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资源的匮乏问题与集取要略]经济欠发达地区

  摘要:不论是隐性资源还是显性资源,对于地方院校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20所地方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后,认为由于行政化、中心城市倾向和教育改革滞后等原因,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发展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采用超常规手段获取资源,提升动态资源的稳定性,以院校特色发展吸引资源,在多方支持下聚拢资源,院校合法性资源的再生产以及建设资源集约型高校等资源集取要略。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资源匮乏;资源集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7-0074-05
  高等教育自扩招以来,地方院校遍地开花,但普遍存在着资源占有不均衡以及发展资源匮乏的现象,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严重。广东全省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八成属于地方院校,而本文的经济欠发达区域地方院校为狭义的界定,即坐落在珠三角地区以外的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本专科公办院校,据2011年广东统计,这样的高校有23所。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就院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问题,我们设计了开放式的问卷,问题包括“贵校资源是匮乏、维持还是丰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贵校资源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资源维持或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贵校是如何获取发展资源的?”我们共向这23所院校发放调查问卷23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回收有效率为86.9%,见表1。
  除此之外,我们利用院校交流之际,在“走出去”、“请进来”过程中,对其中的10所院校的发展规划处或高等教育研究所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对其中6所院校的发展规划处或高等教育研究所进行了多次的电话交流与访谈。同时利用在2011年11月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期间,重点约谈了10所院校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举行了以“院校发展资源”为主题的小型研讨会。另外,在借鉴院校资源研究相关文献以及对网络资源的搜集的基础上,对这类“小大学”的“资源”现象与问题进行分析,形成此文。
  一、资源对于地方院校生存、发展的意义
  资源是地方院校的存在之基。对于“高校是非物质生产行业性质”的观点,已在国内外达成了广泛的共识。高校的“生产”,表现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使学生真正学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为国家、地方输送人才。具有“知识企业”属性的高校要输出,前提是有投入,即投入各种资源,要消耗大量的人、财、物。
  资源是地方院校发展之本。近年来,广东省高等院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一些地方高校在办学经费、师资、设备、图书资料、管理等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广东省一些地方高校多为省市共建,容易出现省市都管都不管的尴尬局面,像省市共建高校如韶关学院、嘉应学院、肇庆学院努力在争取变为省属院校。原因就是地方因经济比较落后,对本地高校支持力度有限,地方高校不得不向资源更为丰富的省财政寻求支持。高校资源是高等院校用于维持高等教育活动正常运行和维护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资源,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占据教育资源的制高点,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开创学校发展的快速通道。
  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发展资源有隐性发展资源和显性发展资源两大类,这两类资源以地方院校外部发展资源为主,也有一定的自身生成的发展资源。
  ——隐性发展资源。隐性发展资源包括地方院校声誉、市场资源、经验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等,是一种隐形存在的、看不见的资源,在地方院校发展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显性发展资源。显性发展资源按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资源的存在形态,地方院校发展资源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按资源的功能和用途,地方院校发展资源可以分为教学资源、科研资源、服务资源;按资源的所属关系,地方院校发展资源可以分为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校际资源、部门资源等。显性资源往往是最被地方院校重点集取的资源,是地方院校常规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二、地方院校资源匮乏的原因
  从调查结果看,广东省欠发达地区20所高校都普遍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物质资源的匮乏尤为突出,每所院校都有不同的短板,导致资源匮乏。
  1 行政化的深度影响
  政府是教育资源的调控者。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体制方面,政府职能未能从根本上发生转变,仍习惯以行政方式对高校进行直接管理,包括资源的给予。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使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的资源占有严重不足。广东省与全国一样,高等教育发展长期由政府主导,政府对高校办学的特殊性和规律性认识和尊重不够,按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的统一模式对高校进行管理,主要采用集权化的管理方式,经常对高校进行直接干预,各高校的自主权力有限。由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存在先天弱势,在这样的发展框架内,难以满足地方院校对资源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育投入不足、成本分担不合理导致地方院校资源匮乏:第二,“钦定身份”为标准的经费拨款模式和“倾斜”政策的采用,使不同地区地方院校资源配置不均衡:第三,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对资源配置的干扰,资源配置向“211”、“985”高校倾斜的政策与传统“重学轻术”、“等级”思想汇合,特别在“科学创新基地”、“基础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点”、“博士(后)站点”以及“国家重点大学建设”等方面,重点院校获得绝大部分资源,而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发展资源不足。
  2 中心城市倾向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格局日趋加剧,存在地域性歧视。部分欠发达地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现象。例如生均经费,1993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地方普通高校的1.3倍,而这一比例2006年已达2.2倍。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等广州市以外的地方高校由于地缘的原因,争取课题立项研究经费比广州市内高校低得多: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如深圳、佛山经济实力强,全力支持本地高校——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佛山科技学院的发展。而茂名、梅州、韶关等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茂名学院、嘉应学院、韶关学院支持有限。而省属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如韩山师范学院所在地方的潮州市政府对其支持的表现只是“喊喊口号”而已;从人力资源上看,韩山师范学院由于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几年来,多名博士、教授调入同层次的惠州学院、肇庆学院,高层次师资流失严重。   3 教育改革的滞后性
  高校发展资源具有公共品性质,其成本与收益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法则进行处理。高校发展资源也具有部分非公共品特性。教育改革特别是高校发展资源配置改革的滞后性使得高校发展资源配置与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处于不协调状态。在这背后又凸显出地方院校深刻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动因,造成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发展资源配置的存量满足不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进而影响了社会整体资源有效配置的均衡状态的实现。
  三、地方院校资源集取要略
  要解决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学校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辩证统一。在制定本校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时,要从管理模式、品牌建设、教育质量、成本与预算、经营理念等方面全方位、多视角考虑资源流通渠道,要千方百计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并按照学校的发展战略进行科学配置,保障发展资源的充足。
  1 资源博弈:地方院校超常规寻找资源
  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多是起步晚的“后发外生型”大学,要确立资源强校的理念,主动出击,先干先试,敢干敢试,“有思路才有出路,有胆量才有力量”。地方院校要摆脱“政府附属物”的局面,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要抢占资源先机,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努力,避免无的放矢和守株待兔。
  2 以人为本:提升动态资源的稳定性
  人力资源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人才是地方院校发展的底蕴、底气,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先生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与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当前高校之间争夺师资的竞争日趋激烈,地方院校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高校的师资队伍,区域条件欠佳,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流失现象屡见不鲜,对学科发展和学校发展都形成了很大阻力。地方院校发展资源获取中要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做好资源配置工作。
  另外,提升动态资源的稳定性,促进地方院校内涵式开拓要从“生源质量”着眼,吸引大量优秀学生,因为这是实现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应该加大学生资助力度,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院校知名度,稳定生源的流进渠道。
  3 管理培育:以院校特色发展吸引资源
  许多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盲目追求“高、大、全”,院校规模无限扩张,缺乏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这样的院校不仅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往往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而且也缺乏吸引发展资源的优势。特色是影响力和软实力,是资源。比如茂名学院突出石油化工特色,教育部发文将茂名学院更名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五邑大学突出地方特色与侨乡特色,吸引来了大量华侨资源,已经成为在同类型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4 借帆出航:在多方支持下聚拢资源
  破解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发展资源短缺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高校自身运行的方方面面。第一,地方院校要服务地方经济,争取发展资源。地方院校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赋予地方院校的历史使命。地方院校的发展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的数量、类型、层次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院校要利用这一契机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只有立足地方经济资源进行学科建设,利用地方人脉和政府财政支持,才能建立起具有地方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地方高校。
  第二,成立院校联盟,互动交往,促进院校间资源共享。广东省比邻台港澳,建立与台港澳大学的联系与交往,聚拢优质大学资源,有着地域上的优势。包括湛江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等一些院校都与台港澳大学有着校际合作关系。另外,粤东地区院校之间、粤西地区院校之间、粤北地区院校之间、这些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与珠三角院校之间,应建立不同层析、类型的院校联盟,共享各种资源。如共享高校成人教育资源,校园网络以及图书等资源。加大地方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高水平的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满足教学、科研、管理和文化的需要。加强地方院校数字化管理平台、课程平台、服务平台、传输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建设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对社会开放。改善地方院校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加强科研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在地方院校建设一批科学数据中心,为地方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信息平台。建设一批人文社会学科专题数据库,加强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条件保障体系。
  第三,运用市场机制,吸收民间资源。如在后勤服务方面,应更多引入市场机制或者模拟市场机制。广东省的一些地方高校对后勤集团进行了剥离改制,将其部分或完全推向市场。有的地方院校采用新模式,将物业管理、食堂经营等后勤服务面向社会招标,引入市场竞争。有的院校采用模拟市场机制,对物业管理等后勤服务与后勤集团的经费核算方式由预算拨款变为服务收费。模拟社会物业管理模式,与后勤集团签订物业管理合同,明确服务范围、质量标准、检查验收方式和收费标准,“核定经费,包干使用”,服务质量不达标扣除相应费用。这些措施提高了服务质量,减少了后勤支出,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吸引一定的社会闲散资金。
  第四,吸引海外华侨投资以及校友的捐赠。广东省的地方院校有丰厚的海外华侨资源,他们为广东省地方院校发展带来资金流入通道。如坐落于侨乡梅州的嘉应学院,吸引大量华侨投资学院的校舍等硬件建设,部分解决了学校资源匮乏的问题。校友作为地方院校的一种特殊资源,在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优化师资队伍、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高校筹资办学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如作为校友的香港爱国实业家和慈善家陈伟南先生在韩山师范学院设立奖教金、奖学金,丰富了办学资源。
  5 可替代性:合法性资源的再生产
  地方院校拥有的合法性资源主要有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科学的办学理念、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及对社会的贡献、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和高校学者、专家的个人魅力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合法性资源都为地方院校生存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在拥有,并不等于永远拥有。事实上,要保持地方院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要想保持地方院校生源的充足,要想保持地方院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长久推动力,就要依据院校自身的资源优势,采取各式各样的融入方式,保持合法性资源的再生产,以持续不断地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如院校与其所在城市、地域的联动行为是建立在院校的各种资源不断开发基础之上的主动行为,院校通过与城市、地域的行为主体结成协作关系,而更加富有成效地处理和解决院校与所在城市、地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城市和该地区的发展和复兴。就像坐落于潮州的省属韩山师范学院,为破解潮汕地域文化传承不利的困境,近些年来致力于开发潮汕文化的研究,成立了潮汕文化研究院,获得了地方以及大量海外潮人的倾力支持,并成为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另外,地方院校自己主办的学报在开发地方各类资源的同时,实现了学报文化资源的再生产,如《嘉应学院学报》的“客家学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的“潮学”等都是成功的典范。
  6 科学理财:建设资源集约型高校
  国内有些地方院校明明条件不具备,基础很差,还要提很高的目标,往往造成学术上的大跃进,大量资源被浪费。高校是资源占用和消耗大户,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由此衍生的、符合高校发展规律的“建设集约型高校”的号召,要求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的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并重,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最充分的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一,资源的重组。资源的重组包括学科的重组、机构的重组和人员的重组,以及校际之间的组合等。这种重组如能够减少摩擦,增添活力,则是一种效率的提高。如果重组能够调整方向,选准突破口,则是在另一种途径上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前几年许多高校实行合并,使许多不同的学科得到新的组合,就是一种办学资源的调整与更加科学地应用。
  第二,资源的挖掘。资源的挖掘就是对已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待开发资源的使用,“海纳不同的营养滋养自己的孩子”,即以新的方式利用资源以及提升现有资源的使用效能。如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人口众多,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广东省“双转移”背景下急需提高这些地区的劳动者素质。因此,这些地区的地方院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挖掘教育培训资源,进行各类劳动力教育培训,在提升欠发达地区人口素质的同时,也获取了自身发展的资源。
  第三,资源的储备。在当前人才争夺大战的形势下,需要进行人才资源规划,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储备库,为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实施高筑墙、广积粮的战略性人力储备举措。
  第四,资源的配置。资源的配置追求的目标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使院校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因此,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的资源配置过程可以视为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系统。从总体情况来看,地方院校系统存在着发展资源匮乏而且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下的普遍问题。因此,要建立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新体系、培育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资本市场、明晰地方高等教育产权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新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管理制度、通过分层定位确定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转型思路、以管理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责任编辑 余海波)

推荐访问:要略 匮乏 欠发达地区 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