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人学向度: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 的“社会批判理论”   哲学既应有超然于尘世的冷静,又要有立足于生活的真实。持批判的目光,指出现实的弊端。会刺痛时下一些日渐麻木、沉溺于物质追求与感官享乐的神经,使人们不致在吵吵嚷嚷的日常生活中迷失方向,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安顿,为促进社会发展,帮助人们去实现公正、合理、人道的社会,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作出贡献。而社会批判理论就是这样的哲学。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批判性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深刻的反思模式,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终的思想精髓。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它的前提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主义”(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手稿》中的社会历史主体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石和主导框架。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建立在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转换是从价值悬设的伦理冲击到社会历史的现实解放以及使“应有”服从“现有”、“未来”服从“现实”。马克思通过《手稿》确认了物质生产的基础性地位,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打破了其“人本异化史观”的逻辑框架,标志着它逻辑的一个整体框架的转换,进而建构起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物质生产实践作了理论上的提升,对社会关系作了历时性的强调,而《德意志意识形态》使“实践”更具有现实意蕴。
  物役性理论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它的第二个重要逻辑层面,是从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投射的隐性批判话语。它构成了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社会批判话语的一个核心驱动力。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其社会批判理论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这一批判最深刻的内容,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社会批判首先在于: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规定中,真正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矛盾,体现在以下双重矛盾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私人占有制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内在环节的相互矛盾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由分工和财产造成的界限与鸿沟(以“资本主义社会个体与普遍性整体相冲突的文化矛盾”为例)。
  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个方面建构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从打破唯心主义思想中心论的唯物史观出发,扬弃了人本学的异化逻辑, 引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在经济学上, 马克思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以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对抗性矛盾,并展望了未来社会,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得到全面展现。他从社会生产力发展角度出发,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前的各社会形态又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在政治学上,批判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与批判,引出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即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马克思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由此建构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逻辑体系,体现在《资本论》当中。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不足是分析方法抽象不够以及现实的分析与批判的浑沌结合形式。今天,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应该以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过程为参照系,应当始终将自己的思维触角深入现实生活,从某一侧面、某一层面或某一事件中去提出更多的更有现实价值能引发人们深思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的可能理路与方向。研究者不仅要理解被研究的社会对象,而且重要的是要对支配研究的形而上预设进行批判。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应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原则,把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论自身的批判结合起来,揭示贯穿于马克思理论总体中的批判精神。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之下,我们应该重新理解马克思,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神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二、其中的人学向度
  (一)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社会批判理论的人学向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在“新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丰富和发扬,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他们面对西方人所面临的普遍的文化——历史困境以及人的异化受动的存在方式,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致力于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意欲给沉沦于科技文明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带来震颤,启明在西方异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惨境中吟痛的心灵,探寻和建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共通融合的现代文化精神。在本世纪,新马克思主义者依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文化层面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它关注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以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怀疑与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有助于人类合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建构更为和谐与完美的社会。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哲学表述为“否定的辩证法”,夸大了事物的否定方面,割裂了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因为面对传统必须作出理性的抉择,所以它只能是虚幻的、不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的乌托邦。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带有浓厚悲观主义、浪漫主义、保守主义色彩的激进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它极力抬高价值理性而贬斥技术理性,是一种不加区别的总体性价值人本学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的形式是“后现代主义”。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现代西方社会正走向后工业文明阶段,这一时期的到来标志着人对一种永恒承诺的失效。人类对生命价值、内心潜在的精神追求变成了后现代消解式的语言嬉戏。况且已经再没有什么东西仍需加以摧毁了,只有冲动和乐趣才是真实和肯定的生活。后现代抹煞一切深度模式,一切都处于一个平面上。非理性完全以其本真的状态存在着。表面上后现代人完全沉浸在形而下的愉悦中,然而在实质上,后现代人是极其痛苦与完全绝望的。他只能以损害自身、以自身的无价值消极地来抗争现实世界中理性的压力。因此,我们说,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正是批判意识被人们以极偏颇、极激进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表现。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人学向度。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由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出,他是把人的问题摆在第一位的,他要通过人的问题的解决来解决许多其他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非人性进行的批判,是与对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揭示相联系的。当然,马克思虽然这样做了,但是在《手稿》中,其主导逻辑还是人本主义的。因此,马克思最终把异化的扬弃归结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也涉及到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但由于没有科学的阶级分析作基础,这种对立明显地带有人本学的色彩。马克思后来通过科学地分析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真实地位。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找到了正确的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进行的人的解放的道路。“全面的自由发展的人”是其途径之一。
  研究人性异化问题,首先必须从人的客观存在入手,而不能附加以任何主观的成分;而人的客观存在首先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一种在社会的普遍联系中的存在;而这种人的社会存在最基础、最本质、最核心的是人的经济存在;人的政治存在是人的经济存在的集中反映。因此,讨论解决人性异化道路问题,首先必须从人的经济存在入手。这样,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变革,就是解决人性异化的根本途径了。
  马尔库塞的学说是建立在弗洛伊德主义基础上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学说。抽象的思辨的人本主义只能导致革命斗争的消除,其结果实际上是使无产阶级囿于异化的现实之中。它的乌托邦的口号非常动听,但改变不了工人的实际命运。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宣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时,他实际上宣告了一切人本主义的社会批判逻辑的彻底覆灭。
  在《手稿》中,把人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初步尝试,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不仅超越了费尔巴哈苍白无力的人学批判,而且克服了国民经济学忽视人甚至排斥人的局限性,为进一步把国民经济学作为单纯的发财致富的学问批判地改造为为无产阶级彻底解放服务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可能。事实上,由《手稿》所萌发的人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向度相统一的社会批判,贯穿于马克思其后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特别是《资本论》的整个创作过程中。这里不同之处仅仅是,在马克思后期的理论著作中,他能够把人学批判——涉及诸如人性的丧失、物化、异化以及拜物教等等问题——更加自觉地置于经济学的科学批判的基地之上,使人学批判所赖以立论的价值取向真正具备了科学的形态。不言而喻,由马克思开创的社会批判的两种批判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同样适合于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人学研究。譬如,在知识经济繁荣的时代,特别是邓小平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策略的今天,对在其中扮演着主体角色的知识分子本身的价值、气节、脊梁、使命等问题的观照与考量,就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 批判 人学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