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触摸语言中感受文学之美_文学阅读中的形象感受与语言阅读

  中图分类号:E223  中国的语言文字有着无穷的魅力。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美的世界,这种美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美。让学生感悟并享受这种美,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与人对幸福快乐的追求相一致。其意义之重大,不可等闲视之。
  既如此,那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艺术之美?笔者的观点是,教学中应该立足于课文那直观、鲜活的语言,让学生亲近文字的肌肤,触摸文字的心灵。换言之,即是让学生充分地触摸语言文字,去感受艺术带来的魅力。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种触摸语言文字的方法,下面就以例谈的形式加以阐述。
  一、诵读体味
  中国的语言是讲求气韵生动、节奏和谐、语势流转的。因此古代的语文教学都采用诵读的方式进行,以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直到如今,诵读体味依然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之一,并且在语言形式的学习和把握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习那些凝练的诗文和经典作品时,诵读的意义重大。
  看过杭州郭初阳老师执教的里尔克的诗歌《沉重的时刻》实录,课堂牢牢锁定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体味上,郭老师运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诵读体味。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生1边读边笑)
  师:可以再舒缓一些。再请一位同学读。(生2读得比较快)
  师:把握一种节奏。再请一位同学读。(生3前三节读得比较好,最后一节又笑)
  师:前三节,体会到了一种独特的味道,再请一位同学读。(生4读得好些了,但缺乏停顿)
  师:强调了四个字“无缘无故”,很好,注意每一节之间应该有停顿。再请一位同学读。(生5读出了沉重的感觉)
  师:这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在这里的五分钟内,别的什么都没有做,只是请五位学生分别读了课文。这样的读是否有必要?这样的读对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有帮助吗?答案是肯定的。从生1和生5的不同反应便可看出:生1是笑着读诗歌的,生5能读出这种“沉重的感觉”。生1的笑显然是他没有明白诗歌的意思,他得笑代表着他对诗歌的最初理解;生5的“沉重”是经过了前几轮的朗读,对诗歌有了准确的理解把握,是认识的深入与深刻。试想,如果没有前面几次三番地关注文本的朗读体味,生5的认识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吗?
  教师对学生的朗诵指导,可以分三步进行:了解性朗诵,理解性朗诵,欣赏性朗诵。了解性朗诵,其目的是通过朗读来了解熟悉课文内容,能读正确字词,读通顺句子。理解性朗诵,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并能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传达作者的情感。欣赏性朗诵,也就是进行想象性表情朗读,在朗读中想象画面,让自己进入画面,与作者同生活,共喜乐。
  二、想象还原
  想象还原是领悟艺术之美的又一重要的方法。还原就是要把作者想要表达却没有说出来的东西追溯出来,把文章特殊的语言背后的情感追溯出来。如果我们能引领学生去关注文本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细读并还原出语言的本貌,就能体味到文本语言形式的精妙所在,进而感受艺术之美。
  笔者在执教琦君的《春酒》一文时,对“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一句中的比喻,就用了还原法。过程如下。
  师:这句写得好吗?
  生:好的,用了比喻,把我吃饱的肚子比作是蜜蜂的肚子。
  师:能这样比吗?
  生:可以的,从形状上看有相似的地方,都很鼓。
  师:除了形似之外,还有其他吗?请还原一下,是怎样吃的?吃了几家?别人欢迎我吃吗?我吃的时候心情怎样?
  生:哦,除了形似之外,更重要的是神似——我到家家户户去吃,大家都很欢迎我,心情很高兴,所以吃得很多,这样正好表现了乡邻的和睦,表现了一种浓浓的乡情。
  又如,冯骥才的《麻雀》一文中有句“它生长着土的颜色”,为了让学生感悟人类对麻雀的憎恶,笔者也让学生还原。
  师:土的颜色是什么颜色?
  生:灰色。
  师:是的,是灰褐色。但为什么不写成灰褐色呢?
  (生回答不上来。)
  师:如果你今天穿了件灰色的衣服,我说“你的衣服是灰色的”与“你的衣服是土色的”,两句有没有不同呢?
  生:前一句好像是客观地评价我的衣服,后一句好像有土里土气的味道,有嫌弃的感觉。
  师:说得很好,语言感觉力不错。那么这里写成土的颜色呢?是从谁的角度去说的呀?
  生:这是以人的眼光去写的,写麻雀生得土里土气,表现了人类对麻雀的憎恶。
  师:能不能还原一下人类的心理,把人类的心理还原出来。
  生:人类可能会这样想“看那讨厌的麻雀,竟然生成这样土里土气的颜色,真是可恶!”
  三、揣摩品评
  比较品评是感受艺术之美最常用的办法,通过“增一增”、“删一删”、“移一移”、“换一换”等方法让学生品味语言表达的精妙,从而对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反思叩问,增强对语言的感觉力。
  2011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有节《蒹葭》,执教者就用了添加叹词的方法,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主人公对伊人的这种憧憬集中于哪一个字上?
  生:“在”。
  (老师请一位学生朗读之,着力于表现幸福的憧憬。但读得表现力不够。)
  师:假如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加上一个感叹词,加什么?
  生:加上一个“啊!”
  师:可以。但不能太响亮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有一种隐约感,符合诗歌情境。
  生:因为这是发自主人公内心深处的。
  师:你最懂得主人公的内心。这是发自心灵的、默默的追寻。
  (生齐读:所谓伊人,啊!在水一方。朗读效果立竿见影。)
  同样,教师又引领学生在“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中增加感叹词“唉”。顿时,主人公多少的失落和怅惘,都发于一声“唉”中,再加上老师朗读形式的安排,前面读,后面和,于是一唱三叹,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
  又如,笔者在执教诗歌《在山的那边》,为了达成“了解诗歌含蓄的表现手法”的目标,我也采用了|“换一换”的方法。
  师:“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句诗是什么含义?请用你的话说出来。
  生:我的幻想落空了。
  师: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说“我的幻想落空了”,而要说成“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生:这样才能和上句衔接,因为这句的主语是上句的“山那边的山”。
  师:你能从上下句的语法结构角度去考虑问题,很好。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我的幻想落空了”太直接了,“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用了拟人手法,就含蓄得多了,就更有诗歌的味道。
  师:写得太直接,叫做“直白”,(板书:直白)诗歌的语言要追求含蓄,含蓄了才有诗歌的味道。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例子来说说。“雪化了是水”是直白的说法,“雪化了是春天”“雪化了是鲜花”就是诗的语言;再如,“我是瞎子”,没有味道,但“春天来了,而我什么也看不见”就有诗的美。
  总之,笔者以为,要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感悟文学之美,我们的教学当立足于语言文字,紧紧抓住语言的缰绳,让学生充分地去触摸去体味去感受,让心灵驰骋于语言文字的世界中。

推荐访问:之美 触摸 感受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