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启程】启程

  如果说人生中有许多镜头是难以抹去的,那么1958年9月1日我第一次挎着书包去上小学,就是一个永远铭刻在心头的印象。杭师附小(学军小学)离我家住的文三路杭大宿舍不远,先由东往西,再由南往北,正好一个直角,但这不远的路似乎让我走了好久,现在想来这其实是一种心路,心路是很难计算长度的。我知道父亲的目光一直在背后凝望着我,虽然他只将我送到家门口。他不送我到学校,包含着对我独立进取的期望。我还记得,除了书包,我还拿着一把和我的身躯并不相称的油布雨伞。
  刚进小学,我并没有改变顽劣的脾性。因为坐最后一排,以为老师看不见,上课时我横躺在椅子上。班主任杨荔玲老师很气愤:“大家都回过头看,这是什么样子!”众目睽睽之下让我感到了“羞耻”,从此再没有违反纪律的事发生。那时杨老师刚从师范毕业,还带着一股学生味,她会邀请我们在星期天去她位于环城西路铜元路的家,唱她喜欢的苏联歌曲给我们听。
  我的另一位班主任方然珍老师,稍稍年长、经验丰富,我印象中她的神色有些忧郁,但目光总是那么坚定。方老师对教学的认真和对学生的关心,可谓细致入微。我清楚地记得,她问我早点吃什么,当听说大学教授的儿子也是吃的霉豆腐过泡饭,似乎有些感慨。方老师的字写得很好,线条颇有弹性,我当时就很喜欢看她在作业批阅后写的那个“方”字,结体生动,流露出她温婉性格的一面。当然,小时候不会这样分析,只是有一种直感。
  要说对我的一生兴趣爱好和后来的事业产生很大影响的,是杨一青老师的教诲。四年级开始杨一青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其实他也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有点蓬乱的头发,一条灰色的围巾圈在脖子上,有时还遮住部分嘴巴――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充满建功立业的激情和丰富不竭的想象力。虽然当时我不清楚他的脑子里在构想什么,但能够感受到他讲课时带来的一股新意,对于课文的讲解和对于作文的分析,有着不同一般的新鲜见解,我们听了会思绪飞扬,会得到各种启示。
  杨老师早就注意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善于用各种办法加以激励。当时还没有哪个小学开设书法课,更没有统一的教材。杨老师率先结合语文课给大家讲书法知识。他知道,最终能够走上书法艺术之路的可能只是少数,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总是播下去了,它会在所有孩子心里悄悄地生长。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我父亲是此中行家,因此我能受到很好的点拨,进步比较快。杨老师发现,练毛笔字大大促进了同学的学习热情并培养了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总结推广,他在《浙江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教儿童写好字》的文章,还特地让我写了幅“勤学苦练提高成绩――杭师附小五丙班任平”,作为这篇文章的附图。这对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多大的鼓舞啊。在没有像现在铺天盖地的竞赛、嘉奖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样的一次登报就够“出人头地”了。于是我就认定自己是学书法的“材料”,也就在后来的日子里比别的同学有更大的干劲,常常不知疲倦地练习、临摹。前几年遇到杨老师,我说虽然我的书法作品现在已经出版发行到几十万册,但最早的一张“作品”还是您给我送到《浙江日报》发表的,他笑着说,那篇文章也是他最早发表的“作品”,当时投了稿还心怀忐忑。看来,我们都因为这件事,在心里树起了一块美丽的里程碑。
  大约十年前,我在杭大的学生张一帆告诉我,方然珍也是他的老师,想见见我。我心头一热,急切地到他安排的地方和方老师见了面。方老师七十多岁了,当然有些苍老,但目光中还有我熟悉的那种坚定。杨一青老师当然也老了,原来茂密的头发已成半秃,但思维照样敏捷,谈吐充满热情。谁不会老呢,我们这些当年的幼稚小孩,也已经“知天命”,到了喜欢怀旧的年纪。母校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知名小学,我们为她骄傲。在母校的历史长河中,我度过了五年,在这短短的五年里,母校的传统、母校里那么多的好老师、好同学,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一些金子般闪光的东西。
   选自《杭州日报》

推荐访问:启程 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