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房子、给补贴、发现金,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今年纷纷推出吸引人才的新政策,力度之大,相当罕见。2017年6月23日,武汉宣布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6月29日,长沙提出5年吸引100万人才;西安也提出“5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
其中,武汉发布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涵盖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四个方面,被称为武汉市“史上最强人才新政”。为什么要留住百万大学生?武汉市解释,一是立足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留下武汉的建设力量和发展后劲;二是为了改善武汉的人口结构,如果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人口结构就能改善十分之一,10年内,就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结构得到改善。据悉,今年夏天,750万大学毕业生将走出校园,曾经热衷于去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现在也将目光投向了二线城市。
“抢人大战”折射城市步入高维竞争
如今二线城市开启的“抢人大战”,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目前,二线城市纷纷制定发展规划,大都以金融业、科技产业、信息技术、游戏娱乐业等为主,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高,普通农民工、蓝领无法胜任。而每年全国毕业的数百万大学生,恰就满足这些条件,因此成为各地“抢人大战”的主要目标。人才是经济要素之一,特别在信息技术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经济要素,上到国家,下至企业,都以争抢人才为优先考量。而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就是顺应发展潮流,以人才战略为首选目标,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增加自己的城市竞争力。
而人才受到各地青睐,亦凸显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高素质人才将获得更多价值肯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摆脱低层次的竞争,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向先进发达国家靠拢。聚焦于大学毕业生群体,各地纷纷推出“先落户后就业”“落户零门槛,还有租房补贴”“创业补贴”等政策,以吸引毕业生人才流入本地。此举标志着城市发展步入高维竞争,从拼产业、拼招商、拼优惠政策跨入到拼人才的阶段,而且是以毕业生为主体的高端人才。说明二线城市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传统制造业让位于服务业、新兴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也由农民工转为大学生。
开价“抢人”之后,实现人才长久留驻是关键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与一线城市人才“不请自来”相比,二线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可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过,求贤容易留贤难。二线城市不断开价“抢人”之后,能否实现人才长久留驻,就成为了这些城市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以往不就有“逃离北上广”后,又重回一线城市的例子吗?目前一线城市的产业布局和人才资源过度集中,给二线城市利用利好政策吸引人才回流提供了绝佳机会。但是,如果只是临时性地给予补贴,在人才争夺战中仅仅使用诸如落戶、租房、买房等“政策大礼包”,恐怕只能把人吸引来,而未必能留得住人才。
而要想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需要综合考量的是城市环境、行政效能、教育卫生水平、产业结构等复杂因素。因此,二线城市引进人才的同时,更应该把重心放到产业规划和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上来。如果说目前二线城市推出的“给钱、给房、给户口”政策在“抢人”阶段是积极有效的,那么,待这批毕业生有了孩子,其子女的入学、就医事宜该如何保障?二线城市如果不能长久关注和发力解决公共服务滞后的问题,这就极可能成为其人才二次流失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只有用完善的公共服务来节约人才的时间成本,用多元化的产业来增加人才的选择机会,用公正高效的政府行政能力来减轻人才的公平忧虑,用安全放心的法治环境和生活环境来强化人才的居住信心,人才才会“不请自来”,他们才能有真正的获得感,才可能会长久地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