民生用能底线,努力打好能源保供开源、节流、稳价组合拳。

  供给端要注重开源,健全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2021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约83.4%,其中煤炭占比达到56%;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0%左右。做好能源保供工作,要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在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保产量的同时,还要保运量、保储量。以煤炭为例,当前我国煤炭新增产能、产量基本集中在晋陕蒙新地区,需要加大主要生产地煤炭外运力度,加强铁路、公路、港口等的衔接,确保煤炭运输畅通有序。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发挥好能源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作用。9月以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1.7亿吨以上。落实好加快入冬储煤工作、紧盯储气设施注气进度等有效举措,能源供应就能保持合理的弹性裕度。

  需求端要注重节流,促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节能潜力巨大。以用电为例,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节能节电,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各地要持续提升有序用电管理水平、调整有序用电方案,尽快完善电力需求侧响应市场化机制,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系统调峰、调频等需求响应。开源节流双管齐下,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能源供应保障压力,有效降低能源进口依赖度和供应保障安全风险。

  做好能源保供工作,除了确保能源供应,稳住能源价格也十分重要。今年以来,电煤价格水平总体仍居高位,部分企业现金流较为紧张,这可能影响到电厂技改、设备检修维护等安全投入。为此,还需加强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保持民生用气、用电价格稳定;加大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采取有力举措纾解保供企业实际困难。8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目前能源保供特别债正加快发行,这将为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难、提升冬季能源保供能力提供重要支持。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加强配合、狠抓落实,打好能源保供组合拳,齐心协力做好今冬保暖保供工作,我们一定能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保居民用电用气用能价格稳定、群众温暖过冬。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篇5

  努力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精准,确保各项政策举措科学有效,坚持用法治的手段保护蓝天白云,避免“一刀切”“运动式”攻坚,蓝天保卫战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不久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基本消除;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取得积极成效,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等目标。一系列有力举措和目标任务,彰显了我国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坚定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接续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力量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能源消费增量有2/3来自清洁能源;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达到3亿吨、水泥4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建立全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体系,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新时代这十年,我国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打出一套压减燃煤、调整产业、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的政策措施“组合拳”,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蓝天白云日益成为常态。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前不久,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生态环境部宣教司、人民网联合开展“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短短1个月就收到全国各地7000余件作品。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2013年到2020年,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就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从以往“盼蓝天”,到如今争相“拍蓝天”“晒蓝天”,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柴油货车污染尚未有效解决,臭氧污染问题凸显,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过去多年高增长积累的环境问题,具有复合型、综合性、难度大的特点,解决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在战术层面上,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行动方案》明确,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聚焦PM2.5污染,以秋冬季为重点时段,以重污染天气频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以及重污染天气防控工作相对薄弱的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为重点地区,针对区域不同污染特征提出相应攻坚措施。对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也作出针对性部署。努力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精准,确保各项政策举措科学有效,坚持用法治的手段保护蓝天白云,避免“一刀切”“运动式”攻坚,蓝天保卫战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我们定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篇6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我国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越织越牢,保障政策日趋精细化、精准化,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逐渐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不久前,民政部会同中央农办、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从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急难临时救助、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规范办理流程、落实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对进一步做好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力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在《通知》中,无论是进一步放宽“单人保”条件,扩大低保覆盖人群,还是强调及时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开展临时救助,抑或是明确建立易地搬迁与低保工作衔接机制,确保“应保尽保”,一项项具体要求,为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提供了精细化、精准化的操作指南。贯彻落实好《通知》精神,须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及时发现、及时救助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让兜底保障政策更好惠及每一位困难群众。

  实现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在基层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是关键。兜底保障人群,往往是社会最困弱的群体,如儿童里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障儿童,老年人中的特困群体,以及低保特困人员、残障人士等。他们往往缺乏求助意识、求助能力,需要基层工作者及时发现、及时救助。《通知》明确要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机制,要求“针对重病、残疾、就学、失业等情况设置预警指标”,正是为了在第一时间发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根据掌握的救助人群和救助需求,主动匹配现有的兜底保障政策,以协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走出身心困境。

  社会救助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要经得起检验。现实中,除了通过数据交叉比对、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估等方式筛查存在风险的低收入人口,不少地方也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困难群众走访服务机制。浙江省宁海县开展“百分制”探访关爱服务,对困难群众的抗风险能力实行百分制量化评估,建立分类探访制度;湖北省枝江市将社会救助纳入“吹哨”管理,发动网格员和志愿者,给困难群众更多关爱;陕西省建立上门巡访、电话询访制度,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各地创新实践,对重点人群进行排查、评估、建档访视,并跟进需求分析、心理疏导等服务,努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事实证明,只有加快服务转型升级,打造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才能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让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更加精准、更有温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我们一定能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新时代社会救助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篇7

  今年以来,国产电热毯、电暖器等取暖设备,颇受国际市场青睐。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电暖器、电热毯等品类对欧洲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电热毯出口额同比增长46.1%。取暖设备走俏海外,既反映出外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任,也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不只是取暖设备。近年来,每当国际市场上一些产品出现供给短缺,中国制造总能及时“补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欧美等国家居民囤货意愿强烈,中国制造的冰箱一度成为抢手货,当年我国累计出口冰箱数量同比增长35.6%。2021年,随着海外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的需求不断上涨,中国出产的自行车销往更多国家,全年出口额超过5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40%。中国制造一次次畅销海外,更好满足了国际市场需求,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关键力量。

  从“供得上”到“供得快”,更加健全的产业体系、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是中国制造走俏海外的底气所在。我国制造业拥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全球领先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有助于巩固产业体系完整优势,让中国制造的“鼻子”更灵,“手脚”更快。在浙江慈溪,生产一台取暖器可以“就地取材”,小到一枚开关,大到一个暖气片,都能在本地找到货源,既让产能供应稳定可靠,也让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可以快速转化为产品市场优势。

  从“用得上”到“用得好”,持续加快的转型升级,为中国制造广受好评提供重要支撑。在充分竞争的国际市场中,谁能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谁就能争取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仔细观察那些销售量实现高增长的中国产品,无论是新增加湿功能的新款暖风机,还是兼具节能与美观属性的新品电壁炉,这些取暖设备之所以备受青睐,主要在于以合适的价格、实用的功能、安全的性能,契合了外国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热销的背后,是一家家中国企业努力向高端跨越、向智能升级和向绿色转型的拼搏奋斗。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应当看到,中国取暖设备受到海外关注,与季节性和短期突发因素影响有一定关系。能否将当前出口热度转化为产业增长持久动力,是对广大企业综合实力的一场考验。跳出短期看长期,保持创新升级的战略定力,补好供给短板,满足乃至引领市场需求,企业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实现可持续发展。透过局部看整体,不满足于一时的销量增长,而是借势增强拓展全球市场的发展耐力,加速建设海外销售网络、持续发力自主品牌建设,中国产品才能逐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中国制造业才能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如今,随着我国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品牌化发展,相信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篇8

  推动生产企业切实落实资源环境责任,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

  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的重要举措。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公布了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企业名单,包括11家整车生产企业和62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和动力电池生产等企业。这标志着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正式进入试点示范阶段,有助于推动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实施模式,促进汽车行业绿色发展。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从产品市场规模、环境危害和资源化价值等因素综合考虑,汽车是我国确定率先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4类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稳定在2500万辆以上。在此背景下,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汽车生产企业建立逆向回收利用体系、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对于推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总书记强调,“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生产企业切实落实资源环境责任,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在部分电器电子产品领域探索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取得了较好效果。事实上,在汽车行业试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之前,我国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已有积极探索,出台了一些颇具前瞻性的政策措施。不过,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即将到来,而传统汽车企业对回收、拆解、零部件再制造等环节鲜有涉及,汽车行业仍需健全回收体系,打通产销供应链,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制度框架。

  在汽车行业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有其紧迫性,但也要把握好实施的节点和力度。一方面,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模式不尽相同,二者都需要以回收利用为重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但新能源汽车还要特别注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因此需要探索多元化回收利用模式。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过程中要有一定前瞻性,充分考虑当前建设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绿色供应链在未来的兼容性。

  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充分发挥汽车生产企业在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主体作用,也要调动各方主体履责积极性,形成合力。与电子电器等行业不同,汽车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最终主要靠回收、拆解、零部件再制造等企业来履行。这将给上下游企业带来机遇,但也要求汽车产业链变得更加开放。应优化设计和销售环节以便于后续回收,将后端回收利用纳入前端生产的安排,让拆解和再制造环节不再“游离”于整车生产之外。此外,还可通过建立汽车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维保档案,鼓励以旧换新、积分换购、维保优惠等措施,调动消费者积极性。

  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以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为契机,引导各方高质量推进回收体系建设,规范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定能推动汽车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和资源环境效益不断提高,为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篇9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是我国重要的外商投资促进政策,也是重要的外资产业和区域政策。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3年版)》,在保持已有鼓励政策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按照“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原则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这不仅有利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有利于进一步稳住外商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振外资预期和信心。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积极利用外资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这一政策方针始终没有变。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我国仍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了利用外资的逆势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6%。

  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呈现近岸化、本土化、区域化特点,加上一些短期不确定性因素冲击,稳外资面临新挑战。势要起而不可落。我们必须拿出积极举措,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稳住外资基本盘。要看到,我国经济充满韧性和活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稳定的社会大局,还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只要保持扩大开放的坚定步伐,依然会成为外资眼里的投资热土。

  实际上,中国吸引外资和外商青睐中国的“双向奔赴”,不曾改变。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里达工厂)在沈阳正式开业,全球光学与光电行业领先企业蔡司的研发生产新基地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总投资约100亿欧元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首套装置正式投产……跨国公司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投下“信任票”,说明中国吸引力不减。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稳住外资的同时,我们还应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除了政策优惠,要更加注重推进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等。换言之,要在保持引资总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积极发挥外资企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十分不易,但也是必须迈过去的坎。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此前发布的《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都有一个重要目标,即引导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技术等行业领域和中西部、东北地区。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利用外资不仅规模再创新高,而且含金量十足,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3%,来自德国、韩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外资增长均超过20%。

  经过长期在华发展,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市场主体,不仅深度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而且具有联通内外的优势,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新征程上,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调动外商投资积极性,定能让更多投资者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使外资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推荐访问:人民日报 工作汇报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多少字 精选人民日报工作汇报多章怎么写 人民日报情况汇编 人民日报工作到位8张图总结 人民日报汇总 人民日报年度总结 人民日报工作纪实 人民日报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