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初级中学_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大保当

  每翻阅学生习作,常为其“十六岁的困惑”而困惑;为其“十七岁的彷徨”而彷徨;为其“十八岁的迷惘”而迷惘。这些正值青春年少、尚未涉世的学子,为何会有诸多困惑、彷徨、迷惘?说穿了,纯属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们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并非自身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而是读了一些抒情性强的作品而邯郸学步,结果弄巧成拙,形成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有鉴于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优其是抒情性很强的文章的教学时,教者应把作者主观的、发自内心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披露给学生,感染他们,形成作者、教者、学者的“三情”共振,以便让学生从中获得启迪,端正文风。
  刘勰认为,“情者文之经”,“情是立文之本源”。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更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真知灼见。事实上,不少文学巨匠的创作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福楼拜在写包法利夫人服毒的情节时,作者似也尝到了那种痛苦,竟失声痛苦了起来;汤显祖写《牡丹亭》,亦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激动,以至于卧在柴堆上饮泣不止。小说、戏剧的创作尚且如此;抒情性强的作品就更不言而喻了。
  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实践都证明了“情”在记叙性文章中的巨大作用和力量。那么,作者创作出的“成品”也如是吗?下面,我们以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为例,看看作者的真情在文章中是怎样流露的。
  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中铸情于纸,把对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文化的热爱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将情具体化、形象化,让人触手可及。在作者笔下,泰山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灵性,善解人意,使读者情不自禁随作者的笔调畅游泰山而流连忘返。俗话有“除非黄河水倒流”的说法,不过表明水是不可能倒流的,而泰山的水都充满了人情味,随“我们”一起向上“攀登”。“我们”登山,那水“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一会儿又“从左侧转到右侧,跟我们跟到南天门”,真有说不完的绵绵情义。而那紧贴桥后的瀑布,我们则“几乎和它撞个正着”,这又有道不尽的纯真乐趣。再看那“吸翠霞而天矫”的松树:望人松“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大有“开门郎不至……吹梦到西洲”的情愫;迎客松则“像一顶墨绿的大伞,支开了等你”,其热情好客,令你耸然动容;有的“让你觉得他们是泰山天然的主人”,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呼之欲出。
  草木本是无情物,但为什么在作者笔下,泰山的草木,流水却深谙情之精髓?因为这是作者对泰山的一往情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通过这些具体的景物,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了。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不能不把这披露给学生,让他们明白:情,原本是“编”不来,“挤”不出的。
  综上所述,抒情性强的作品在创作的全过程中,都贯穿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红线,所以,如果在教学中抓住了这点,对于端正学生文风,培养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愿同仁们在语文教学中,以自己的情,挖掘出作品潜在的情,以这种感人肺腑的艺术生命,去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作者、教者、学者三方“情”的同频共振,以期达到学生作文时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目的。

推荐访问:神木县 陕西省 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