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次分配特点 [我国初次分配的现状与改革对策思考]

  摘要:从初次分配的宏观层面上看,国民收入正逐渐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强资本而弱劳动”的分配格局明显。与快速增长的GDP相比,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增长缓慢,分配率不断下降,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同步。这反映出我国在初次分配环节的不公平性。在初次分配中,应当大幅度地增加劳动报酬的比重,相应地削减资本报酬的比重。同时,应当建立并完善企业最低工资制,提高工会组织的工资谈判能力,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与支付保障机制,启动工资倍增计划。
  关键词:初次分配;分享理论;工资倍增计划;劳动报酬
  中图分类号:F0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087-06
  一、我国初次分配的宏观收入分配格局
  初次分配的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是指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分配,它决定着三者间的相对利益格局。
  从表1计算结果可以看出,1993-2003年,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50%左右波动。但2000年后,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由1996年的53.40%下降到2007年的39.74%,下降了13.66个百分点。政府所得生产税净额的波动幅度不大,1993-2007年间在12.57%~14.81%之间波动。营业盈余比重增长幅度较大,由1998年的18.99%增长到2007年的31.29%,上涨了12.3个百分点。如果考虑进固定资产折旧比重,可以看到资本所得的比重由1998年的33.46%增长到2007年的45.45%,自2005年起便已超越劳动所得的比重。根据表中1993到2007年间各项收入绝对量指标,可以对国民收入总量及各部门收入的增长速度进行计算并加以对比,全国GDP总额由34227.7亿元增长到275624.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07%,而劳动报酬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4.08%,可以判断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呈收缩趋势。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的增长率均高于全国GDP增长率,分别为17.69%和18.32%,可以判断企业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呈扩张趋势。从初次分配的宏观层面上看,国民收入正逐渐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强资本与税收而弱劳动”的分配格局明显。
  二、我国初次分配存在的问题
  分配率是指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配率是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分配率越高,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美国的分配率高达70%,其他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的分配率也在54%~65%之间。我国2006年的分配率是40.61%,我国2007年的分配率降为39.74%。中国社科院2008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的分配率在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在50%以上,2004年后逐年下降。资本回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以前的20%提高到2006年的30.67%,2007年达到31.29%。这意味着,随着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逐步下降,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利润侵蚀工资”现象变得日益严重。
  (一)居民收入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
  从表2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GDP增长率与居民收入增长率呈现非同步性。
  (二)中国财政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
  中国财政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1978-2006年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7.1%,而GDP年平均增长仅为9.7%。由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向政府倾斜,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
  (三)分配率呈现下降趋势
  1 我国分配率远远低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这种现象说明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税收和资本为代表的非劳动报酬所占比例偏高,劳动报酬所占比例偏低。
  2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中国历年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我们找出了中国的劳动者报酬(这里的劳动者报酬不同于上面所说的仅包括城镇人口的劳动报酬,而是包括了农民在内的依靠真正劳动取得报酬的群体)占GDP比重数据,并对比美、英、日、韩几国的情况,得到表3和图1。从中可以看到,劳动者报酬占比逐年下降。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大大低于美、英、日、韩等发达国家,并且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3 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明显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工资收入增长远低于GDP增长,而税收的年平均增长水平却远高于GDP的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从1993年的12.6%提高到现在的27%。2010年财政收入高达8.31万亿元,较2009年增长21.3%,远远高于10.3%的GDP的增幅,占全年GDP39.8万亿的20.88%。我国初次分配存在着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资本所有者所得偏高,劳动所得不断下降的局面。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具体数据见表4。
  4 从相对水平上看,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增速总体上低于GDP增速(见图2)。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尽管是持续上升的,但在很长一段时期低于GDP增长率,到1999年后开始追赶上GDP增长率,但随后在2003年左右又开始接近于GDP,平均实际工资环比增长速度(8.81%)低于GDP环比增长速度(根据GDP指数的计算,约为10.11%)1个多百分点。
  由于工资增长速度赶不上GDP增长速度,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5.61%逐渐下降到2009年的11.73%。
  因此,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增长缓慢,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分配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收入增长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同步,这反映出我国在初次分配环节的不公平。
  三、从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分析初次分配不公平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来看,近几年,国有经济的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单位数量、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0.1%、33.3%、48.1%、44%和27.2%;到2009年,上述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分别为4.7%、26.7%、43.7%、26.9%和20.4%,分别下降了5.4、6.6、4.4、17.1和6.8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则相应提高。其中,私营经济的单位数量、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5.6%、19%、12.4%、14.3%和24.5%,分别提高到2009年的58.9%、29.6%、18.5%、28%和33.7%。非国有经济发展快于国有经济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领域中,非国有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明显快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私有制经济比重还在继续上升,向电力、铁路、邮电、航空等重要部门扩展。说明私有制经济正在逐步取代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趋势明显。   (二)所有制结构变化影响了收入分配的变化
  从国际上用以描述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我国1978年为0.16,2000年为0.417,2005年达到0.47,远远超过国际通用的0.4的警戒线。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不仅超过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有从“以公有制为主体”逐渐演变成“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趋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受到威胁,按生产要素分配逐渐被强化,使我国收入不断拉开差距。因此,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被动摇、削弱。
  据测算,1995年,在全国企业注册资本中,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分别为73%与27%;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贡献的比重分别为78%和22%。经过十多年的国退民进改革,这两组数据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笔者认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命脉、国防安全、公共事业等方面占有主导地位,即毫不动摇地坚持国有经济在以下几个关键性领域的主导地位。第一,国防军工业,这关系到国家安全、祖国统一、民族独立、领土完整的大局,必须坚持国家的绝对控制权。只有在国家稳定、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第二,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的领域,必须坚持国家的绝对控制权。不然的话,国际金融资本会冲击我国的金融安全,导致如东南亚和美国为代表的金融完全自由开放国家的金融危机,使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第三,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命脉、公共事业的行业如能源、粮食、交通等,这些行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进而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国家的绝对控股权,这样才能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重严重失调,私有制经济贡献的比重超过了公有制经济,依据工商联公布的数据:2005年民营经济和外商、港澳台经济在GDP中的比重高达65%。而私有制经济实行的主要是按资本分配,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工人只能得到劳动力的报酬即工资,这是目前我国初次分配不公平的财产制度原因。
  四、转变初次分配不公平的路向与途径
  (一)转变初次分配方式
  即从传统企业收入分配方式转到中国特色员工所有制股份公司与净收入分成制、农村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中国特色企业收入分配方式。应结合不同所有制结构,以利益分享的新经济观为指导,大力倡导实行利益分享制。
  (二)启动工资倍增计划
  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而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却在不断下降。因此,应该学习日本的工资倍增计划,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缓解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分配率逐步提高到65%以上。
  (三)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稳步提高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稳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公有制经济贡献的比重。从根本上改变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失调现象,逐步实现公有制经济贡献的比重超过私有制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学习国外的经验,在私有制企业初次分配中实行利润分享,逐步提高私有制经济中劳动报酬的比重。
  (四)建立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
  中国特色企业收入分配方式在初次分配中实行以净收入分成制为主的分配形式,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自主联合劳动制度使得劳动者真正成为了生产资料的主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劳动收入。个人收入持续增长,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刺激和扩大了有效消费需求。根据分享经济的利益协调机制,净收入分成制克服了现行工资制度下不能实现按劳分配的障碍,按照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方面利益的原则,及时调整分配比率,按照一定的规则把企业的净收入按一定的比率划分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职工个人收入三个部分,将企业净收入合理分配,三者各得其所,理顺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同时,也克服了国民收入向政府倾斜的弊端,能够刺激消费,提高消费率,同时也能够实现投资、积累和消费之间的相对平衡。国家通过分税制获得更高的收入,企业通过企业基金的积累保证了更长期的发展,而个人尤其是普通居民,即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则由于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分得了更多的个人劳动收入,可大幅度增加可支配收入。只有广大劳动群众可支配收入的显著增加,才能够有效地增强消费的动力与能力,才会有更高的消费需求,才能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才能刺激有效消费需求的增长。
  对于公有制企业,应把“公有制分享经济运行机制”引入初次分配。具体而言,就是用净收入分成制来代替现有的工资制。所谓企业净收入,就是实现企业的净产值,可由销售收入扣除物耗成本求得。净收入分成,就是将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间按一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分成制克服了现行工资制度下实现按劳分配的障碍,按照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个人利益的原则,按照一定的比率将企业净收入合理分配。因为是自主经营企业,职工和企业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净收入。这样,在初次分配中就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和统一。再加上分享经济的消费约束机制,使得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这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结构失衡中收入分配结构失衡这一突出问题。这里职工不再拿工资和奖金,而是按照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这种分享是以实现了的企业净收入为基础,是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紧密相连的。因此,职工个人劳动收入不再由企业外部的力量所决定,而是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职工的劳动贡献。这一改革方案不仅要求取消传统的工资制,并且要求取消利润制度,用净收入分成代替工资和利润。这样就能真正使职工收入成为其劳动贡献的报酬。由于利益分享,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方面就会形成一股追求净收入不断增长的合力,从而也就有效地解决了增加劳动供给的生产动力问题。在净收入分成制中,利益分享是通过各经济主体对每一边际产量的净收入分享来实现的,因而能有效地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做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净收入分成制通过两级按劳分配的形式来完成。第一级按劳分配解决的是企业全体职工提供的集体劳动量应获得的集体劳动收入总量问题,第二级按劳分配是解决企业对职工个人的按劳分配问题,即企业对职工履行经济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每个职工的劳动量,再将这个劳动量按照一定的系数换算成劳动收入,最后得到每个职工的劳动收入。
  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其主要特点就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在非公有制企业设立分享经济制度时,除了考虑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享外,还要考虑资本所有者的利益。目前,在中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比较适宜的做法是采用利润分享制。首先,职工首先取得固定的工资收入和绩效奖金,这构成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职工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其次,企业通过员工持股实现利润分享。再次,形成用于企业的技术革新、扩大再生产等方面的企业基金。余下的部分利润就要在资本所有者和企业职工之间进行分配,职工凭借其劳动力产权参与利润分享。具体的分配比例要依靠双方的谈判来协调。非公有制企业中运用利润分享制,兼顾了国家、企业、资本所有者、企业职工四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对于缩小资本所有者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新形势下,通过利益分享机制,能有效地破解目前中国初次分配领域所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的问题,能够提高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倾向,进而提高消费需求。这样,就能推进中国经济增长由出口和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转换的进程,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均衡增长。
  (五)解决我国目前企业收入分配所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1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增长与GDP增长同步,同时,要考虑核减CPI的上涨幅度,下大力气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制度。
  2 建立与完善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与支付保障机制。使公有制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水平高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高于CPI增长速度。
  3 规范国企高管的薪酬标准和职务消费。使之与上年度国企职工年均工资保持适当的比例,并与企业的效益挂钩。
  4 推行中国特色员工所有制股份公司与净收入分成制、农村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中国特色企业收入分配方式,在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下,彻底改变传统的企业收入分配方式。转变初次分配方式即从传统企业收入分配方式转到中国特色企业收入分配方式,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并使之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5 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当前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收入分配结构关系,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要调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点。
  6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内外实践都证明,在一个社会中,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发展壮大有助于社会稳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因此,分配公平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还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全局性问题,更是中国能否继续稳健前行的战略基石。无须讳言,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分配制度改革是滞后的,主要表现在:初次分配中,没有明确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合理的分配比例关系,没有建立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二次分配中,没有以制度形式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以及转移支付的支出比例;三次分配规模小,慈善捐赠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等还不健全。在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的同时分好这个蛋糕,通过调低、控高、扩中、打非、规灰来实现分好这个蛋糕的目标,逐步实现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
  7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8 收入分配应确立硬性指标。应当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确立一些基本的约束性指标来明确收入分配改革与民生保障的目标预期。将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与基尼系数具体量化标准纳入政府和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并用政策与法律的手段加以保证。在“十二五”期间将基尼系数控制在0.45以内,到2020年时控制在0.4以内;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提高幅度不低于10个百分点,设想到2020年分配率逐步提高到65%以上。在初次分配中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的问题。确保财政支出每年用于民生福利的部分高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幅5%以上。2020年达到30%以上;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公共服务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覆盖。将这些目标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收入分配合理化。国企垄断、传统户籍和不平等的就业制度是导致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阶层收入差距的体制原因。对此,国企改革应消除行政性垄断,将省级以下一切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股份化乃至民营化,提高央企税后利润上缴比例用于民生福利事业,对垄断企业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严格推行工资总额预算。
  责任编辑:王骏

推荐访问:初次 对策 分配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