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再把香肠扔出窗外 扔香肠

     弱势群体保护者      在西奥多・罗斯福(1901年至1909年任美国总统)上任不久,他便遇到了一个严峻挑战,但他很巧妙地将其变成一个机会。
  1902年5至10月,宾夕法尼亚州15万煤矿工人大罢工,要求承认工会,提高工资和缩短工时,一时间全国轰动。但矿主态度强硬,拒绝与罢工者谈判,并且也拒绝服从仲裁,情况陷入僵局。
  此时,罗斯福出面了。他为了给矿工胡萝卜,便对矿主挥起了大棒。罗斯福威胁那些矿主说,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出于国家安全等考虑,政府将会没收煤矿。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谈判,矿主终于软下了立场,而仲裁小组也迅速发挥了作用,除了同意成立工会之外,其他对矿主有利的条件都承应了下来。煤矿工人欣喜地发现,在他们的斗争下,在罗斯福总统的调解下,他们将至少增加10%的薪水,工作环境也将得到改善。
  一夜之间,罗斯福名声大噪,他不仅成为第一位解决此类问题的政府首脑,而且赢得了民众极大的好感。
  这件事情的象征意义也十分巨大,因为正是罗斯福第一次将工业、劳工及政府的领导人召集在一起商讨对策,不但表明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诚意,也表明了这种凝聚民意的能力。而作为一种“展示”,它表明了联邦政府可以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纠纷方面起到更大的乃至主导性的作用。
  顺水推舟,此后,罗斯福顺势建立了商务和劳工部,专事协调劳资关系,在改善工人处境方面大有作为。于是,一部部工人迫切要求的、对处于弱势状态的工人有利的法案相继通过:工会权利立法、工时工资立法、女工童工立法、事故赔偿立法……
  罗斯福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家有着深远影响。在他看来,没有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道理。现代政府决不能只考虑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而置其他人的处境于不顾。整个社会各阶层需要的是相互依赖。
  从长远来讲,我们要么全体上升,要么一起沉沦。如果福利的平均水平高,那么普通的工资劳动者、普通的农场主和普通的企业主也同样会富裕。如果福利的平均水平萎缩,那么这些阶级中没有哪个阶级会不受萎缩的影响。
  发展经济显然是硬道理。由于有力地抑制了寡头的负面影响和打击了腐败,美国经济在西奥多・罗斯福时期迅速发展。
  1907年1月,《华盛顿晚星报》自豪地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该报兴致勃勃地说,在罗斯福时期,美国每年经济增长46亿美元,每天是1260万美元,每小时是53万美元。
  而美国农民从来没有收获这么多粮食,铁路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忙碌,所有的州都比以前富有了。
  更进一步的,西奥多・罗斯福还抢得了战略上的先机。他用自己的“工具”去修民主党的“车”,不仅扩大了群众基础,也在政治上削弱了民主党的反对力量。在1901―1909年的四届国会中,共和党对民主党在参众两院都取得很大优势:
  1901―1903年国会,参议院56―29,众议院197―151
  1903―1905年国会,参议院57―33,众议院208―178
  1905―1907年国会,参议院57―33,众议院250―136
  1907―1909年国会,参议院61―31,众议院222―164
  在国会中取得如此大的优势,反映出罗斯福战略上的成功,也表明了民众的认可,而事实上,在短短的任期中,西奥多・罗斯福确实做了过去许多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做的事情:
  在工时工资方面,罗斯福赞成立法规定每周6天、每天8小时工作制,设立了最低工资委员会,调查各行业收入,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工人家庭维持生存所需的工资收入水准。在工作条件方面,罗斯福主张政府要监督工厂的安全生产。在童工、女工问题上,罗斯福主张实行严厉的反童工法;改善女工的工作条件,其周工时不得超过48小时,不得雇用产后未足8周的妇女;禁止女工、童工夜间做工。
  在工人赔偿方面,罗斯福提出立法制定工业事故的赔偿标准,由工厂和社会来负担工人因工伤亡的补偿。
  保护工人的权益并不是罗斯福为普通民众所做的事情的全部。事实上,在改善工人等弱势群体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同时,罗斯福还一直在考虑着改善美国的食品和药物安全问题。
  
  保护人民的“胃”
  
  像罗斯福欣逢其时地出现在世纪之初,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场》的问世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在那个“镀金时代”,假药横行,伪劣食品更是数不胜数。还是在1898年时,罗斯福曾带领一支志愿骑兵队去古巴参加美西战争,当时就因为大量罐装肉制品都是变质食品,造成了数千美国士兵生病,成百人死亡。对此,罗斯福一直是耿耿于怀。
  而在亲身的感受之外,罗斯福更是站在了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在他看来,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民众就可能会逐渐失去对政府的信任,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将会随之出现。
  罗斯福决定行动起来。1905年12月,罗斯福向国会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我建议应该颁布这样一部法律,对州际贸易中标签不实的和掺假的食品、饮料和药品予以规制。这样一部法律将保护正当的生产和贸易活动,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福祉。”在他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位总统是以联邦食品药品立法作为自己任期内主要目标的。
  所幸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他遇到了两个得力“助手”。
  一个帮手是人称“人丛中的一座高山,好斗的一头雄狮”的化学家哈维・威利。这个被粗制滥造的专利药和江湖药的制造商们视为大敌的人,一直在推动《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的出台。时任农业部化学局局长的威利不仅自己亲手制定并提交法案,而且还通过实验和各种宣传抨击那些不择手段的药品制造商,并逐渐将打击面拓宽到不法的食品制造商们。没过多久,威利就被民众当作了食物安全斗士,而他提交的法案更是给了罗斯福很好的蓝本。
  火源有了,现在需要的是“导火线”。
  无独有偶。也正是在威利向国会提交法案的同时,辛克莱的《屠场》问世了,并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其实,这本书最主要的是描述工人的悲惨处境和非人道遭遇,但吸引了人们眼球的,却是下面的情节:
  食品仓库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坏了的猪肉被搓上苏打粉去除酸臭味,毒死的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
  甚至,“有些肉就乱丢在地板上,和垃圾、锯末混在一起,一任工人们在上面践踏,吐痰,留下成亿的肺结核细菌”。
  这样的(食品制造)场景,让人想想就吃不下饭。
  罗斯福也不例外。据说,有一天,罗斯福在白宫边吃早点边读这本小说。读到那些令人作呕的段落,总统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
  那一刻,罗斯福已下定决心,要尽快整顿美国食品加工业和药品市场。放下书后,罗斯福立即召见农业部长詹姆斯・威尔逊,要求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如辛克莱所要求的那样寻找证人。与此同时,司法部长穆迪也加强了对牛肉托拉斯的调查,矛头指向食品加工业中的行贿受贿问题。
  社会气候也随之成熟了。如果说威利的努力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和药物安全的持续注意的话,辛克莱则无疑使国民震惊了。这短短15页的描绘,不仅使罗斯福总统大倒胃口,也令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怒不可遏的状态。
  《屠场》的热销,使得美国食品安全的真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随着政府的深入调查和更多的工人出面作证,辛克莱的指证被进一步确认了,全国舆论为之哗然,而美国肉食品立即声名狼藉,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对美国实施肉类禁运,美国出口欧洲的肉类制品暴跌50%,整个食品制造业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用发动,人们便已高喊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护民众的胃,保护国民健康――这一人力资源的根本。善于顺势操盘的西奥多・罗斯福当然不肯错过这个好机会,他比以往更加积极和底气十足地呼吁着相关立法的出台。
  时势比人强。在参议院,具有历史性的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以63票对4票的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此前十六年间,由于白宫支持乏力,加之食品加工业的阻挠,相似的努力都是以失败告终。
  不久,《肉制品检查法》也顺利出台。由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积极、诚恳的措施,欧洲国家也逐渐恢复起对美国肉制品的信心,肉类出口得以回升。
  而在威利的牵头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也初见雏形。
  经历百年的发展之后,FDA如今成为公认的全球最大的食品与药物管理机构之一,在全美下设150余个辖区办公室、地区办公室和各种实验室,有雇员近万人,2008年的财政预算达21亿美元。
  消费者很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因为不仅食品安全的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而且他们的权利也变得更加丰满和踏实了。人们注意到,在推动法案通过的过程中,罗斯福首次提出了“消费者权利”这个概念,并且表达了政府而不是依赖民间为消费者做主的决心。
  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禁止在美国各州间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并对假冒伪劣食品进行了定义。同时还规定,对制造、销售和贩卖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者处以200美元(这在当时是很大的数目)的罚款;如若再犯,则会处以300美元罚款,或一年监禁。
  让那些不拿消费者利益当回事的奸商胆战心惊的是,从那时起,制造、出售掺假食品和药物就将被定为联邦刑事罪行,而联邦政府通过对食品安全的强力管理,进一步树立了强势政府的形象。
  具有现代意义的是,《肉制品检查法》替代了原有《肉类检查法》,新法令规定对美国各州之间销售的以及出口的肉制品的生产过程和制成品进行检查,并为此每年拨专款300万美元。充足的经费使得美国政府对肉制品的检查有了有力的保证。在此之前,联邦政府对于肉制品检查的拨款,最多的年份也不超过80万美元。
  罗斯福时期的这种做法,演变到现代,便成了“供应链管理”,也即“从农田到餐桌”的流程管理。
  这种“一条龙”安全管理强调的是,从初级生产(包括动物保护和健康方面)和动物饲料生产,到最终向消费者销售食品的全程监管。
  比如,屠宰场要保留动物的详细资料,并标定宰杀后的牲畜的来源。牲畜要盖上有关屠宰场的印记。畜肉上市都带一份“身份证”,标明其来源和去向。

推荐访问:香肠 再把 扔出 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