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课堂设计五线,促进三维目标达成:课堂目标达成度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这三维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不能割裂开来。如何才能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需要教师在理解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来实现。
  本人在课堂教学研究和深入一线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新课程培训中的专家分析,采用教学五线方式设计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生动,有效促进了三维目标的具体落实。
  一、以建构主义思想统领课堂教学五线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计划、安排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信息的传递、教学的管理和评价),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
  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倡学生应该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应只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学习,在体验中获取经验,并进行知识的建构,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来统领课堂教学的五线设计,就是要按照建构主义思想,让课堂教学的五条基本线索都围绕学生参与、体验、获取、形成进行设计和展开,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以三维目标达成作为课堂五线设计的重要依据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与落实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及生活资源,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从未知到已知,建构知识,形成能力。但是,如何将三维目标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三维目标中涉及的一些具体要求,如参与、体验、获得、学会、形成、树立等如何才能整体、全面、系统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呢?从五线角度理清教学思路,搭建教学框架,从整体上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课堂教学的五线设计
  1.课堂教学五线设计的基本内容及含义
  促进课堂三维目标达成的教学设计五线包括:知识线、认知发展线、活动线、问题线、情境线。
  (1)知识线
  知识线即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内容,它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是学科教学的基础,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包括本堂课的学科知识内容和技能,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的具体内容。知识内容深浅的确定一是考虑教学需要,如是否为教材中的内容,是否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是否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等。二是要考虑学生能否学会,表现在难度控制上。过难的知识,学生的自我建构难度太大,即使有教师的引导帮助,也需要较长时间的理解,在课堂上难以体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所以,控制难度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主动建构知识的重要保证。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Ⅱ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作为高一年级必修课,受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课标要求的限制,只能将学习的知识点确定为“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反应原理、构成及应用”,而不必在必修阶段过多拓展关于原电池的知识,如原电池形成中的盐桥作用等有关知识点。
  (2)认知发展线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它们是学生终生发展需要的基本能力。在学生的学习阶段,一方面,良好的认知能力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如果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关注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又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的教学最终目标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知识建构中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在课堂中,发展认知能力的良好途径就体现参与、体验、获得、形成等过程中,体现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的达成中,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
  例如,在必修Ⅱ《化学能与电能》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图表和演示实验来理解火电站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会如何在阅读与观察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有用信息、建构知识。又如借用联想比较方法,从铜锌原电池、不同材料组成的原电池以及多种原电池的组成中抽象概括提炼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使学生学会应用有效的思维方法去获取知识。
  (3)情境线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以对学生进行陶冶情操、发展智能为目的,把情感活动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促进人格素质的全面发展。情境创设的目的和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即用情境引入新课:兴趣、衔接、启示、导入等;在情境中思考并产生问题:观察、发现、思考、形成;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必修Ⅱ《化学能与电能》中,针对抽象的理论教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构知识的有效策略。
  (4)问题线
  解决问题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学习以问题为驱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自主思维,而问题的解决不仅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更能维持学生的持久学习兴趣,并成为学生坚持学习的动力。但是,一节课要提多少个问题?问题的深广度如何把握?需要谁来提出问题?特别是多重问题设计的层次和递进策略,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预设中进行思考。
  例如,在必修Ⅱ《化学能与电能》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尝试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
  在课的引入部分,以问题引领学生的兴趣,如从生活中和以往的学习中,你了解哪些电能的获取形式?在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形式中,以问题引发思考:“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哪几种方式?”“火力发电中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这些问题既能引领学生进行教材阅读,也为讲解原电池是一种实现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最简单装置做铺垫。   (5)活动线
  建构主义学习提倡“在活动中建构知识”,新课程理念提倡体验性学习,都说明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也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中过程体验的具体实现。教师设计教学有效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建构知识、形成方法。活动的类型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阅读、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
  例如,在必修Ⅱ《化学能与电能》中,可以尝试组织三次学生活动来引导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建构知识。
  一是阅读活动。在火力发电工作原理学习中,组织学生阅读、观察教材P40图2-8,并要求学生按照燃煤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对图片进行划分,找出每一个阶段所对应的主要工作流程。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观察、分析图表的能力,加深对能量转变形式的认识。
  二是观察活动。在原电池形成原理的学习中,对于教师所作的演示(2-4),通过学生对记录的三种不同现象(锌与稀硫酸反应、铜片插入稀硫酸、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以后插入稀硫酸)的分析,在自主思考与小组讨论中形成结论。特别是对第3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化学反应为什么会产生电流,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等,学生会出现多种假设,这些假设既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也是学生集体讨论的话题,还可以作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展思维的知识载体。
  三是实践活动。在原电池形成条件的学习中,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总结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原电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前面所学的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迁移到这个设计中进行应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材中提供了三种金属,镁条、铜片、铁片,以及三种水果汁,选择哪两种金属做电极?两两组合都行吗?有几种组合方式?再加上三种水果汁,共有几种组合方式?电子如何产生?电流如何流动?由于材料有选择性,学生在设计中又会出现新的认知冲突,当冲突出现时,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寻找解决方案,这样学生对原电池的构成要素理解得更加深刻。实验后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通过不同设计方案的演示,帮助学生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建立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践中,而不是教师给出的答案中,学习的有效性得到明显增强。
  2. 课堂教学五线设计的基本思路
  (1) 确定五线地位
  在上述五线中,本人认为,知识线与认知发展线是教学设计的主线,解决课堂上“教什么”的问题。而情境线与问题线、活动线则是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获取知识、形成方法的辅助线索,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具体的主线内容,如要学哪些知识,需要促进认知发展的策略是什么。为达成上述目标,需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组织几次有效活动等,需要在教学设计前进行整体思路的构思,搭建课堂教学主要框架。
  (2) 融合五线关系
  课堂教学五线是课堂建构的基本思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共生的。知识与认知能力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如果说知识像一副骨架,支撑起一堂课的框架,那么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灵魂,课堂因其而灵动有活力。而问题、情境、活动线索也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借助情境激发兴趣、生成问题、活化思维,在活动中也可以形成问题、解决问题,而情境创设也可以借用问题或活动的形式。另一方面,问题、情境、活动也是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形式,与知识和认知发展也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
  五条线的表现形式不同,功能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当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课堂结构的立体网络时,才会让我们的课堂有形有魂、有血有肉、鲜活生动,才能更好地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责任编辑 罗 艳)

推荐访问:编织 达成 课堂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