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听“蚂蚁唱歌”]蚂蚁唱歌阅读答案

  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小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着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歌唱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我一时感慨: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成人是多么不同!我们站高了,看远了,往往会陷入自以为是的偏执中却不自知。所以作为家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常常提醒自己,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学会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以孩子的思维去想问题,只有真正理解孩子,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有句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有诚心、有真心、有爱心,才能换取学生的热心,换取学生的信心,博得学生的欢心。
  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在我从事低年级班主任工作时,这种感受更为深刻。这些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踏进校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随便讲话、喝水、吃东西,自己的物品丢三落四,不知如何安排时间,常常是上课了才想起还没上厕所。他们对小学新环境不适应,其实我对他们也不适应。在课堂上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我正在讲课,一个叫陈辰的孩子慢慢举起了手,我讲得正起劲,不愿打断话题,同时我断定他没什么大事,就没理会他。一会儿,他自己站起来说:“老师,我要小便。”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快下课了。我说:“马上就下课了,你能坚持一下吗?养成一个好习惯,好吗?”孩子点点头坐下了。我说完最后一句话时,这节课还没打下课铃,我很“开恩”地对他说:“快去吧!”孩子红着脸说:“我……尿裤了。”尽管后来我打电话让家长拿来衣服给孩子换上,家长还一个劲儿对我说谢谢。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这个班主任不称职。仔细想想,这个年龄的孩子能有什么大事呢?我们眼中的小事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大事。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且其间会有反复。对这些水壶不离手的孩子来说,我的要求太高了,尤其是对于这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举手.后来他之所以点点头坐下,可能是因为太害羞或者想证明自己能遵守纪律.能坚持的问题。只是当时我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只想维持班内秩序,上好自己的课,却忽略了孩子生理的特点和心理活动,并且因为这件事,可能使孩子在班里受到其他孩子嘲笑,这不能不说是我的班主任工作的重大失误。
  当我真正开始蹲下来看孩子时,也同时改变了原来的一些观点。比如:我能够辩证地看待班内常出现的“吵架”现象。以前我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训他们?现在想想,儿童时期的孩子生性活泼、情绪易波动,受到外界刺激容易产生过激行为,而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但与其说他们在吵,不如说他们在玩。有时他们吵着吵着,自己就达成了“停战协议”,自己就把事情解决了。即使吵得很凶,放心,一回头就忘!不信看下次,在一起玩得最欢的还是他俩。有时换个角度想,吵架还能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帮助孩子克服懦弱的心理障碍。即使是班上最不善发言的孩子,在吵架时也会据理力争,嘴皮子一点也不含糊。吵架可以看成是他们尝试进入社会、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和矛盾的解决方式,在这纠纷和矛盾中,我们不当裁判,而应当“调解员”。我常“冷眼旁观”,甚至对于孩子“打小报告”也像欣赏话剧一样笑眯眯地听着看着,然后视情况进行调解,而不总是急着去“救火”。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本学科知识,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的行为。故事里学生的话既有童趣又有诗意,他们以朋友的态度,平等地关注自然界的弱小生命,用期待、热情和想像去倾听。可是,如果教师体会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就会觉得学生的话是不通情理的。蚂蚁能否唱歌,甚至能否发声都并不重要,而学生能否听见蚂蚁的歌声也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颗童真的心,能够以教育工作者特有的睿智,去认真感受和倾听学生心里的声音。

推荐访问:蹲下 来听 蚂蚁 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