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运用对英诗的阐释】图示建筑构造的运用

  关键词:图示 阅读 意境 象征   摘 要:图示是阅读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用来解释阅读理解活动和读者对阅读材料了解的背景知识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图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语言图示和内容图示。前者要处理作品语言层面的问题,即词汇、语法、句式等,后者则辐射到语言平面以外的知识。运用语言图示欣赏英文诗歌,我们能清晰地辨析英诗的格、律、体;运用内容图示欣赏英文诗歌,可加深我们对英诗主旨、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图示(schema)是阅读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图示理论最先由德国哲学家康德于一七八一年提出,巴特里特(F. Burtlett)后来把它应用于心理学研究;而最终把其发展成一种系统完整的理论则是由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David Rumelhart)来完成的。该理论指出:人们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过去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其认知活动起着决定作用。人们大脑中存储的知识是由一个个单元组成的,这种知识单元便是图示。知识单元在大脑中按内容分门别类,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图示网。阅读学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在接受到一些本身无任何意义的语言材料后,就会在短时间内对这些材料内容加以判断、分析并激活(activate)大脑图示网中相应的图示,将无意义的语言材料恢复其作者植入的原始意义,完成阅读理解活动。毋庸置疑,读者大脑中的图示与语言材料的内容是对应关系,只有两者相同或相似,阅读活动才能顺利进行;继而,对文本(text)的阅读理解才能成功。
  因此,读者(阅读主体)对读物(阅读客体)理解之深浅,期望值之高低,取决于读者自身对文本背景知识了解的多寡和先期经验积累的厚薄 即“图示”。图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语言图示(linguistic schema)和内容图示(content schema)。语言图示涉及对书面语言本身的解码处理,内容图示则涉及书面语言之外的有关历史、宗教、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识。也有人称阅读学中还存在修辞图示(rhetorical schema)或称语篇图示(contextual schema),特指读者对超越文字的篇章结构及整体脉络的把握程度。
  在阅读过程中,语言符号扑入眼帘,文本信号与读者的理解活动相互融合使意义得以显现。即通过激活阅读主体(the reader)大脑中业已通过习得存在的语言图示,达到对书面语言的初步认知理解;与此同时,再通过对读物的分析、加工、创造等活动,激活大脑中存在的内容图示,达到更深广的理解,最终使著作者的思想得以重现和升华。德国阅读学家沃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认为:“作者和读者分属文学作品的两极,即艺术极与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本义,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践作者与读者通过语言平台,跨越时空,两极弥合。
  阿尔夫雷德•爱德华•豪斯曼(Alfred Edward Housman,1859-1936)是上世纪初英国著名诗人。下面我们从阅读学图示理论的角度切入,探索该理论对英诗的理解与阐释。
  让我们先读一首豪斯曼写的诗:
  
  Loveliest of Trees, the Cherry Now
  
  Loveliest of trees, the cherry now
  Is hung with bloom along the bough,
  And stands about the woodland ride
  Wearing white for Eastertide.
  
  Now, of my threescore years and ten,
  Twenty will not come again,
  And take from seventy springs a score,
  It only leaves me fifty more.
  
  And since to look at things in bloom,
  Fifty springs are little room,
  About the woodland I will go
  To see the cherry hung with snow.
  
  豪斯曼的诗歌常以流畅简洁的笔墨勾画出形神兼备的艺术画面;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如果用散文的笔触写,该诗的大意为:Now it is Easter time, and the cherry tree in the woods by the path is in blossom. I am twenty years old, my life is passing. I expect to live the average life-span of seventy. That means I am going to see only fifty more springs, so I'd better go out into the woods and enjoy the sightsee-ing. 诗是不能译的,弗罗斯特曾说过:“诗歌便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奥地利诗人W. H. Auden在评论英文诗歌时也曾说:诗歌是“混合情感的清晰表述”。散文固然流畅易懂,却失去了诗歌内涵的意境深远。实际上,这首三诗节十二行的英诗包含了它主题之外的其他内容:
  第一节:写景。春意盎然的季节(复活节前后),林间小路旁的樱桃花盛开了;樱桃花穿白裹素,俊美优雅。
  第二节:感叹。人寿七十,圣经写就。我年长二十,可叹呀,仅剩下五十个春秋。
  注意本节最后一行中的only 一词,说明诗人在感叹生命的短促;回顾以往,似乎略有所失。设想将该词换成still,诗人的“满足感”不就跃然纸上了吗?
  第三节:抒情。余生短暂,何不抓紧时光观花赏景,尽情享受?
  注意本节第二行中的little一词的运用与上节中only运用的遥相呼应具有出人意料的结果。而第三行中will的使用则揭示了诗人的决心、意志与追求,使本诗的核心词。我们似乎听到诗人在默默低吟: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生命是如此短暂,要抓紧时日享受。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5-1963)则是同一时代略晚的美国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隽永、深邃而广为流传。让我们读一首他的诗: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u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弗罗斯特的诗常采用传统的格律体,用词朴实自然,达意深邃,韵味无穷。从格律上讲,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四节格律诗,抑扬格四音步诗行。诗的韵脚为:a a b a / b b c b / c c d c / d d d d. 本首诗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种意境:The persona/speaker, re-turning/leaving/passing by home in an evening in his horse sleigh, stopping to enjoy the peace and solute of the occasion: the snow is falling softly, the woods are inviting, there is no other human being to break the silence. But the horse finds no reason for stopping. It is growing dark, there is no house in sight, and the miles stretch before them. Reflecting on his horse's impatience, the persona concedes that he should move on to keep the commitment he has made.
  拿弗罗斯特的这首诗同豪斯曼的诗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由写景入笔、情景交融、解悟人生、抒发感慨。但它们又有一个不同点:一个描写美轮美奂的春天,一个描绘天寒地冻的冬日。耐人寻味的是,两首诗的绝妙之笔都落在最后一句诗行。
  豪斯曼的“樱”诗本来是在描写春暖花开的春季景色,却出人意料地用“snow”(雪)结束,依据诗歌修辞图示的阐释,“雪”字有两种含义:第一,诗人用“雪”带有隐喻的意识(metaphoric sense),樱桃花春季盛开,洁白如雪,似雪非雪,纯净无邪,正如第四行所写:“Wearing white for the Eastertide.”诗人试图使读者获得这样的印象:鲜花盛开,樱桃树上挂满了一片白花;似雪的花是不会停留太久的,太阳一出就会很快融化。美丽的樱桃花就像漂亮的姑娘,嫩白的容颜很快就会衰老。青春的脚步会匆匆离去,青春年少的我何不及时行乐,享受今天。第二,“snow”为现实中的雪花。诗人感叹剩余的五十年赏花太有限了,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当雪花飘飘,樱桃树素裹银装时,我也要到樱桃林去消遣。如此理解,樱桃花便代表了美好的理想,诗人要利用一切机会欣赏大自然之美这样一种朴素的感情。
  豪斯曼的诗,谈论的主题虽说是“cherry blos-soms and the need to look at them”,但诗的深层寓意却是“time flies away, enjoy beauty now”。诗中的“things in blossom”使我们联想到春天与青春 (when we are young)。 “Snow”却使我们联想到寒冷的冬天和末日 (when we shall have run out our threescore years and ten)。 “Snow”的巧妙运用及它对全诗的反衬,折射出人类希望与生命的有限性。
  让我们再重温弗罗斯特的诗:在大雪弥漫的夜晚,是什么中断了骑马人的旅程?森林的沉寂,飘飘的雪花诱使人与马停下了脚步,但旅程的终点在何方?诗的中部两节描写拟人化的小马,能思维,会询问。事实上,马的行为是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是停滞不前,还是去兑现诺言?诗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注:一般认为应是圣诞节前12月21日或22日的冬至),远离了喧嚣的尘世,来到一处可爱而又深沉的森林。小马不安的铃声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似在询问主人快快做出决定。最后一句“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的重复,使我们不得不产生疑问,这是距离的远近、时间的跨度、还是工作负担的繁重?“sleep”一词是指短暂的休息,还是指永久的长眠?
  据报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诗人弗罗斯特在田纳西州立大学一次讲学中说本诗中“sleep”与死亡(death)无任何联系。但是,诗不同于散文是因为它具有诗的特点。首先,诗为音乐语言,听起来有歌的韵味。英诗的外部形式由 sound, me-ter, rhythm and rhyme等来表现,诗的内涵由im-age, symbolism, allegory等来表现。塞穆尔•泰勒•科罗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ridge) 在其文章“什么是诗”中对诗的阐释是:“美好的意境是诗歌精华的主题,丰富的想象是诗歌的帷幔罗沙,充满活力是诗歌的生命,而联想则是无处不在的诗的灵魂。”画家的创作依靠“视觉意象”,音乐家的创作依靠“听觉意象”;诗歌创作则是这两种技法的结合,诗是“通过联想把美和真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因此它所揭示的意义就更为深邃。
  文学作品常使用第一人称“I”,这是作者为达到作品的真实感或亲切感惯用的手法,但绝不可断言那定是指弗氏本人。象征手法是诗人常用的写作手段之一,一般认为英文中的雄狮(lion)象征力量(power);白鸽(dove)象征和平(peace);波涛(wave)象征变迁(change);大海(sea)象征永恒(eternity)。春天和阳光(spring and sunshine)象征希望和新生(hope and new-born),寒冬和黑暗(winter and darkness)象征失败和死亡(failure and death)。推敲弗罗斯特诗中词语的用法如promise, miles, sleep等,我们不难领会它们已不再局限书面词义。“I”使我们联想到远离“group of people”的孤独;“deep”的运用使我们联想到西方的“six feet deep”(六英尺深――坟墓的深度);因此,弗罗斯特没有必要为自己辩解,无论承认与否,“sleep”一词有意无意地促成了该诗的“讽喻”,即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抽象概念的效果。诗人似在宣称:经过内心的矛盾斗争,他要放弃进入自我世界,决意前行去践约,去履行自己的诺言;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使命。比较我们上面提到的两首诗,异乎寻常的是,描写春天的诗,意志略显消沉,情趣凄然;描写严寒的诗,意境充实,格调高雅。
  从阅读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中国学者认为:作品的意义并不存在于阅读客体中, 一部文学作品完成后,便成为存在于作者和读者之外的独立实体。作者的思想已转化为书面语,成为印刷或书写的符号,本身并无任何意义。读者在顺利完成阅读理解活动后,意义才能重新产生;故“意义”实质上不在文字中,它存在于读者的大脑中。意义复现的程度取决于读者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发现悟性、重构手法等等,这也是文学批评的本质意义所在。运用语言图示欣赏英文诗歌,我们能清晰地辨析英诗的格、律、体;运用内容图示欣赏英文诗歌,可加深我们对英诗主旨、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应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超现实的文学作品鲜有产生。两首诗歌的格调令我们想到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世界进入新纪元时期,老牌的大英帝国江河日下,霸权旁落;新崛起的金元帝国雄心勃勃,羽翼渐丰。这两首诗的格调,是否也反映出当时历史条件下流行于两国不同社会层次的思潮和人生观呢?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端木庆一,曾任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副院长,现任院总支书记,硕士生导师;曾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学科教学。
  
  参考书目:
  [1]Christine Nuttall,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Wolfgang Iser, The Act of Reading [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3] Sculley Bradley, The American Tradition in Literature[M].W.W.Norton & Company, INC. 1967.
  [4] X.J. Kennedy, Literature[M].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9.
  
  附两诗译文:
  
  美哉,樱桃花树
  [英]豪斯曼
  美哉,樱桃花树;千万粉黛挂枝头;
  亭亭玉立路两边,穿白裹素为春来。
  嗨,人寿七十天注定;至今已过二十整;
  七十减去二十春,仅剩五十归我用。
  樱花盛开赏悦目,五十年有点太短促;
  定要常往林边去,观赏白花裹樱树。
  
  雪夜林边立马
  [美]弗罗斯特
  谁之树林我知晓,主人家室在村坳,
  他不知我立于此,看树披上雪花袄。
  我的小马太诧异,为何停在荒蛮无人地,
  夹在冰湖树林间,沉沉黑夜无生息。
  坐骑抖铃似询问,难道差池已显身?
  惟有片片雪花声,随风飞舞成佳音。
  树林可爱又深沉,但我有诺在先要履行:
  “安睡”之前赶征程,“安睡”之前赶征程。

推荐访问:图示 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