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舞蹈与生活形态之间的关系:民间舞蹈与民族舞蹈的关系

   “原初的舞蹈与人类生存本能相关,但是从一开始,它就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带有影响他人、维系社会的目的。随着人类的演进,舞蹈逐步产生了各种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这一切依然带有明晰的社会性,它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一般说来并非由个人而是由社会来认可的。舞蹈在不断发展中一部分实用功能渐渐地减弱甚至消失,但它已形成了自身的形态,并且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加强而不断提高着自身的审美价值。”著名舞蹈家资华筠在她的《我看舞蹈之比较》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
  舞蹈与人类生活动作相比较,其本质在于:摆脱了应用性而注重审美价值,以表现浓缩而升华了的感情为追求目标。
  我们都知道,舞蹈是一种以身体为媒介,来表达某一种情感,来塑造某一个人物的形象,所以体态对舞蹈影响非常大。例如,我们知道的傣族舞蹈的“孔雀舞”,就是因为傣族人民以孔雀为吉祥的象征,所以以模仿孔雀来表达一种美好的情感。
  众所周知,民间舞是在不同的风俗习惯、社会生活、地理环境和各自的经济文化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总结。换句话说就是,民间舞就是从生活中来。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最佳的传播载体,在纷繁多变,多姿多彩的舞蹈中,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传承性、群众性、自娱性及民族性等特性。
  我国民族众多,所以基本上每个地区都有代表其风格的民间舞蹈,影响到这些民间舞蹈风格的就是各个民族在生活中的各种体态。我们学习民间舞最主要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这个民族的动作,而是要充分的掌握这个民族的体态和风格。准确的把握住体态和风格,就要充分的了解这个民族各种生活体态,文化历史以及宗教等等。
  每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和体态都和本民族的劳动生活分不开,所以生活形态的研究对学习民间舞蹈非常有用。民间舞蹈体态的特征,首先是受了人体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人体自然条件又受民俗、宗教、人文环境、地理历史条件、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全面如何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生活形态,更好的认识生活体态,就更加有利于对民间舞的体态的把握。那么民间舞和生活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生活体态对民间舞体态到底是怎样产生了影响呢?我们就以藏舞为例,来谈谈藏族的民俗和藏舞的基本体态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1.地理和人文环境影响民间舞的基本体态
  藏族是自古以来能歌善舞的民族,是歌舞的故乡。碧蓝的苍穹、墨绿的草原、肥沃的牧场、连绵的雪山和一个个明镜般闪亮的圣湖……如此的自然美景造就了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藏族舞蹈分为堆谐,果谐,锅庄和弦子四大部分,牧区、林区、半农半牧区,人们喜欢跳不用伴奏粗狂的“卓”(锅庄);农区多喜欢跳“谐”(弦子);此舞充分发挥了藏族服饰之优长,此外还有适于室内表演的“囊玛”,适于农村广场表演的“果日谐”,城市流行的“堆谐”,以及由半职业性民间艺人表演的“热巴”等等。而懈胯,弓腰,曲背,是藏族舞蹈的主要特点,始终贯穿其中。
  为什么树立在世界屋脊的藏族地区,会产生这种体态呢?首先要从地理上说起,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它以高亢的地势、寒冷的气候而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这里边缘高山环绕,峡谷深切,山脉纵横,山脉湖泊相间,展示了雄奇、壮阔、深邃等特色的自然风光。同时,高原具有典型的高原干旱,寒冷气候特征,平均气温低下,具有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气候特征。高原腹地大风天超过100天。所以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造就了藏族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也直接影响到了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藏族人们生活在十分寒冷的青藏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很大,气候无常,为了使服饰适应生活需要,藏袍不仅在骑马放牧时能护膝、护手防寒,而在夜晚还能当被褥。藏袍都是以大襟、长身、长袖、肥腰、无兜为基本结构和特点。在户外进行日常的劳作,身穿沉重的羊袍,增加了腰的负担,厚实笨重的长靴,又妨碍了小腿部分的活动,造成藏舞的“无屈不成功,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这其中的“屈”就是弯膝,懈胯。而其中的弓腰,曲背,就不能仅仅只从地理和服饰上找原因了,而且还要从藏族的历史和宗教上找出原因。
  2.风俗 宗教以及历史的演变对民间舞的影响
  风俗,不管它是粗犷的还是细腻的,它的起因必有它的道理。原因不一定有正当的理由, 大多数风俗起源于巫术的信仰。风俗因某种需要而产生, 但当需要渐渐消失时,风俗就必须改变其性质和内容, 成为满足人们另一种需要的工具, 于是风俗的本意有时就会遭到遗忘。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间舞蹈是与民俗活动紧密联系的。藏族普遍都信奉藏传佛教,而且都非常虔诚,藏传佛教的产生对藏族人民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虔诚的信仰以及日常劳作辛苦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藏族人民弓腰,曲背的特点,从而发展成为一整套风格,动率特点。在各种不同的民间舞中,藏族舞表现出一种特别的韧性,与蒙古族的彪悍,朝鲜族的婉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一原因的正是,宗教对藏族舞蹈的影响,由此可见宗教对藏族人们的日常渗透以及影响之大。据有关专家考证,包括锅庄在内的,许多藏族民间舞蹈,都是围成圆圈,或者是半圆来跳的,跳舞的时候必须按着顺时针,由左向右的顺序来跳,这就与他们的宗教有关,因为藏传佛教的转经,绕寺都是按着顺时针来转的。
  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的旧西藏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当时的社会由极少数三大领主占有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控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而约占人口80%的广大农奴和奴隶、还有约占人口5%的“朗生”(即世代家奴),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丝毫人身自由和做人的权利,遭受着极其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挣扎在极端贫困的死亡线上。其黑暗、残酷比欧洲中世纪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方面法国旅行家亚历山大・达维・尼尔在《古老的西藏面对新生的中国》中说:“在西藏,所有农民都是终身负债的农奴,在他们中间很难找到一个已经还清了债务的人。”所以,这个时期的藏舞主要以宗教舞蹈为主,多含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整个过程气氛庄严、肃穆,具有很大的威慑力。作为典型性代表的宗教舞蹈《羌姆》,是当时最重要的以寺院祭祀为主的程式性舞段,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祭祀活动中的宗教舞蹈。主要表达对神灵进行的崇拜和求得自己与家人愿望的实现。
  随着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从生活、地位还是从人们整个的精神面貌都得以体现。民间自娱性舞蹈得以释放,其舞姿优美而潇洒,气氛也是活泼,热烈,丝毫没有了从前宗教桎梏下的肃穆、阴森感,而是赋予了新生活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欢乐、祥和,举手投足间都表达着对未来充满的无限希望。在甘南藏区,男女老幼人人皆能参与和跳得一手动作幅度大,踏跳、运转自如,地方风味浓厚的“锅庄”。每当年节庆典或朋友聚会,在交谈不足以尽兴时,人们就会兴高采烈地跳起边歌边舞的“锅庄”来获得情绪上的最大满足。此外,甘南地区的藏民,有逢节日必举行“千人锅庄” 的传统和习俗。届时,各个乡镇赶来赴会的万余名藏民,身着绸缎盛装、佩饰家传珍宝,在数千人集体作舞的舞圈之中踏地为节、挥袖旋转。放眼望去,在整个碧毯铺地的草原上,似开满了五彩缤纷会跳动的花朵。这些沉浸在无限欢乐中的人们,在这即可跳于灿烂阳光之下,又能围绕篝火作舞不止的“锅庄”中,忘却了疲劳和烦恼,忘却了黑夜后的明天,在“锅庄”的欢乐海洋中从此结为朋友,约定着来年盛会时的再相逢。
  掌握,了解各民族的生活形态对学好民间舞的重要性,通过以上对藏族的分析,使我们知道,民间舞蹈产生于民间,是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它风格鲜明,韵律优雅,朴实无华,饱含真情实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劳动和生活,是传统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产生于民间,植根于群众之中,在长期历史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历经历代民间艺人和广大群众的锤炼和创造,形成了完整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能够比较典型地、形象地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群众生活习惯,风俗礼仪、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以及共同的审美情趣,成为民族精神风貌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始终以绚丽多姿的风貌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到民间舞体态的正是这个民族日常生活之中的各种体态,我们要在日常的学习,教学,以及剧目表演中多加体会这个民族的风格特点,有机会更要观察这个民族原生态的表演,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许无法去真正的体会这个民族,所以,我们要多看,多学,自己要多想象一些,来更加贴近这个民族。
  总之,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民间是我们舞蹈艺术的母体,民间和我们舞台民间舞蹈是母与子的关系,所以,归根结底,如果我们不了解它的民族心理,我们就不可能掌握它的民族特点和气质,换言之,不掌握这个民族的特点和气质,也就无从去体会这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和心态,分析民族舞蹈文化、创作民族民间舞蹈,可以从全方位来透视它,认识它。在真正理解民族舞蹈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理念、研究的态度、前瞻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紧紧抓住民族化的特征,认真分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透过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底韵。只有充分的把握好,掌握好,了解好各民族日常生活的各种体态,才能真正的把握住舞台民间舞的风格特点。
  
   编 辑杜艳

推荐访问:民间舞蹈 浅谈 形态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