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摘】 艺术文摘订购

  暴雨引发艺术品保存讨论  2012年7月30日的《深圳特区报》载文称,一场特大暴雨不仅给北京市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艺术家们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损失,由此引起了关于如何保存艺术品的大讨论。7月21日的大雨,让798、318、黑桥、宋庄等多个北京艺术园区受灾,不少艺术家的画作被泡坏,引起了全国美术界的极大关注。其实这已经不是大陆艺术界第一次受天灾重创,去年成都也被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洗劫”,老蓝顶艺术区的40多间艺术家工作室无一幸免,直接损失达到500万。此次北京艺术界的损失尚无法估计,人们在为损失的画作哀叹之时,也积极地探讨如何保护艺术作品。一些大型美术馆会为艺术品上保险,以预防天灾或人祸带来的损失,但对于许多艺术家来说,由于经济条件和经验方面的欠缺,对艺术品自身的安全保护没有太多想法。一位保险行业的网友说,保护艺术品,首先是地点与建筑物的选择,其次是必要的防护设备、防护措施,最后是预先准备好的灾害紧急预案,和平时的定期演练。“简单而言,风险管理便是晴天时修屋顶。”除了实物的保存,不少人都提到了数字化保存的重要性。雅昌网的一位工作人员建议艺术家在作品完成的第一时间高清扫描或拍摄,建立作品的数字档案,并且对代表性作品高仿真复制,以此降低损失程度。
  “中心美术”的麻烦
  林木在2012年7月30日的《美术报》中撰文说,为什么大家都要拼命往北京去挤,就因为那里是首都!可华盛顿也是首都,而且是超级大国的首都,那里就没有多少人!可见问题还不在首都与否,问题出在“中心”。长久以来,北京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既然是“中心”,权力集中于此,事情也都必须去北京办,各地都有“驻京办”即因于此。权力集中,名利当然也高度集中,机会自然比外地多得多。就美术界来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此,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等均在此,中央各大媒体在此,大部分有实力的画廊也在此,由不得你不去。现在,“外地”稍有些名气的画家都要往北京去,名画家要去,不出名的更要去,大有“一登龙门”之势。对艺术来说,这种汇集“中心”,危害就不只是水不够用、路不够走,而是艺术家过度扎堆“中心”,艺术也“中心”起来。本来,艺术家各处一地,地域不同,思维不同,体验不同,艺术自然不同。你看过去的艺术,不仅有岭南派、海派、京派、金陵派、长安画派,而且各派中人亦各有不同。今天的画家扎堆“中心”,就好像居于美术界“中央”,似乎美术圈的“中央”就可以号令地方,这样看来扎堆“中心”的危害,远远不止水不够用、路不够走。
  美术评论危机的经济因素
  芙蓉山在2012年7月24日的《中国文化报》中撰文称,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艺术批评典籍浩如烟海,好的艺评往往去伪存真,提高民众的审美能力,引导艺术创作健康有序发展。而当下创作相当活跃,但评论却充满危机,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一向严肃的美术评论开始变味了,一些批评文字的撰写并非出于学术需要,而有着实在的功利需求。由书画家提供润笔费的评论大有泛滥之势,长此以往,其弊端是相当严重的。第一,以为批评就等于表扬。艺术家都付费了,你敢说别人作品不好?因此,大量美丑不分的艺评充斥世面,大师、巨匠也越来越多……第二,以为艺评就是作品批评。其实,美术批评不单对作品、创作或画家各方面的评论,还包括揭示画坛的假丑恶、艺术市场的弊端等多方面。第三,以为艺评只要出钱就可以搞定。现在操作一个画家的基本逻辑是:先创作一批作品,再花钱买评论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最后是市场炒作,其中评论是必要的工序,批评家因此成为备受诟病的“食腐肉者”。第四,部分媒体和艺评人因趋利而使得批评失语失信。受人钱财而替人消灾,一些谎话连篇艺评文章的出现也就不是怪事。过去因为经济因素介入批评,导致艺术批评的畸形发展。现在上海以经济资助手段对艺术评论加以扶持,有了高稿费,艺评未必就可以放心,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做。
  有些学术论著竞用书画赝品
  朱万章在2012年7月17日的《新快报》中撰文指出,一般说来,书画鉴定只是美术史研究的初级阶段,对于一件作品,首先要考量它是不是这个书画家本人的真迹,如果不是其真迹,不管艺术水平如何高,都不足以用来作为研究这个书画家的资料,这是人所共知的基本常识。有趣的是,最近翻阅一本洋洋大观的明代某书法家个案研究的论著,发现作者用来论证其书法特色的、被称为该书法家“经典”的书法作品,其实早已被鉴定界确定为赝品。这样的“论著”所得出的结论,显然是南辕北辙。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在进行美术史研究之前,首要任务是对所引证的作品作一个简单的甄别,这样才会有的放矢,研究起来令人信服。对于书画鉴定家而言,首要的任务是为美术史研究者提供专业的、富有学术见地的书画鉴别,这是一种负责任的书画鉴定行为。但古往今来,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鉴定者,由于对作品的真伪缺乏判定,或者自己本身并不熟悉该书画家作品,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往往便说“存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方面体现出没有底气,另一方面也说明眼力不够。于是便有人提出,既然如此,那怎样区别所谓的“存疑”作品呢?其实很简单,多看书画家的不“存疑”作品,了解其笔性,再比对这些“存疑”的作品,孰是孰非,自然立竿见影。
  电视鉴宝节日早该降温
  陈杰在2012年7月13日的《北京商报》中撰文称,电视鉴宝节目遭遇诟病由来已久,在笔者看来,这类节目在浮躁的舆论环境下已经逐渐偏离本质,更像是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不少电视鉴宝节目,一味向“钱”看,完全忽略了“美”,专家鉴定水准参差不齐,能否给出准确的鉴定结果尚不确定,更可恨的是,他们往往伙同节目组、相关利益方,一起欺诈来参加节目的鉴宝人,暗箱操作严重,黑幕横行。一些电视鉴宝节目诚信缺乏,为提高收视率,不惜大肆造假,雇用人冒充藏家编造故事,增加节目戏剧性,欺骗观众,也欺骗众多鉴宝人。长此以往,引发的后果极为严重。有业内人士曾如此形容大众的鉴宝热情:在某地举行的专家义务鉴宝活动上,汹涌的人群竟然挤爆了现场的玻璃门,不少人拿着所谓家里的“老玩意”,直勾勾地盯着专家,第一句话就是:“您看看这个到底值多少钱?”什么艺术美感、文化内涵,遇到钱都靠边站。电视鉴宝节目应该降降温了,作为传播媒介,电视鉴宝节目最核心的价值观,应该是尽可能地通过对每一件文物的赏析、评鉴,让拥有者和电视前的观众了解到其所蕴含的艺术美和历史文化。对于现有的藏品,无论高低贵贱,均可以当作一件艺术品欣赏把玩。只有不断提高艺术素养,才能为以后更有价值的投资收藏打下基础,否则,收藏也只能是一场赤裸裸的金钱游戏。   当代艺术没有标准吗?
  朱苓在2012年7月31日的“艺术国际网”中撰文称,近日发现一个现象:你一旦敢批评某个比较出名的当代艺术家,就会遭到围攻:“当代艺术哪里还有什么好坏的标准?!”“你根本不懂当代艺术!”人类当代诸多创作领域,文学、音乐,皆有自身标准,怎么唯独当代艺术会没有呢?既然没有标准,为什么美术馆只展有些人的作品?为什么有的作品能卖到天价?又为什么批评家、媒体像蜜蜂一样只围着某些艺术家转,却对其他数以万计的不理不睬?事实上,“没有标准”只是一个幌子。纵观当代艺术界,表面上宣传价值平等,事实上早已演变成为了一种强权政治:有钱有势者推崇的艺术家,没人敢吱声说不好,没钱没势者推崇的艺术家,也许没人会坦白地对他说不好,但会用一种更明确的方式向他表态——不屑一顾。笔者认为,一个人可以去质疑别人提出的标准,但条件反射般地说“根本没有标准”,他就是在拒绝思考、禁止讨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笔者提出了自认为是评判艺术作品的主要“标准”:对视觉语言的坚守、创新和真情实感的表达。很少有人真正去研究艺术作为视觉语言的价值,这导致一大批对艺术品之艺术性缺乏感悟的毕业生流入市场,越是无能的越成为艺术权贵们招募的对象,因为他们只会鹦鹉学舌般地重复雇主的台词,以及通过对别人的指手画脚来掩盖自己的无知。艺术品的价值特征和分类
  刘双舟在2012年7月31日的《新浪收藏》中撰文指出,艺术品是指凝结着人类各种形式艺术劳动的,有某一具体表现和特定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的物品。与满足人们普通消费的物品相比较,艺术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艺术品的非统一性。艺术品通常不是大工业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而是个性化、独立劳动的产物,它受到不同民族、地域、艺术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艺术品的非实用性。艺术品创作多是为了满足艺术家审美表达或者情感流露,不完全是为了给人使用。一些艺术品在其产生的时代可能具有实用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品因其存世量少、稀缺而身价大增,实用价值却被淡化了。3.艺术品的非再生性。艺术品都是艺术家在某个阶段独创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而每个人每个阶段创作的作品又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由于时间不同或因流通后种种原因造成的过剩和稀缺等情况,其价值是不同的。艺术品的价值具有特殊的不确定性特点。同样一件艺术品,在一地拍卖可能流拍,而在另一地却可能拍出高价。艺术品因其具有的非统一性、非实用性、非再生性、非确定性的特点,构成了其价格的差异性,也因此成为了最适合采用拍卖方式交易的标的。
  青年艺术家“各自为政”的可能性
  杜曦云在2012年7月31的“雅昌艺术网”中撰文说,作为表达方式的艺术,它的形态和所指涉的方向是多元的。每个人选择艺术的目的可能完全不同,一个人在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态度和表现,并不能代表他的方方面面。而且,艺术家在每个“此时此地”的艺术表达,只是他阶段性的关注、体验、思考范围的曲折体现,随着情境的流变而流变。当下所谓的“青年艺术家”,他们在艺术方面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具体表现,是难以清晰、准确描述的,由于成长、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彼此间的差异甚至可能大于相同之处。当代艺术不是命题创作,个人志趣不宜强求,立足于“此时此地的我的感受”,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否则,即使再貌似宏大,也因出发点的空洞而难以让人认同。问题是:自己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如何?从这一点来看,这些青年艺术家中传达出的迷茫、怀疑、失落、忧伤等复杂情绪,这将是漫长而持久的过程,也将面对更为丰富、广阔的领域。与年长艺术家相比,某些青年艺术家目前在自己或他人眼中可能还有待更加“成熟”,但很多可能性的正在萌芽、生长,已经比较明显。至于在未知的前方每个人的具体方式和能力,既取决于自身,也取决于各方面的情境,这需要通过各种具体实践来实证,而不只是通过艺术这种“表演”来推断。
  公众需要艺术熏陶而非暴力推介
  木须虫在2012年7月25日的《中国文化报》中撰文称,据媒体报道,全身裸露的女人,半弯着腰,转过身子翘起臀部……这样性感撩人的画面,出现在广州市中心繁华地带某人体艺术展的大幅广告海报上,其尺度之大引起市民的争议和侧目。不少市民认为海报已经超出了艺术本身,带有明显淫亵味道,建议监管部门取缔该广告。艺术与色情的界限历来比较模糊,除了客观上出自于画家之手以外,之于观众还会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观念与审美情趣。同样的作品,有人从中领略到美感,而有人则看到了淫秽。所以,这样的作品挑战的却是公共道德观念。虽然,这个社会观念多元,需要宽容,不过宽容应是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之下。艺术传播更多的是以人为媒,传播者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如何营造熏陶的气场。推介广告,树起来的是艺术,而传播的或许是色情,举办方的目的可以理解,而推己及人的逻辑却值得拷问。这样的广告很轰动,有可能把一部分观众带进展览厅,实现本初的目的,而事实上,这部分人中,会不会更多的抱有猎奇的想法,拿世俗当艺术呢?发之于一端而不顾及公众的艺术推介,便显得很黄很暴力,在公众生活字典中“艺术”两个字日渐稀缺的今天,难免不让人怀疑这又是一起刺激眼球的行为艺术秀。公众需要的是艺术熏陶,而非暴力推介。
  媒体评上海烟草博物馆:崇尚烟草文化必招板砖
  郭杨阳在2012年7月27日的《中国文化报》中撰文称,据报道,上海中国烟草博物馆先后获得“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上海市未成年人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笔者认为,如果存在着“烟草文化”这一概念,那它也应该是一种“反思文化”——反思烟草给人带来的危害,反思与“烟草”作斗争的历史。在这个角度上,建立一个博物馆,让公众从那些具象的事物中获得思考和启迪,从而更坚决地拒绝烟草、崇尚健康,也确有其合理性。但刚刚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的烟草博物馆,似乎适得其反——以吹捧、崇尚烟草文化为主,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引来漫天板砖才怪。“烟草博物馆”,顾名思义,是存放与烟草有关的历史和文化的地方。浏览烟草博物馆官方网站的介绍,会发现其措辞中不乏“丰富内涵”“历史伟人”“民族英雄”之类的字眼。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丰富内涵”并不是与烟草作斗争的丰富文化内涵,却更像是烟草生产制造的“丰富工艺内涵”。而“民族英雄”也不是与烟草作斗争的英雄,却是一个个被剥离出吸烟史的“烟草英雄”。这样的博物馆,其存在和文化传播的初衷就令人怀疑。笔者建议建设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烟草博物馆”,既警示下一代,也反思当前的烟草经济,唯有如此,才能响应国家号召,真正实现禁烟、控烟。   中国艺术机构崛起的5大障碍
  郭巍薇在2012年7月17日的“99艺术网”中撰文称,中国当代艺术家、收藏家和拍卖行的惊人崛起昭示着一场真正本±艺术的文艺复兴。在这些充满希望的现象背后,存在一些长期困扰中国官方艺术机构的问题:1.中国政府未能充分支持中国本土博物馆。据悉,成功注册的美术馆为了寻求政府支持,经常屈从于审查的压力被迫开办政治宣传性的展览。鉴于这种不利的官方地位,美术馆依靠赞助和画廊租赁等方式四处寻找基金支持。2.中国当代的艺术机构十分疲软,经常为企业商行妥协让步。有文章指出,大部分中国当代美术馆是由“房地产企业家”而非艺术赞助人建立的,包括今日美术馆、四方美术馆和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等。3.美术馆管理不善,并缺乏优秀管理者及员工。整体性问题外还存在更加复杂的事实,即中国缺乏经验丰富的由美术馆管理者、策展人和行政人员组成的团体。4.可用的高质量艺术作品有限,对关键作品的竞争激烈。收藏型的美术馆会很担心,他们在储备展览作品时同时面对发达的西方艺术机构和中国私人藏家的激烈竞争,这些藏家通常不计划捐出他们的藏品或者想用藏品开办私人美术馆。5.策展的理论性实践和体制的完整性准则仍不发达。中国艺术界已经适应了西方的策展规范和美术馆管理机制,但它绝不是完全整合或标准化的。
  谁在掀当代艺术的超短裙
  张长收在2012年7月17日的“99艺术网”中撰文说,当代艺术的尴尬处境有点像“齐X短裙”,既时尚前卫,又饱受争议。处于体制外的中国当代艺术,本不受任何制度的约束,也可以任其自生自灭,这种自发状态却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来自传统方向的排斥。非主流艺术很难占上风,可以说当代艺术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然而这种生机就像ladygaga的创意一样不断涌现,尽管有时会让人感觉有些病态、有些媚俗,但却能给这个有点畸形的社会一点“颜色”看看。至于当代艺术的立足是否能够长久,关键在于当代艺术自身的发展。当代艺术的“齐X短裙”是否还拥有诱惑力?让人们来关注当代艺术的方法还有很多,与文化传统的结合更容易引起本土大众的共鸣。那么,到底是谁在掀当代艺术的“齐X短裙”?掀了之后有怎样的后果?其实谈不上“后果”一说,有人“掀”也从侧面说明了他没有无视当代艺术的存在,当代艺术对他来说还是有诱惑力的。我们不必去追究谁的对与错,我们无须去怀疑一个国际友人的好意,也无需一个“寿终正寝”的说法,我们只需身体力行。所以我们不必将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身上,我们应该看到生活在民间的艺术家。毛主席也曾教给我们一个道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当代艺术存在一天,那么早晚会成燎原之势,何必杞人忧天?
  中国绘画颜料之忧
  王成喜在2012年7月16日的《美术报》中撰文称,日前读到一条新闻,说是一位南京油画家的作品在被带到欧洲去展览的过程检测中,因选购的画布与颜料,都未达国际标准,而未如愿以偿,这实在是一件尴尬事。10多年前,许多油画家就开始使用进口颜料和画材,为的就是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据资料介绍,以前中国画颜料的最大特色是取材于自然,而非化学合成,故有些以中国画颜料绘制的文物有千年之寿而色新如初。现代的管装化学颜料虽然极大地方便了画家的使用,但却使画家们失去了了解颜料的来源、制作及质感的机会。并且管装的化学颜料在使用之后,经过托裱容易脱落及褪色,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根本无法与传统的中国画颜料相比。笔者使用中国画颜料作画30余年,不是研究颜料的专家,但却以一个消费者的创作实践见证了这段时间中国画颜料的兴衰过程。中国颜料业的不敬业,早已被具有强烈竞争意识的国外商家所窥视,有“洋为中用”之势。可以断言,如果国内有关企业还沉浸在满足低端销量的思路中,中国画颜料这个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工艺,早晚要葬送在这一代人手里,消失殆尽,成为外国颜料的手下败将。另外,从情感上说,在中国画的故乡和发源地,竟然买不到国产的好颜料,甚至要用洋人制造的“中国画颜料”,那可真是值得思考、令人忧虑的事情。
  警惕美术圈里的逆淘汰
  宋永进在2012年7月16日的《美术报》中撰文说,真材实料的大豆酿造的酱汁被廉价的化工调制品击败,优质的食用油被劣质的地沟油击败……在不规范的商业环境里,劣质品凭借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显示出超乎寻常的生存能力。这种现象催生了当代独有的“成功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社会的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劣胜优汰”的逆淘汰现象。那么,美术圈的境况又如何呢?1.而今的美术圈茶聚,少有论及画品、画格的,在一些画家眼里,艺术理论和绘画品格是虚无缥缈的,社会名分相人脉资源才是实实在在的。2.不看作品的内涵,只看入选了几次美展,获了几个奖项,发了几篇高级别的论文……3.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出击,美术家拉杆子、结帮子,成为常事。4.刻苦钻研大师的艺术方法论,太“过时”了。5.探索绘画个性的道路如此漫长而艰辛,何不走走捷径。在当代的“成功学”理念引领下,艺术真理败于社会名分,艺术内涵败于量化数据……于是,画家只有抛弃艺术真理,放弃艺术内涵,放弃艺术家的独立思想,方有“成功”的机会。这样一来,虚伪投机的艺术家反倒可能平步青云,一跃成为学术代言人或学科带头人,而虔诚的艺术家也只有被淘汰。他们为时代创造了巨大的艺术财富却不为时代所用,这难道不是艺术的悲哀么?
  炒作的裸体不等于艺术的人体
  彭宽在2012年6月27日的《中国艺术报》中撰文称,近年来,借裸体炒作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尺度也越来越开放,老百姓早已见怪不怪,充其量是来看个稀奇而已。“艺术家”假如在艺术呈现上缺乏真正的诚意,老百姓也没有那么好糊弄。如果一件艺术作品还需要借助另一种“大尺度”的“行为艺术”来辅助“诠释”,其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含量究竟如何,想必老百姓也都心中有数。艺术的人体与炒作的裸体之间,边界究竟在哪里,是新世纪以来我们遇见的一个新问题,甚至就人体艺术本身而言,从模特写生严格控制在画室内作为教学手段,到种种前卫大胆的行为艺术、各种人体作品铺天盖地,艺术天堂与社会伦理之间的边界也一直在被不断修整。但是,无论这个边界如何延展,它也绝对不会失去,更不会成为无底线。创作者是努力表达人物深刻意蕴还是着意渲染某种官能情趣,接受者是在认真体会对象的精神内涵还是悉心玩味其中肉感趣味,都是可以区分的。换言之,一种“艺术行为”是创作还是炒作,同样也是可以区分的,至少,在行为者和欣赏者的内心,这种区分是相当清晰的。我们不能说所有的裸体“行为艺术”都是炒作,但在这个常借艺术之名而炒作盛行的时代,在普通老百姓的艺术素养越来越高的时代,我们有理由质疑此类行为的真正动机与艺术含量。

推荐访问:文摘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