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而有趣味的生活

几次和老师们谈“优雅而有趣味的生活”的话题,回应的多是叹息,也许他们认为我退休后能闲一些,忘记上班劳累的狼狈了。其实,谁都会希望自己的生活优雅而有趣味,但现实总把我们的梦想不断地拉低。而我总会固执地想,如果人没有那样的向往,生存底线岂不是更要下滑?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能让学生立于人世,有尊严地生活,创造并享受生活。优雅而有趣味的生活,在于人的发展有良好的精神基础与稳定的社会环境。人因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而感受到精神愉悦,感受到生活之美、生命之美;他不会因为职业的不同而扭曲对劳动的认识,他能发现自己从事的劳动之美;他并不十分在意物质享受,而更专注于劳动品质和思维品质,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生活的本质。如此,方是最好的人生状态,或可称为“和谐的人”。

如果把问题简化,所谓“优雅而有趣的生活”,就是“有文化”。早先,人们称识字者为“有文化”。后来,识字的人多了,人们开始称有文凭者为“有文化”。现今,为了生存,人们用各种粗俗的方法追逐文凭,文凭已经不代表“有文化”。“文化”被扭曲到极致,也终于要回归它的本质。“有文化”将意味着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教育所要做的,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种下“文化”的种子,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在当今学校,如果倡言教育要关注人和人的幸福,主张培育“优雅”“趣味”,总有犬儒出来讥讽“优雅能当饭吃吗?”“凭趣味能上大学吗?”——的确,“优雅”和“趣味”这些内在品格不是为换饭吃而生成的,在我国,“吃饭”进而做“人上人”向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也因此成为读书的目的,“吃饭论”更能诱发民粹情绪,论者会搬出一大堆因为能忍受非人道教育或自虐式励志而“成功”的人物,以他们把握权力和占有财富的数字告诉你:逼使学生“吃得苦中苦”,才能实现“最成功的教育”。也因为这个“成功教育”的泛滥,教师和学生只能把“优雅而有趣的生活”当作白日梦了。

现实中,在很多学校,为了应对各种检查、验收、评比,教师、校长疲于奔命,没有双休日,连寒暑假都无法安宁,没有趣味,更不知“优雅”为何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成,被熏染,习惯而自然,他们会认为这就是真实的学校和教育,这就是职业和人生;今后他们走上社会,或是从政,或是当教师,也轻车熟路,把“优雅而有趣味的生活”当作昏话,不知疲劳地循环下去。

何为“优雅”,何为“趣味”,也许难以说清(且有“越来越说不清”的可能),但说不清也得说说。在教师,能把教育教学当作有意思的工作,能从这个过程中领略前所未有的惊喜,总是期待有新鲜事物出现,启示自己往前探究,获得愉悦;这项工作带给我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让人们懂得享受并珍惜生活;在和学生相处的时光,保持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善于学习的人。他淡泊,能在喧嚣的环境中保持自我,他没有什么名利心,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信,他追求精神品质,与庸众孜孜以求名利场绝缘,赢得空间与时间,简朴的生活和高尚的追求让他的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他个人从有意义的工作中享受愉悦。

目前在学校,流行的是“争分夺秒”“学习竞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类语言,如果学校工作节奏按部就班,教师从容,能做到“不急”,学生的性情也就有可能得到陶冶。按规律应当“慢”的事,加速度必然适得其反,一味求快只会留下粗糙疏漏。追求品质的人会“慢”,那些至今屹立的伟大建筑当年可是慢慢建成的,并没“赶工期”;那些绝代艺术品,往往精雕细琢,耗费艺术家的一生,他们终日思考,偶尔画出一笔,刻下一刀,而他们同时代的人中,肯定也有如当今一年制造三五百件作品的“快手”。教育要教会学生生存意识,更应当引导他们认识人生价值,看到遥远的未来。教育有品质意识,学校便会有另一套话语系统,如“安静”“宁静”“静穆”“沉潜”“辽阔”“悠久”“大陆”“地平线”“星空”……

趣味不是配给的,要靠寻找和发现,人们一旦发现劳动生存的全部意义,精神渴求会变为巨大的动力,寻找并建立职业趣味,培育智慧,享受人生的一切,任何困厄都不能埋没他高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0世纪初美国作家雷因在纽约穷困潦倒时,遇上流亡美国的俄罗斯歌唱家夏里亚宾,后者请他去自己的住所就餐,雷因实在走不动了,因为有六十条横街口的距离,但是夏里亚宾每走几条路口就停下来带着他观察一些有趣的事,不知不觉就走完了六十条横街口。用了餐,晚上,夏里亚宾告诉他:“别让遥远的未来使你烦闷,要注意未来二十四小时内使你觉得有趣的小玩意。”我每次和学生谈这件事,都有人恍然大悟:我们过多地看到困难,往往因为忽略了趣味。在我们的学校,同样在工作,同样在学习,教师之间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出现的,如果能从“趣味”这个维度做些思考,也许会有比较多的发现。很多教师的“术业有专攻”并非天赋异禀,也不靠刻苦,在于他领略到学科教学的趣味。趣味能使一个人在探索之路上走到无穷远,并感到愉悦。而刻苦,往往只能让人精疲力竭地走近某个标杆,当作“完成任务”。

毋庸讳言,当今之世,在学校说“优雅”“趣味”,有可能被当作无知或异端。如教师评价,如果不与高考、中考成绩挂钩,就会招致非议,社会和体制往往把教育教学视为商业服务,而忽略教师真正的职业修养。教师原本正常的教育教学、正常的个人生活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位有职业理想和良好生活方式的教师,本当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他往往会被孤立,但他不得不用一定的精力以坚守自己的这份追求。同样,一些被教师和家长甚至同学认为“不上进”的学生,恰恰是有正常情感与思维的人,人们乐于和他们相处,如坐春风;在遇上困难时,首先援之以手的常常是他们。那些敢于特立独行、离群索居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与智慧,他们有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在生活的追求方面,甚至要比家长和教师更为执着。

我曾有个出名的“不上进”的学生,从不参与任何学习竞争,他对各科教师表彰的学生,态度漠然,他不认为那些同学是学习榜样;他重视友情,他也尊重老师,他的学习之所以勉强能“跟得上”,仅仅是不想让教师太难堪,每次考个七十多分,也只是为“给老师一个面子”。我后来才明白,他生于书香世家,见识过名利场的世态炎凉,他不愿延续那样的生活,对“竞争”“奋斗”太厌倦,以至于消极对抗。我后来想到,这样的人生选择也没有什么可批评的。我在教学中,见过许多不参与“竞争”、不愿“拼搏”的学生,他们只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当他们抬头,看到周围人们的“励志”,总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规劝那些因成绩落后情绪低沉的同学,往往比老师要有办法。是的,他们“成绩一般”,但无论在学校还是生活中,他们总是很快乐,很洒脱,你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群健康的青年。

学生在梦想之路上究竟能走多远?我总在想这个问题。没有好的初心,则难有恒心。初心并非“一时兴起”,而和人成长初期的梦想有关,往往也有家庭文化熏陶,同时受环境风气的影响。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少一些功名心,能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美丽和优雅,能不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生命、体会爱,对他们的一生至为重要。

在高中常看到这样的学生:他毫无想象力与好奇心,他没有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由于缺少阅读背景和实践,缺乏比较鉴别的能力,他也就很难去发现问题。一名学生,能寻找到问题,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思考的发展,才可能成为“会学”的学生,否则只能是由别人操控的机器。看吧,读了十多年的书,到了而立之年,仍旧是个无趣的人;更糟糕的,是从小时起就是个“无惑”的人,因为他不会思想。在中学,在大学,那些无趣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从哪儿来的?就是那些昨天坐在教室里,埋头不问窗外事,一心一意要当“学霸”的孩子。

在成长过程中被漠视过的,即使之后努力寻找,那意义和作用已经不一样;而有些东西,则是永远找不回来的。比如,儿童时代的好奇心,会让一个人睁大眼睛去看世界,并在观察中开始思考;这种可贵的好奇心甚至一直可以保持到中年、老年。对此,也有人完全不能理解。有教授撰文認为好奇心是比较低级的心理状态,“好奇心就是张家长李家短”,这就让人无话可说了。——童年所受的教育不一样,对世界的观察思考与体验也就不一样,这种差异,与职业并无关联,也与年龄无关,有些人即使受了教育,除却名利,终身对世界万事万物没有任何兴趣。

在教育界,一直存在很奇怪的现象,即,很多不具备教育素质的人成了教育者,或是教育的管理者。基础教育界如此,高等教育界也如此。他们以自身的言行把落后的世界观和教育观灌输给受教育者,在这样一种喧嚣混乱之中,受教育的人会有“觉悟”,能“觉醒”么?他能有培育优雅和产生趣味的愿望吗?独家策划00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年第1期

推荐访问:趣味 优雅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