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群众时代,Q群里的绝对隐私:Q时代宠物

  策划 玩 子 采访 秦小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朋友群,同事群,SM群,CD群,甚至,还有性工作者群。其实大可不必诧异,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样的人,在网络空间也自然会有对应的群。网络空间越来越宽阔,现实空间越来越狭小,好像不通过网络,不通过QQ群,我们已经无法找到现实生活新空间的突破口了。传说中的“新群众时代”莫非就这样气势汹汹地来临了?
  群,就是量在几个以上的组成体。
  QQ群,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即时聊天工具“腾讯QQ”形成的群组,数个QQ出于某种目的聚在一起的组成体。
  QQ群的含义,就是数个QQ号码通过ISP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平台建立一个小范围的网内即时交流节点。QQ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了用于联络感情的群,用于联络事务的群,用于结交新友的群,用于解决专业问题的群,等等。
  
  
  何谓“群众”?
  
  “群众”在汉语词典里有如下解释:泛指人民大众;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而在网络生活中,可以说,每个加入群的网民都可以称为“群众”,不过,典型的“群众”有如下几个明显特征:
  一,加入群的数量达到5个或以上的;
  二,加入群的类型与自己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有关的,参与的群基本上说明这个人的整个生活状态的;
  三,通过群进行日常联系(工作业务除外)的比重占到总比重的50%,找人不打手机开电脑的,基本可以认定是一老“群众”:
  四,习惯在群里倾诉个人情感、隐私。
  此外,还有一些“骨灰级”群众,在一个群里一呆好几年,对群有着特殊的热爱,基本上将群视为自己的心灵空间和情感空间,联络、通信、消息、情感、倾诉、隐私都在各个群里消化解决,失去这类倾诉与交流就像到了撒哈拉沙漠,彻底崩溃。
  
  群里的“阶层”划分
  
  
  在每个QQ群里,有着自成一系的管理制度和领导班子。拥有最高权力的是群长,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群,按照自己的意愿给群提主题,按照自己意愿任免下属“官员”,对“群众”握有生杀大权,可任意接收或删除。
  每个群里都有一个或数个管理员,这是由群长直接任命的官员,负责管理群里日常事务,比如联络、维持秩序等,拥有接收与删除“群众”的权利。再下来就是“群’众”了,拥护群长提出的主题,并以这个主题为核心思想聚集在一起的人群。
  越隐秘的群,对群众的管理就越严格。新人必须由该群原住民先在群里推荐,并获得管理员和群长的审批同意才能进入,进入后先有一番自我介绍,争取获得原住民的好感以便迅速加入他们的话题中。在腾讯QQ程序设置上,退群相当简单,鼠标右键一点,选择“退出该群”就可以了。不过,群里的好友有些会尾随而来,一定要追问清楚你退群的原因,所以有些比较有“网德(网络道德)”的群众会在退群前先在群里发一篇“退群声明”。
  
  群里的绝对隐私
  
  亲友群:
  一家人要天天在一起
  好温馨的对话!这是一个家庭群,除了爸爸妈妈儿子女儿,还有他们家的亲戚。群长是“儿子”,留学回来现在上海工作,爸爸妈妈在深圳,妹妹在北京上大学。为了一家人能天天在一起,儿子开了这个群。爸爸妈妈为此高兴激动了一个月。之后,爸爸妈妈把家里亲戚都拉到这个群里,所以群里成员的名字都是“湘姨妈”“六叔”“伟表哥”等等。不仅省了电话费,而且经常联系,关系都亲密一点。
  
  腐败群: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享受中去
  这种群很多人都加入了,一群原本熟悉或原本陌生的朋友凑在一起,随时讲话,交流,闲暇时一起组织活动,吃喝玩乐。寻找这种群很容易,在“查找群用户”中选择“分类查找”,“购物”“追星族”“影视音乐”“游戏”“置业安居”“车行天下”……任君选择。一个个群,仿若一个个进入纳米亚王国的魔衣橱,走进去,就是一个个小王国。
  这个群的群长“力量的守护人”,给群命名“成人俱乐部”,就是为了将自己的朋友都拉进来,大家可以随时讲话,交流,可以商量聚聚,时不时点点名。
  
  交友群:都比烟花寂寞
  这个群的名字叫“色色菜园”,群里的群众有男有女,职业各异,身份各异,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单身。这些单身男女们很多都在我们走过的深南大道上的这幢或那幢大楼里的这间或那间公司上班,加入这个群,目的很明确:找人。找情人或者男(女)朋友。
  这个世界上,男人寻找女人,女人寻找男人,其实是个很正常的生理行为。不过,社会道德规范他们不能站在办公室、或在大街上、咖啡厅高叫:“我要男人;我要女人;我要做爱;有人来配合谈恋爱或者一夜情吗?”
  这些不能在公众场合说的,在这个群里当着几百群众的面都可以说。除了男女关系,他们不谈别的。曾经有个新丁问了名:“有喜欢打篮球的吗”,马上有人鄙视,
  “想打篮球到体育群去”。
  AA是“菜园”子里的一棵“老白菜”,在深圳一家比较有名的印刷厂上班,中层干部,今年28岁,男性,目前没有女朋友。
  26岁那年,AA与上一任女友分手。每一个到了适婚年龄的男人没有女朋友都是郁闷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圈子总是比想象中的要狭窄,往往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甚至动用了圈子边缘的关系,男人仍然找不到女人,女人也仍然找不到男人,明明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男人和女人,为什么我们就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一个呢?
  当现实生活由于种种原因封闭了感情的各条通道以后,人们发现网络还是打开的。在AA无聊、郁闷、无法解决的现实感情生活中,他越来越需要爱情,最低限度来说,他需要女人,他需要知道女人的存在,闻到女人,嗅到女人,能与女人调情,产生纯粹两性的感觉。而在他的现实生活中,女人是上司,是同事,是朋友之妻,他不能随便就对人家产生异性的感情。
  有一天有个朋友说,有个单身男女群,经常组织约会,解决两性关系的问题。AA央求朋友把他介绍进去。为此,他还特意向中国电信付了一块钱注册了一个新的QQ号,他已经做好抽身的准备了,如果进去后觉得不合适,那么就整个人可以从网上凭空消失。
  
  这个名为“色色菜园”的群真的让AA开了眼界。群里面的孤男寡女都会在群里公开地无所顾忌地说明自己的情况,讲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男人,或女人。有意地互相私聊。群里每周末都有一次聚会,费用由男生平摊,女生免费。聚会的主要内容是吃饭、喝酒、聊天。
  AA现在还在群里东张西望。他听说有前辈互相拍拖了就退群了,因为不再属于单身男女了。也有互相成为情人的,反正大家都寂寞。
  
  异装癖群:悠然一颗CD心
  CD,Corss Dresser的英文缩写。Corss Dresser,意即异装癖。如美国当代艺术大师安迪‘沃荷的好朋友兼合作伙伴Candy Darling就是著名的男同性恋兼异装癖。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因为现行社会的世俗规定,使得他们的言行有些出格,或者现行社会的多数群体认为他们出格。因此他们在单一社会角落里,更需要寻找群体。网络提供了他们寻找这极少数的可能,而QQ群则为他们的凝聚提供了实际的平台。
  爱娃的相片贴在群里,相片中是一位看起来风华正茂的女子,化了妆,长发挽起,头上戴着珠饰。里面一件黑色的SM皮装,外面罩了一件白色的斗篷式外衣。笑容甜蜜,表情温婉。背景是一个网吧。这张图片是爱娃坐在电脑前与网友视频抓拍下来的。真的很难想象,“她”是一位男性。
  我以私聊的形式采访了其中一位“群众”,“红袖添香”。红袖添香目前以跳舞的方式谋生。在这之前,他是内地一个事业单位的职员。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总是希望变成女性的男性的痛苦。“红袖添香”越到了人们认为应该谈恋爱结婚的年纪就越痛苦。对他来说,压抑想成为女性的渴望已经很痛苦,下半生还要继续以男性的身份生活、娶妻,对于他来说,更是不可想象的恐惧。鼓励他逃出自己原来生活的,是网络上一个异装论坛。一天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在论坛上贴出了他的女装照。老人是北大教授,他的这张照片,是在他妻子的支持下化妆和拍摄的,并且也征得他妻子的同意贴在论坛里。老人的一生都希望自己是女性,但是他出生及成长的那个年代不允许他流露出这样的渴望,他说,“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人们能够知道我是希望成为女性的”。
  “红袖添香”看了这个贴子后泪如雨下,他不愿继续忍受目前这种状态,屈服世俗的安排而强行压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渴望。于是,他逃到深圳。
  在深圳最初他以男性的身份工作,做过业务,做过财务。前年,他加入“悠然一颗CD心”。加入群以后,他认识了一批“姐妹”。在群里不像在论坛,随你爱不爱发言要不要回帖,在群里,每个人都会被询问,就好像坐在一张圆桌前开会,大家的关系也更密切一点,了解得也更多一点。
  通过群里“姐妹”的帮助,“红袖添香”试了不少女装。事实上他的女装扮相相当好看。后来,也是经过姐妹们介绍,他开始着女装出场去夜场跳舞。跳舞的收入还挺高,于是他索性辞职,完全以女性的身份生活。现在,“红袖添香”正在攒钱,为自己彻底变身为女性作准备,群里的“姐妹”都很支持他,为他提供很多非常有用的资讯和途径。
  以下为我和“红袖添香”的一段对话:
  我:一般人想加入群需要什么手续吗?
  红袖添香:需要的。需要描述你的状况,群长才会加你。
  我:普通人不能加入?
  红袖添香:普通人没必要加入。
  我:如果是想了解你们呢?
  红袖添香:如果想了解我们,可以去看李银河教授的书,她有关于CD、SM这些人群的论著。看了了解了理解了再来加入。
  
  因为寂寞,所以想找到自己的那类人
  
  世界上最寂寞的绝不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或是最贫穷的人,而是那些找不到归属感的人。这就是群存在的意义:你让你找到你所属或者想归属的那一类人。比如说你想恋爱,寻找情色男女,那么进入“色色菜园”;你喜欢游戏,觉得超越现实才是心灵放松的本质,那么进入“魔兽世界”:你跨进宝马车俱乐部的群,意味着拥有一辆这样的坐骑,希望与同等状态的人分享;你是一个卖淫工作者,是一个二奶,是一个边缘工作者,你更渴望找到自己的群,同病相怜,找到主流社会不能给予的尊重和认同。
  一个人在网络生活中,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拥有无数的QQ群,如果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的话。
  我对我QQ上的好友做了个随机调查,拥有群数量最多的达到23个。他一个也不舍得删。将近一半的人拥有10个左右的群。其它普通人民群众通常拥有3-5个群。
  在最新的调查中,QQ空间成为排名第三的博客空间。无论是论坛、博客,还是QQ空间,这些提供交流的形式与平台,对于网速与日俱进的我们来说,都觉得慢了。就好像古代的时候送一封信,要用一匹马从这里跑到那里。后来时代进步了,一封信可以从这个邮局寄到那个邮局,我们就想,马多慢啊。再后来,一封信可以从这个邮箱瞬间发送到那个邮箱,于是我们想,邮局多慢啊。到一句话可以同时被N个人看见和反馈时,我们想,邮箱慢了点。
  在我调查的这些好友的脑海中,网络的空间越来越宽阔,现实生活中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唯有通过网络,才能打开现实生活空间的新局面。比如交友,了解新事物,涉及新领域。没有网络,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圈子很窄小,而且没有更好的工具去扩张。没有网络,现实生活给他们的困惑更多:认识的可能都是你不想交流的人,周围可能都是不一定让你愉悦的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不管世界上有多少人,如果分不到自己的群里,人就会觉得孤独寂寞,个人空间逐渐狭小。
  要快,交流要即时;要以群分;要适应自己习惯;要为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愿意去适应的;要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要能认识想认识的人:要可以无限扩大自己的空间;要能够解决倾诉的问题:要……
  很多要求,都可以满足。这就是真实的QQ群。

推荐访问:群里 群众 绝对隐私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