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氏“硕鼠”的末日狂欢


  1994年3月15日,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张思卿在向八屆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报告工作时披露,辽宁省铁岭市检察机关于1993年9月在昌图县粮食系统侦破了特大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偷税犯罪窝案,该县粮食局长桂秉权等人利用职权向该县粮库推销劣质器材,疯狂贪污受贿,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只是科级干部的桂秉权为何会一手酿成轰动全国的惊天大案?这起案件留给人们怎样的思考?
  大案浮出水面
  昌图,是蒙古语,意思是“肥沃的土地”。昌图县位于辽宁省的北部,这是一片肥沃富饶的土地,粮食年总产量在15亿公斤左右,在全国名列前茅,为国家的粮食生产和储备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地有民谣:“昌图福,旱涝收,有吃有喝无愁忧。”然而,20世纪90年代,一起特大粮材受贿案震惊了全国。
  1992年年末,辽宁省铁岭市税务局牵头,铁岭市粮食局、财政局配合,从各县、区粮食财政系统抽调40人组成了检查组,对全市211户粮食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财务大检查。让人意外的是,这个检查组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置上级不准接受宴请和礼物的规定于不顾,在历时5个月的检查中,大吃大喝,游山玩水,接受被检查单位公款超标准接待,收受公款购买的礼品及所赠现金,共耗资近56万元。
  1993年9月,铁岭市委、市纪委和市监察局经过半年多的调查,对于这起全市粮食系统财务检查组在执法过程中的严重违纪案件进行了公开处理。检查组中有37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的严肃处理,所得礼品和现金被如数收回上缴国库。
  此案查结后,铁岭市委并没有毕其功于一役。为什么许多受检查单位不惜重金抛出“诱饵”试图蒙混过关?“关隘”后面究竟隐藏着什么?铁岭市委主要领导敏锐地意识到粮食系统在经营管理上存在问题。根据进一步的了解和群众举报的线索,发现昌图县粮食系统在资材的采购和管理方面十分混乱,问题突出。于是,1993年9月铁岭市检察院派出专案组,到昌图县全力开展侦查。
  专案组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对大兴和长发两个乡粮库进行了解剖,发现问题严重,在资材大量积压的同时,巨额资金大量流失。专案组深感问题严重,于是向铁岭市委汇报。
  随后,铁岭市检察院以这两个粮库为突破口,出动50多名干警,在检察长的带领下,分成20多个专案组,将战线全面拉开,实行专案专办。与此同时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率工作组开进昌图,指导办案。
  昌图县粮食系统1990年购进粮食资材总价1690万元,1991年上升到9086万元,1992年又达1.23亿元。钱花了,资材买了。可是,钱是怎样花的,资材又是如何买的呢?
  储粮需要席子、茓子、囤底囤帽、温度计、钢丝绳、探子、苫布、架条、鼠药等资材。人们发现,就在大兴粮库这座全县较小的粮库里,资材占用款已达1173万元,属全县之首。该库购买的温度计31万支,可用40年;钢丝绳3.2万米,可用100年;席子168万张,耗资145万元;箬干41.9万条,耗资457万元;囤底囤帽1051件,耗资89万元;长发粮库的温度计可用70年;长岭粮库的茓子可用20年……
  有人打趣,如果把温度计插在粮囤上,粮囤就成“刺猬”了。
  粮库到底是储存粮食的还是储存资材的?县粮食局的领导们和粮库的领导们为何热衷于这种“跨世纪”的储备工程?
  这些粮库中人蓄意以高出市场价几倍、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价钱将资材购入。钢丝绳市场价每米4至10元,粮库以85至105元购入;温度计市场价每支0.45元, 粮库以每支1.5元购入;囤底囤帽市场价每件120至180元, 粮库购入价为850至1100元;鼠药市场价每斤10元,粮库购入每斤470元。资材买来了,买的是东西吗?许多温度计是没有水银的玻璃管,只能摆样子;架条不合规格,只好烧火了;鼠药是大米拌色素,没灭了老鼠,倒是把老鼠养肥了;席子的标准规格为长55米,宽1.6米,买进的席子长1.9米,宽0.85米;标准的茓子长23.1米,宽0.4米,买进的茓子长5米,宽0.16米。“席子像屁股垫,茓子像腰带”。这是粮库工人的讥讽之词。
  资材就是这样买的!据专案组历时5个月的清查,昌图县粮食系统因资材积压,质次价高,甚至“空中飞”,已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822万元。
  一起特大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玩忽职守和诈骗案,开始浮出水面。
  群鼠串通作案
  昌图这起粮食资材大案最突出的特点是群体作案。这群“老鼠”是如何挖盗粮库的呢?
  1987年以前,昌图县粮食资材在管理上实行统一购置、统一调拨,各粮库不得随意采购资材。购置和调拨实行集体审批原则,调拨由两个粮食器材库专管。
  1988年起,昌图县粮食局长桂秉权自行决定,购进资材只要经他本人和分管副局长杨茂元批准,各粮库便可自行购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购买资材方式中的漏洞逐日显露,结果导致资材的购买失控。渐渐地,上至桂秉权、杨茂元,下至各粮库头头、工作人员以及一些地痞流氓,竟演化到以买卖资材为幌子,不择手段地从事贪污、贿赂、诈骗等犯罪活动。
  金钱是有诱惑力的!仅两年间,在昌图县境内参与倒卖资材借以从中牟利的就达1500人之众。于是,社会上流传起这样的顺口溜:“要发财倒资材,要想富找粮库。”
  在这支浩荡的倒卖资材大队人马中,主要有三部分人:一是桂秉权等局领导和粮库主任、党政机关某些领导干部和一些工作人员。二是领导干部子女、亲属、朋友。三是社会上的地痞流氓和闲散人员。
  笔头上面生金豆。桂秉权、杨茂元和粮食局储运股长胡万友,手中有购买资材的批准权,这权力滥用起来,就足可使自己成为富甲一方的人物了。
  胡股长:请收他茓子两车。
  赵主任:小李有点事,去面谈。
  王主任:请解决(收下)囤底帽200套。
  就这么简单而潦草的几个字加上桂秉权的签名,便可使“批条”的持有者狠狠赚上一笔。当然,批条的人也不能少了“润笔费”。检察机关调查发现桂秉权不正当的批条200余张, 其中给本系统干部职工批条50多人次,党政机关干部38人次,公检法干警18人次,桂秉权受贿达数十万元。同样,杨茂元也肆无忌惮地为子女、亲属批条,倒卖资材大发横财。

推荐访问:硕鼠 末日 狂欢 桂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