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的综述


  【中图分类号】R3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1
  宫颈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宫颈癌作为一个多因素多步骤造成的疾病,如何做好宫颈癌的防治、早期筛查和临床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治疗,是医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1]。现将宫颈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宫颈癌及其发病特征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最大威胁,具有发病过程复杂、发病率高、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宫颈癌的发病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一般先由正常的宫颈上皮向宫颈上皮内瘤变转化,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宫颈癌[2]。相关调查结果显示[3],宫颈癌的全球发病率为11.7%,全球每年有约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为10万。陈楠[4]通过分析江苏上杭州市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指出年轻宫颈癌患者占近4年所有宫颈癌发病人数的17.3%,年轻化趋势显著。
  2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显示,人乳头状瘤样病毒(HPV)感染、相关癌基因、免疫因素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一,HPV作为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有着特殊特异性、特殊四上皮性的特点,能促使正常细胞永生化,引发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吕倩灵[5]调查了263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指出高危型HPV及病毒载量与宫颈癌癌性病变存在正相关关系,会增加患者宫颈癌感染率(P<0.05)。其二,当患者机体内的癌基因激活、抑制癌基因失活后,会导致细胞癌变,患者的c-erbB-2、c-myc等癌基因被激活,p53等抑制癌基因失活,会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转移,降低机体诱发癌细胞凋亡的能力,导致患者发生细胞恶变,石丽萍[6]指出,高危型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原癌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低危型组及对照组,抑癌基因表达量低于低危组合对照组,提示宫颈癌患者的原癌基因表达增加、抑制癌基因表达减少,会增加宫颈癌患者的病变程度。其三,免疫功能下降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这主要是因为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具有抗肿瘤效果,当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时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洪珍汶[7]在随机对照实验中比较了宫颈癌患者与健康女性的免疫功能,指出宫颈癌患者分期和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数量有相关性(P<0.05)。
  3 宫颈癌的诊治方法
  3.1 诊断 宫颈癌诊断的方法趋于多样性,从整体上来看主要包括细胞学筛查、病毒核酸检测、生物学标志物监测等方法。其中细胞学筛查主要是对癌性病变位置进行细胞学检查,刘胜利[8]指出针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具有创伤性低、准确性高的优势。病毒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患者宫颈组织细胞中的HPV DNA浓度,监测患者细胞爱华的风险,颜晨[9]提出,对乳腺癌患者应用HPV和MMTV的基因检测,HPV18型相關基因与MMTV的env基因在乳腺癌中有存在,结果提示乳腺癌与HPV、MMTV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依据。生物学标志物检测主要是对供给组织的过表达产物、抗原、抗体进行监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刘海岭[10]主张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生物标标志物检测的方法,宫颈癌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 15-3(CA15-3)、癌胚抗原(CEA)和骨桥蛋白(OPN)联合检测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提示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3.2 治疗 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同步放化疗主要是利用化疗药物对放疗的曾敏效果,加快癌性细胞凋亡,制约癌细胞增值,促进肿瘤消退,杜俊瑶[11]提出,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同步放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放化疗组,白细胞减少率、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新辅助化疗主要是对宫颈癌患者局部手术、放疗前应用化疗,在缩小肿瘤体积和转移范围的基础上,增强手术治疗效果。陈璐[12]提出,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力朴素联合顺铂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毒副反应少,在宫颈癌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免疫治疗的作为宫颈癌的新型治疗方式,主要是对高危型宫颈癌患者应用免疫疫苗,对宫颈癌上皮瘤变组织中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刘卫国[13]指出,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联合化疗方案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及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手术治疗主要是借助子宫切除术、潘强淋巴结清少数,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4 总结
  综上所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乳头状瘤样病毒(HPV)感染、相关癌基因、免疫因素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就要求临床加强对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断,借助细胞学筛查、病毒核酸检测、生物学标志物监测等方法尽早发现宫颈癌,结合患者病情症状,发挥同步放化疗、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及手术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命期、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马丁.精准医疗在宫颈癌防治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6):404-407.
  胡滨,石莹莹,王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高危HPV感染和USP22的表达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5,9(5):26-28.
  乔友林,赵宇倩.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和预防[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2):1-6.
  陈楠,姚英武,周燕.宫颈癌发病年轻化趋势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7-8.
  吕倩灵,张玲,林伟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及病毒载量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804-805.
  石丽萍,生秀杰.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高危型HPV感染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 , 23 (1):14-17.
  洪珍汶,李道成.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4(7):832-834.
  刘胜利.细胞学诊断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69-70.
  颜晨,陈云新,滕智平.乳腺癌患者中HPV和MMTV的基因检测[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6,30(2):182-184.
  刘海岭, 王妍, 张明焕 .钼靶X线摄片联合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5):912-914.
  杜俊瑶,张新,李联崑.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及毒性反应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256-260.
  陈璐,周黎.力朴素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宫颈癌的效果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5):435-438.
  刘卫国.免疫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生存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3):189-191.

推荐访问:宫颈癌 发病 综述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