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探究

  摘要当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不仅涉及语言,而且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社会文化及其相关因素。因而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只学语音、语法、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学习有关的不同的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二语学习者才能对其他国家的价值观、世界观有所了解,增进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不仅如此,通过比较和对视,二语学习者也能够重新审视、欣赏本族优秀的语言文化。
  关键词:二语习得 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主要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言语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行为方式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无所不包。文化是有社会和民族属性的,每种文化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而语言是文化产生、发展的重要伴随因素,每个民族由于生产方式、文化因素、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因素反映在民族语言里,为民族语言增加了一层文化色彩,这就产生了语言的社会化意义。反之,社会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使语言更加丰富、细密。从语言结构来看,其中大量的成语、惯用语、俚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套话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并包含了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无论是地理、气候、农业、历史、政治、经济、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衣食住行、娱乐休息、劳动生产、风俗习惯、教育卫生、宗教信仰等,都在语言中有所反映。由于英汉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不同,所要求产生的词汇当然也不同,难免形成参差不齐的情况,各种社会文化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语言词汇的发展。然而,文化是具有导入性的,即不同的文化是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传授的。这样一来,交际文化的导入就需要通过语言来做中介,要求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重视文化的介绍和诠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二语习得者介绍异国的地理、历史等文化背景的特点。
  本文力图对影响国际交流与二语习得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差异,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以求对相关领域有所裨益,并将观点列于下:
  一 地理环境因素
  英国是岛国,其地理环境必然对人文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中国大部分地处亚洲内陆,只有东南面向大海,其内陆文化的兴盛明显占主导地位。四面濒海的英国自古以来重视航海事业,因而有Be left high and dry [陷入困境(船只搁浅)],Any port in a storm (风暴到来不择港),on the rocks (触礁,处于困境),odd fish(怪物/鱼),fish wife(骂街的泼妇),Trim the sails to the wind (顺着大势前进),in smooth water [(在平静的水域)诸事平顺],turn adrift(辞退),be in the same boat with (共患难),sink or swim (孤注一掷),all at sea (茫然不知所措),half seas over (饮酒过多),take the helm (成为龙头老大),sail before the wind (大获成功)和to sail through (一路顺风)等源自与海和航海有关的熟语。而中国,东南临海,内陆人面对烟波浩渺的水面,对海洋的浩瀚有种神秘莫测的敬畏之感,故有“海水不可斗量”、“海底捞针”、“海阔天空”、“海枯石烂”、“海内存知己”、“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等体现汉民族对海洋的心理状态的熟语。相对而言,中国西北部的大漠区域,自古人烟稀少,因而有了“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诗句。
  除此以外,气候的不同而各自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二语习得也有一定的影响。欧美的春夏秋冬是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开始的,中国的春夏秋冬是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开始的,相差一个半月。因而英国的夏天风和宜人,故有莎士比亚的名作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仲夏夜之梦)和Shall I compare thee to summer’s day?(我怎么能够来把你比作夏天)的诗句。West Wind在英国显然是温暖的春风。南北半球气候颠倒,南半球的国家过圣诞节时正值夏季,因而有Green Ghristmas的景象,而不是北半球常见的 White Christmas.总之,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天气的不同,必然反映到语言之中。
  二 历史文化因素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内战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代战乱纷争,因此源出于军事的熟语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领域,如“能知心者,不战自胜”、“重振旗鼓”、“城下之盟“、“破釜沉舟”、“运筹帷幄”、“背水一战”、“进退维谷”、“暗度陈仓”、“过五关斩六将”、“投笔从戎”、“投鞭断流”、“步步为营”、“临阵脱逃”等等。英语的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源出于拿破仑Waterloo之战,与之相应的“一败涂地”,出自《史记》。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同样含义,表现各异。英国历史上也曾战乱频繁,资产阶级崛起以后又不断对外军事扩张,因而不乏源于军事的成语,如have been in the wars(在生活中吃过苦头),stick to one’s guns (坚持立场),mask one’s batteries(掩盖敌意),mark time(踌躇不决)等等。
  中国人民长期遭受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的统治压迫,受贪官污吏、地主奸商剥削,因而有谚语 “苛政猛于虎”,“无商不奸”、“官官相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种田的吃米糠、卖盐的喝淡汤”、“为富不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黑漆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富家一席酒,穷人半年粮”等等,现在又有了“官商”、“官倒”等新词。而英国历史上长期受教皇和国王统治,反映对国王和教皇表示愤怒厌恶的熟语比比皆是。例如more royalist than the king (比极端分子更极端),pope’s nose (煮熟的鸡屁股),The king and pope, the lion and the wolf(国王教皇,狮子豺狼),The king sends his carriage (囚车来了),The pleasures of the mighty are the tears of the poor(豪情纵欲,穷人流泪)等。
  三 文化价值因素
  各种语言都有一系列反映本土民族独特文化的习惯套语以维持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如时下汉语中的见面不再说“吃了没有”,而改成“涨工资了没有?”“离(婚)了没有?”。由于股份制盛行,人们关心的不再是“饭碗”,熟人碰头就问“没下岗吧?”中国人喜欢关心朋友的情况,套话多为家常和工作琐事。反过来,如果与英美同事如此寒暄,那可要被看成Nosy Parker (好事者,包打听)了。英美人碰到朋友常讨论天气,It’s a 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气不错,不是么?)真让中国人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
  又如出自于西方选举文化的词语,也有其鲜明的社会价值观的特色。如gobbledygook(装腔作势的官样文章)filibuster (在议会中用冗长演说战术来阻挠某议案的通过),lame duck (即将下台的官员),political campaign (政治竞选,而非中国的“政治运动)等。不同的语言暗含着不同的文化假定,如There is a big yellow M over there.(那边有一个大的黄色M标牌(The golden archway),这句话就是暗指“那边有家麦当劳快餐店”。
  还有大量的熟语反映一个民族对家庭生活和爱情婚姻的价值观。如Love is the touchstone of virtue.(爱情是美德的试金石),Early wed early dead(早婚早死),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面包是生命支柱),Feed cold and starve a fever.(伤风要吃,发烧宜饿)等等,而汉语里同样也有“妻贤子孝”、“良药苦口”、“人是铁饭是钢”,“早生儿子早得济”等熟语。
  四 动植物文化因素
  在中国有玫瑰、月季和蔷薇之分,但在英国,通通叫做Rose。这大概是我们种植这种植物历史久远,观察细致,鉴别精当所致。如刺多叶面发皱的为玫瑰,刺少叶面不皱的为月季,枝长且是攀援状的为蔷薇。英语的plum,既是我们说的李,又是梅。英语中还把“青李(梅)”叫做greengage.他们书上开的能结果花blossom,观赏植物开的花是bloom。英文中rice既是我们的稻子,又是大米和米饭。而在中文里把cauliflower和broccoli都叫花菜,可见东西方用词或精细或粗泛,各有其不同。
  动植物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英汉词汇中出现了很多有关于动植物的成语。汉语中就有许多与竹子有关的成语,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寄人篱下”,“节外生枝”,“妙笔生花”,“功亏一篑”等,这与中国所处的地域环境下的植物文化有关系。相应的在英国,由于森林里多长有蘑菇,所以汉语中的“雨后春笋”就变成了英语中的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or to mushroom up.同样又因英国多黑莓,所有汉语中的“多如牛毛”,相应的变成as plentiful as black berries.除此以外还有a bed of roses(安乐窝),extend an olive branch (和平愿望)等。
  五 宗教文化因素
  欧洲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创世之说。因而《圣经》在西方影响深远,有不少成语便出自于圣经,如the way to heaven is by the weeping cross(忏悔受难,得升天堂),to bow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向异教徒屈膝投降),a covenant of salt(不可背弃的盟约),the last supper (最后的晚餐),the forbidden fruit (禁果),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家徒四壁)等。
  而汉语中关于“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传说也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有“盘古开天地,混沌初开,轻者上浮为天,浊者下凝为地”,还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传说。同样,佛教和道教也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故事和典故同样给汉语言带来了无数的成语格言。例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法无边”、“不看僧面,看佛面”、“阎王三更死,哪得留你到五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灵丹妙药”、“点石成金”,“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得道升天”等。
  总之,语言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纽带。人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影响语言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二语习得过程中,如果撇开汉英语言范式存在的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片面追求语言目标,那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后果只能是造成文化冲突与文化休克。因此,探究二语习得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文化因素,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宋飞:《文化背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教学》,1998年第2期。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3] 布罗斯纳安,毕继万译:《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简介:刘晓玲,女,1971―,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公共英语、纺织英语,工作单位: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

推荐访问:探究 过程中 社会文化 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