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首长夏言冰全本_四总部新首长履历大揭秘

  在总参谋部,此前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现年61岁的房峰辉上将接替71岁的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出任总参谋长;此前任总参谋长助理的戚建国中将、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的王冠中中将出任副总参谋长。
  在总政治部,此前任广州军区政委、现年61岁的张阳上将接替70岁的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出任总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杜金才上将兼任军纪委书记;此前任第二炮兵政治部主任的殷方龙中将出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在总后勤部,此前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现年65岁的赵克石上将接替72岁的中央军委委员廖锡龙,出任总后勤部部长。
  在总装备部,此前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现年62岁的张又侠上将接替63岁的中央军委委员常万全,出任总装备部部长。
  房峰辉,国庆阅兵总指挥
  2009年9月,房峰辉在担任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总指挥时,回顾往事,感慨自己“经历了骡马化、摩托化、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过程”。从他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他是从基层一步步升迁上来的将领。
  房峰辉1951年出生,陕西咸阳人。履历显示,他于1968年入伍,长期在新疆地区服役,历任排长、师作训科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新疆军区副参谋长、师长等职务,1999年晋升为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对长期担任参谋职务的房峰辉而言,4年多的集团军军长生涯,丰富了他的全局性指挥经验。2003年,房峰辉出任广州军区参谋长,这既是一次跃升,开始担任大军区副职,也是一次历练,开始接受跨军区的挑战。
  2007年6月,房峰辉上调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首度出任大军区正职,年仅56岁,是“文革”结束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就职时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当时七大军区司令员中年纪最轻的一位。随后,在党的十七大上,房峰辉又当选为中央委员。当时不少媒体评论说,房峰辉历练大军区副职不到三年半就晋升大军区正职,并且如此年轻就拥有了兰州、广州、北京三大军区的轮调历练,堪称“军界举足轻重的耀眼将星”。
  北京军区驻守京畿要地,肩负着守护华北门户、保卫党中央和首都安全的神圣职责。房峰辉担任司令员期间,领导北京军区的部队持续开展实战化训练,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先后参加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军事演习、跨区演习等重大演训活动,圆满完成奥运安保、国庆阅兵、国际维和等重大军事任务。其中,2009年10月1日陪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解放军及武警部队,是房峰辉军事生涯中最闪亮的时刻之一。这次阅兵的规模超越以往任何一次,参阅要素之全、装备之多、兵种专业之广,都是以往历次阅兵没有的。在这次阅兵后,2010年7月,房峰辉被授予上将军衔。
  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加剧,房峰辉在接受访谈时说:“近段时间,人们的目光纷纷转向我国东海的钓鱼岛。大家关注钓鱼岛问题就是关注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作为一名军人,我也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党和人民一旦需要,我们将坚决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
  2012年10月,房峰辉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始建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总参谋部,是负责组织全国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指挥的最高军事统率机关。其主要任务是在总参谋长领导下,贯彻执行最高统帅和国防部长的命令指示,搜集和提供情报,拟定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指挥并协调各军种、各战区及各种武装组织的作战行动。2011年11月,总参谋部新成立了战略规划部,主管军队建设发展规划。本届总参谋部领导采用的是“一正五副一助”制,即一个总参谋长、五个副总参谋长和一个总长助理。
  正是由于总参谋部的重要地位,总参谋长一职历来备受关注,《大公报》网站称“总参谋长是军委主席的首席幕僚长,是负责全军作战、训练的核心关键人物,必须有丰富的作训管理经验”,“此前几任总参谋长张万年、傅全有、梁光烈、陈炳德都曾有过至少两个大军区司令员的任职经历”,房峰辉的出任“打破了多项纪录”,“是20年来就职时年纪最轻的一位,只担任过一个大军区司令员”,“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晋升总参谋长的北京军区司令员(杨成武曾任代总参谋长)”。
  张阳,长期担任政治主官
  在此次调整中,有媒体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新任总政治部主任张阳与房峰辉曾是广州军区的老搭档。房峰辉2003年至2007年担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张阳则于2004年至2007年担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两人在同一个班子中。此次,他们又分别执掌总参、总政两大部门。
  总政治部是解放军一个重要部门。1931年2月17日,根据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六号通令建立的总政治部,是国家军队或武装力量政治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其主要任务是: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决议和指示,根据党的基本路线和军队的任务,制定全军政治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领导全军搞好政治思想建设、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与基层建设,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巩固军队内部的团结以及军政军民的团结,保证军队战斗力的不断提高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本届总政治部领导采用的是“一正四副一助”制,即一个主任、四个副主任和一个主任助理。
  综观张阳的军旅生涯,他几乎都在政工系统服役,长期担任部队的政治主官。他出生于1951年,河北武强人,1968年入伍,从一名战士开始,历经副班长、班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基层职务的锻炼,1996年从炮兵一师副政委岗位上调入第四十二集团军,任师政委,后升任集团军政委。2007年9月,张阳首度出任大军区正职,担任广州军区政委,并在党的十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
  张阳的军旅生涯中有几件值得注意的特殊功绩,一是在担任第四十二集团军政委时,在改制换装和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不少心血。2003年4月,总参谋部发布命令,广州军区某摩托化步兵师改编为机械化步兵师。这意味着,营房库房设施要改建,训练场地要重新规划,还有最重要的人才培养要跟上。该师主体是传统步兵出身,多数人对机械化装备比较陌生,张阳和第四十二集团军军长刘粤军到该师现场办公,确定把人才培养作为改制换装的首要任务来抓,叫响了“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的口号。   二是在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率部队救灾。当时,粤北地区灾情格外严重,时任广州军区政委张阳和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章沁生一道,迅速调看调听有关具体灾情和水文气象资料,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支援地方抗雪救灾工作的预案和方案,随后又连续签发两份特急电报,命令沿线部队立即出动,积极配合地方抗雪救灾。随着灾情的不断扩大,张阳也亲赴第一线指挥,他与章沁生一起顶风冒雪,到韶关市乳源县境内险要地段查看灾情,现场指挥抢险。
  赵克石,来自海防前沿
  总后勤部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后勤工作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领导机关,在中央军委领导下,组织和领导全军后勤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其前身为1930年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经理卫生部。1947年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1960年4月,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其基本任务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建设和作战的方针、原则,依靠国家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计划管理全军后勤保障工作和后勤建设,以适应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和现代战争的需要。本届总后勤部设立一个部长、三个副部长,此外还设有一个政委和一个副政委。
  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是新任四总部首长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他出生于1947年,河北高阳人,1968年入伍。他军旅生涯的一大特点是,从军40多年从未离开过南京军区,历任军训部部长、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军长、南京军区参谋长等职务。
  2007年,赵克石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作为一个身在海防前沿的司令员,赵克石负责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担负着军事斗争准备的繁重任务。在任期间,他组织指挥南京军区部队参加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抗震救灾、青海玉树地震救援、上海世博会安保。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赵克石高度关注灾情,启动应急救援机制,先后派出医疗分队和陆航部队前往地震灾区抢险救灾。不仅如此,赵克石还带领军区机关干部向地震灾区捐款,短短3天整个南京军区部队就捐款809万余元。
  张又侠,上将之子冲锋老山
  在新晋升的四总部首长中,新任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上将之子”的身份最为人们关注。他的父亲张宗逊,1908年出生,陕西渭南人,就读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北伐战争,投身过秋收起义,打过百团大战,担任过陕甘宁野战军司令员和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数十年戎马生涯,战功无数。1955年,张宗逊与王震、贺炳炎等一起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开国上将”之一。因此,2011年张又侠晋升上将后,成就了解放军第二对“父子上将”的佳话,另一对是原军委副主席张震与现任二炮政委张海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至1978年,张宗逊曾担任总后勤部部长,当时解放军尚无总装备部建制,军械装备工作主要由总后勤部承担。因此,张又侠此次执掌总装备部,堪称是“子承父业”。
  总装备部设立于1998年4月3日,比起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是四总部里最年轻的。它是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全军武器装备的工作机关,不仅担负着全军武器装备的发展计划、科研试验、订购保障等任务,还肩负着我国载人航天、卫星发射测控的重任。本届总装备部设立一个部长、五个副部长,此外还有一个政委和一个副政委。
  张又侠1950年出生于北京,1968年参军,历任连长、团长、师长、军长,2005年12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7年9月任沈阳军区司令员,负责领导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一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在4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张又侠战功显赫,展现了优异的指挥才能,也具备过人胆识。其中最受瞩目的战绩,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老山战役。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26岁的张又侠担任14军40师118团连长,随部开赴前线。他作战主动积极,开战后很快提升为119团团长。1984年,中越边境再起冲突,张又侠以14军40师119团团长的身份投入老山战役。在这次战斗中,不论进攻还是防守,张又侠都有出色的表现。当时,他制订的进攻计划是“文革”后第一个完整的步炮协同计划,经过炮击后,步兵开始攻击,总共40分钟拿下主阵地。在夺下主阵地后的防守中,张又侠起到了更关键的作用,他率团坚守,整个40师成功抵抗了越军发起的3天反攻行动。越军3天阵亡3000余人,可见战事之激烈。
  如今,张又侠是解放军中为数不多的有实战经历的高级将领。
  (据《环球人物》戴光/文)

推荐访问:履历 首长 大揭秘 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