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外] 北京外国人

  朋友周老师的一套房子租给了一对韩国夫妇。男的是园艺设计师,斯文儒雅,女的是汉语老师,温婉大方。两人一租就是5年。其间有一年这对夫妇并没有在北京,但他们表示隔年还回北京,希望能继续住。周老师就给他们保留了一年。现在,两家关系亲密无间,其乐融融。隔三岔五,韩国夫妇会把他们自制的泡菜送到周老师家中。
  周老师出租的房子位于北京望京新区。这里生活着近十万韩国人,是闻名全国的“韩国城”。几乎所有门店都标有韩文,街头巷尾卖烤红薯的老大爷也会说几句韩语,因为每天光顾他生意的很多是韩国帅哥靓妹。
  非常有趣的是,周老师自己住在五道口,那又是一个外国人聚集的地区。许多商店的招牌至少用中英两种文字写成。基本上,那里有1/3的中国人、1/3的白种人,其他亚洲人占据了另外1/3。有人说这里给人一种联合国的感觉。周老师的女儿要考托福雅思,没有报班,每天携着材料去街角的一家小酒吧,在那里和肤色各异的外国留学生交流甚欢,几个月下来顺利通过了考试。现在女儿不在国内,那几个外国留学生倒成了周老师家的常客。他们最爱吃周老师做的松鼠鱼。
  我最早结识的外国朋友叫鲍勃。那时我还没有客居北京,有一年来北京看望在北大读研的老友。老友正忙于毕业答辩,实在无暇,就把我托付给了鲍勃。24岁的鲍勃来自美国,在北大研修汉语,人高马大,正值七月流火,却穿着一双高帮大皮鞋,特别有“范儿”。朋友说鲍勃对北京比他们任何人都熟悉。
  一个老外难道比中国人还熟悉北京?
  不敢苟同。
  但事实很快消解了我的这种疑惑。那几天里,鲍勃不仅带我去了故宫、天坛等声名远播的著名景点,还带我去了琉璃厂、潘家园,以及齐白石、梅兰芳等人的故居,甚至还有一个闻所未闻的庆王府。每到一处,鲍勃都露出那么一种近乎膜拜的神情。在琉璃厂,他买了5只绣花荷包;在雍和宫,他买了3件护身符,并一一让老喇嘛开光,说要回国送给朋友。
  他说,每次来这些地方,都要买一些小纪念品,“甭提多喜欢了。”
  最后一句话说得非常有京味儿。
  离京时,鲍勃送我一张照片当留念,是他和一位北京老太太的合影。两人站在一株歪脖枣树下,笑意盈盈。我知道,鲍勃并不认识这位北京大妈。
  这张照片后来辗转遗失。想来遗憾。
  劳斯来自太平洋西南部赤道附近的汤加,也是我一外国朋友,在首都经贸大学读大四,逢周末就坐公交赶到三里屯一家西班牙餐厅打零工,一直工作至午夜,很疲惫,但很快乐。寒暑假就用打工挣来的钱和几个来自欧洲的同学在国内旅游。中国所有省份几乎都去过了,好像就剩下西藏和内蒙古。劳斯扳着指头,一一梳理着国内那些著名景点。
  问最喜欢中国哪里?
  劳斯脱口而出:当然是北京!
  劳斯面临毕业,一度有些小郁闷,因为实在不愿意离开北京,于是积极备战考研。他大学主修经济,却立志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研究生,说喜欢让别人听到他的声音。
  他的声音不浑厚,关键是汉语实在蹩脚,“汤加”至今都念成“他家”。
  在南礼士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门斜对面,有一家小酒吧兼餐馆,小得仅摆放了5张桌子,但布置得舒适雅致,温馨异常。门上一串风铃门开必叮当作响,清脆而悦耳。老板是一对年轻夫妇。老板娘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气质如兰;老板身材魁梧健硕,来自意大利,他做的苹果派和肉酱面是小店主打。
  在店里可以用餐,可以啜饮,也可以上网或读书,都成雅事。倘你用餐不小心滴溅到桌面上,男主人会微笑而至,一边替你擦拭,一边用流利的汉语柔声解释说:“在国外这样会很不礼貌。”神情热情谦逊且得体大方,让你铭记而又不至于脸红羞愧。
  我的朋友、加拿大女孩珍妮很羡慕这对年轻夫妻,她立志要嫁一位北京小伙。珍妮现在租住在海淀黄村一个普通社区里。她很欣赏小区里设有全民健身器械,这在她的加拿大老家是没有的,闲暇之余就去院子里运动以达到减肥的目的,顺便和北京老人、孩子聊聊家常,生活得惬意自在。
  据说,紧邻首都国际机场的京顺路沿线、温榆河一带的别墅里聚集了众多的欧美家庭,因为他们都是商务人士,拖家带口而来,喜欢在家乡居住时的感觉:大房子,大花园;
  据说,在冬天的二环路,常能看到穿着军大衣、奋力蹬二八自行车的黄毛身影,从背后看去,还以为是染发的“非主流”在玩“复古流氓范儿”呢,细瞧,是一老外;
  据说,在北京生活着近30万外国人……
  这些,我都不太了解,但是从我身边的这些外国朋友身上,我发现他们都不把自己当作外国人,却常自诩以“北京人”为傲。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推荐访问:北京 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