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云芬的儿童阅读如何起步【儿童阅读从这里起步】

  摘要:一年级孩子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以后,究竟是怎么开始阅读的?作为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在阅读起步阶段顺利起航?通过跟踪观察和访谈,发现影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文化背景、汉语拼音基础和日常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活动,激起儿童阅读兴趣,挖掘学生阅读潜力。
  关键词:儿童阅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0-0046-04
  引言:
  一年级的孩子学完了汉语拼音,要开始进行独立阅读了。这些孩子在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以后,究竟是怎么开始阅读的?作为教师,如何帮助这些刚升入小学不久的孩子在阅读起步阶段顺利起航?这些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此以自己跟踪观察了一学期的两个班级为例,拟从这两个班级部分孩子在这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中得出影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谈一谈帮助低年级儿童独立阅读顺利起步的几点做法。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回顾
  笔者在开始本次调查研究之前,查阅了相关的书籍与文章后发现,比较多的研究结论指向如何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而对于儿童阅读起步的研究,例如影响低年级儿童独立阅读顺利起步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从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提高其阅读水平的研究还没有展开。据此,笔者试图通过本次跟踪调查就如何切实帮助低年级儿童独立阅读顺利起步能够有所发现。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及内容。儿童阅读能力的高低有可能会跟儿童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相关,考虑到这种特殊性,笔者在调查时考虑到选取样本所在学校要具备代表性,经过多方面考察,最终选取了两所学校:一所是省首批实验小学(下文称之为A校),省首批国际汉语推广基地,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另一所是区级普通学校(下文称之为B校)。接受测试的对象为这两个学校随机抽取的一年级某个班的学生,每个班上、中、下层次学生各5名,一共30名。
  2.调查方法及内容。笔者分别在上述两所学校一年级中随机抽取了一个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跟踪观察。在两个班一年级第二学期学期初和学期末两个时间段对两个班的被试进行了阅读速度的测试,并进行了访谈。
  二、影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文化背景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属于一个特定的家庭,这个特定的家庭有其特定的背景。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成长的。因此,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等等就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家庭文化背景。从两个班级的测试结果来看(见表1),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的孩子在阅读起步阶段就表现出了不同层次的阅读水平。测试中A校学生的平均阅读速度为97.4个字/分钟,15人中有4人没有理解所读文字含义;B校学生的平均阅读速度为91.3个字/分钟,15人次中有10人次没能理解所读文字含义。从测试后整理的数据并结合访谈结果来看,一般来说,出生在父母文化程度较低且职业又偏向于体力方面的家庭,其子女在阅读起步阶段(拼音学完开始自己独立阅读的阶段)所表现出的阅读能力要稍弱一些,如阅读速度较慢,且理解能力不强;反之,出生在父母文化程度较高且职业又偏向于脑力劳动方面的家庭,其子女的阅读能力稍强,即其阅读速度相对稍快,且理解能力较强。
  (二)汉语拼音基础
  笔者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第一次阅读速度的测试是在一年级下学期学期之初进行的,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学完拼音并有了一定的识字量。班上的每个孩子基本上都可以独立地进行阅读了。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个阶段的孩子之间阅读水平是否会有差异呢?如果有差异,这跟汉语拼音掌握情况是否有关联呢?
  在进行第一次阅读测试前,两位任课教师均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汉语拼音掌握情况测试。老师将全班学生测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然后在上、中、下每个层次中分别随机抽取了5个学生接受笔者的阅读测试。
  测试中,笔者还对被试进行了访谈。在被试谈到他们阅读的方法时他们都是先直接认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再拼拼音;在第一次测试中,每位被试反映所测文本中认识的字跟不认识的字差不多,第二次测试中,不认识的字少了。如果这里暂且将被试间识字量的差异忽略不计,那么从两次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拼音掌握的熟练程度与该生的阅读速度成正相关(见表2),即拼音测试中成绩好的,阅读速度也是相对较快的,但与其理解能力的强弱没有表现出某种直接联系。
  (三)日常阅读练习
  表3为A校被测的两次测试结果。从表3中可以发现,每一批学生的测试成绩,第二次比第一次无论是阅读速度还是对文本的理解水平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两校比较,A校每一批次学生测试成绩提高的幅度都要大于B校(见表2)。表4为两校第一批次被测的测试成绩比较。从表4中可以发现,在第一次测试,B校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A校,第二次测试,B校学生无论是阅读速度还是理解能力都落后于A校。
  每次测试之后,笔者对各被测班级任课教师都有一次访谈。访谈中A校所测班级任课教师(教师A)介绍:她在学生接受完笔者的第一次测试之后,就在每天的语文作业中多了一项常规作业,即每天阅读课外书20分钟,次日老师则随机进行检查。B校所测班级任课教师(教师B)表示,对学生阅读方面没有统一的要求。由此可以发现,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还跟其日常的阅读练习有关。长期坚持每日一定时间的阅读,对提高个体的阅读能力是会有正面帮助的。事实表明,学生每天有了一定量的阅读,不仅可以在阅读中巩固汉语拼音,提高汉语拼音的熟练程度(到学期结束,A校的有些被试已经达到遇到陌生汉字可以直呼音节的水平);同时在阅读中,因为反复接触一些汉字,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相当一部分新字。识字量有了提高,加之汉语拼音又非常熟悉了,其阅读速度就必然快了。学生在每天的阅读中,读得多了,见得多了,思考得多了,对文本的理解水平也就悄然提高了。
  三、帮助儿童阅读顺利起步的几点有效举措
  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孩子,各个方面尚都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起步得如何,会影响到他小学、中学甚至终身学习的状态。一年级第二学期,正是学生阅读起步的关键时期,起步得好,说不定可以获得伴他一生的良好的阅读状态。   不过,在我们的学生中间,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一开始就不喜欢读书,有的则是稍大了反而不爱读书。笔者认为相当一部分因素在于我们教师,在于我们这些作为儿童阅读起步阶段的导引者在儿童的这个关键期里对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引导。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明确提出要注重情感体验,拥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小学语文阅读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笔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上文得出的影响阅读起步阶段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几点因素,从儿童出发,提出如下能有效提高儿童阅读能力,帮助他们阅读顺利起步的举措。
  1.每天都是读书时——父母为子女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庭文化背景是影响儿童阅读基础的一大因素。因此,我们建议,作为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子女营造出一个“每天都是读书时”的家庭读书氛围。家长要尽可能地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就为其树立热爱读书的榜样,而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读书,自己却一到家就以电视或其它娱乐项目为伴。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幼小时期最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年轻的爸爸妈妈倘若能够很好地做好正面示范,有意识地以自己优良的行为影响孩子,在家庭中创设“每天都是读书时”的家庭阅读氛围,将会让子女受益终生。
  2.“给你一个大拇指”——激发儿童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首先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阅读中去,才能在阅读中获得享受,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地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教师B在访谈中提到,她的班在两次测试中第三批次的学生进步是最为明显的,平均阅读速度由第一次的39.8个字/分钟上升到66.8个字/分钟,被试的理解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第一次被测5人无一人读懂文本,第二次测试只有1人未读懂,这当中读懂文本的被试基本能够复述所读内容。学生阅读能力能够有如此大幅度的提高,这与教师B日常对这几位学生在阅读中及时、大力地肯定是分不开的。教师B介绍到,他们班第三批次的学生家长大多是本市的流动从业人员,好一点的是市场卖水果的,还有在街头从事手机贴膜。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也没有半点课外阅读方面的要求和指导。因此,这些学生的基础就全班而言,显得尤为薄弱。在第一次测试中,有一个学生在一分钟内只能非常困难地拼出四个音节。于是教师B想到,首先从提高这些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入手,说不定可以让他们的阅读起步来得顺利一些。在每次阅读时,教师B尤其注意鼓励这批孩子,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甚至有意识地在全班范围内放大,在他们的每日星星榜上,慷慨赠予“给你一个大拇指”印章。同时教师B还结合这几个孩子的实际水平,利用讲故事、开展比赛活动等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一段时间下来,这个层次的学生阅读能力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几乎每个人对阅读较第一学期都更感兴趣了,而且他们阅读的速度、理解的能力也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3.“小蜜蜂读书活动”——增强儿童阅读动力
  爱上读书固然可喜,将这种“热爱”持久保持则更为弥足珍贵。这里,笔者认为教师A在班级开展的“小蜜蜂读书活动”,很好地增强了儿童的阅读动力,使儿童对阅读的热爱持久性地“定格”。
  从两次的测试结果来看,A校各个批次学生的测试成绩在第二次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教师A结合低年级儿童特点设计的“小蜜蜂读书活动”。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完了汉语拼音之后,老师就向全班同学介绍一批拼音读物,这个阶段推荐的读物图文并茂,而且篇幅短小,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非常有限,加之他们对汉语拼音还不够熟练,读这种短小的故事容易让他们体验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读完一本后,到老师处接受“过关”。其中,第一批顺利过关的小朋友不仅可以光荣地获得“小蜜蜂”奖章,还可以得到老师的“亲笔赠言”。要知道,这对于刚刚走上独立阅读之路的小朋友而言,是多大的光荣啊。语文老师每天利用午休结束后的时间进行“小蜜蜂读书过关”。过关时,老师会抽测小朋友朗读一部分内容,同时提几个关于读物内容方面的问题。如果顺利过关,一方面可以在自己的阅读星星榜上光荣地加一颗大大的红五星,另一方面还可以跟另外一位也顺利过了关的小伙伴交换阅读。这样,既节省了个人的阅读成本,又扩大了自己的阅读范围,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班级的图书资源。
  从活动实施情况来看,这个班级的学生自活动开展以来,读书的热情就一直十分高涨。每天午休后,班上各个批次的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到老师处过关。
  就这样,一个半学期下来,班上每个孩子的课外阅读量都有了保证,最多的学生至笔者进行第二次测试时止,较高质量地读完了85本课外书,最少的也完成了26本课外书的阅读。
  4.每周一次“书友沙龙”——交流思考中挖掘阅读潜力
  重视儿童阅读中的思维训练,才能有效挖掘儿童自主的阅读潜力。处于起步阶段的孩子,虽然都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很多内容的理解都还很片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孩子都有着很大的阅读潜力。而我们教师如果能够在平常的阅读活动中,重视好对儿童的思维训练,则能有效地挖掘儿童自主阅读的潜力,让儿童在阅读中不仅收获知识,而且锻炼思维,最终让自己的思维品质得以提升。
  我们可以每周开设一次“书友沙龙”活动,进行读书交流。笔者认为,交流活动,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好孩子自己提供的资源,从比较能力、假设能力、归类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着手训练儿童的思维能力。
  宋朝著名诗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阅读能力的掌握会让我们的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恰好可以从这里开始。

推荐访问:起步 儿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