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的红嫂爱情之歌 沂蒙红嫂

  2010年底,江西省著名女作家温燕霞的三集广播剧《老镜子》制作完成。作为听众,我们为作品塑造的红嫂池煜华70年执着的爱情而震撼。   作品是根据历史真实人物事迹创作的。该故事讲述了在1928年赣南红军根据地,19岁的池煜华嫁给了16岁的李才莲。洞房第三天,当了红军的丈夫就离家去瑞金工作。此后,池煜华全力以赴投身于革命斗争并同时孝敬公婆。她期盼着与丈夫团聚,三年后的夫妻重逢是难得的时刻,但之后所生的女儿却不幸夭折。1933年6月,池煜华千辛万苦到宁都寻夫,见到了时任共青团江西省委儿童局书记的李才莲。这一面却是诀别!1935年2月,李才莲率红七团到闽赣边境斗争。同年5月,李被叛徒杀害,年仅22岁。此后的70年,红嫂池煜华坚毅地等待丈夫归来,同时孝敬公婆、抚育养子,直至95岁逝世。
  这部广播剧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那个可歌可泣的岁月,那个腥风血雨的时代,堪称是红嫂的爱情之歌。
  广播剧的主题思想深刻。作品见证了苏区妇女对红色政权的忠诚,描写了红嫂执着坚毅的爱情追求,展现了池煜华与红军李才莲一段70年时空的凄美爱情。历史真实事迹的池煜华故事,升华了“嫁郎就要嫁红军”的红嫂思想境界。这对于21世纪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不无现实教育意义。
  作品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一方面,作品依托红嫂池煜华与红军李才莲爱情的历史真实事实,展开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作品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地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该作品艺术特点鲜明,首先是拟人化的结构方式,为作品灌注强烈的抒情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以物喻人,借物说事,巧妙地以老镜子为载体,连接情节,展开想象。作品以一面老镜子的口吻转接时空,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这种巧妙的拟人化设计,使得作品主人公的心理形象合理地与时空对接。镜子的旁白,见证了池、李爱情之花的绽放,爱情之花在苦难中挺立直至升华。如叙述到池煜华思念红军丈夫时,“老镜子”旁白:“从那以后,我这面本应该挂在墙角的镜子就放在了池煜华的枕头下,还常常被她捂在胸口。在倾听她心跳的同时,我体会到了一个年轻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渴盼、等待以及等待之后的苦涩。”如作品最后,“老镜子”说:“2004年4月22日,95岁的池煜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撒手人寰时,她把最后一瞥余光留给了我,一面蒙着70多年烟尘的老镜子。那一刻,她枯涩的脸上掠过一抹淡淡的笑意。因为她知道,人世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死亡更永恒了。这次永久的离别,能够让她和等待了70年的爱人、女儿在另一个世界再一次相逢、相亲、相爱和相守,直到时间凝固、地老天荒!”
  其次,作品把声音的蒙太奇效果发挥到了极致。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是以片段场面形成一组组富有跳跃性但又有内在联系的形象活动系列,简洁凝练地把人物内在精神和鲜明个性凸现出来,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而优秀的广播文艺作品能让人想象到空间形象、肢体语言甚至是色彩。三集广播剧《老镜子》的创作和制作是由国内一流导演、播音演员和音响师精心完成的,演员的表演出色,制作中调动了各种音响效果,浑然一体,恰到好处。温燕霞擅长细致刻画女性心理状态,她的作品题材从客家文化直至苏区斗争,其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细致描写心理活动。善于描写在历史风云中女性之花的绽放和凋零之美,这也是温燕霞作品的魅力。
  三是广播听觉诸元素巧妙结合。例如池煜华手捧老镜子就似乎听到丈夫的心跳,作品中心跳的“嘭嘭”声很是逼真。又如男女主角纯洁爱情萌发过程中的嬉闹、温存的声息生动可信。在表现旧时代农村环境时,鸟鸣牛哞人语等十几种声音的混播,可听性和可信性并举。尤其是作品将赣南苏区的山歌和民歌作为主旋律,采用二度创作,适当变调而贯穿全剧,起到了很好的铺垫、渲染、烘托的效果。
  作品人物性格鲜明,对比强烈。描写传奇式人物,“酌奇而不失其真”。红军丈夫李才莲坚强乐观。新婚离别,他对池煜华说,你闭上眼睛,记住我俩在镜子里的样子,就当我们俩照了张相片。当听说女儿夭折时,他说,煜华,等我们百年之后和小妹在另一个世界相聚时,我们就天天在一起了。当池煜华与他在宁都见面时,他说,煜华,不管今后发生什么情况,你一定要等我,20年、30年,哪怕50年、60年,只要我活着,我一定会回来和你团聚!
  红嫂池煜华温柔坚毅。她既是红嫂的形象代表,又是爱情的坚贞者和奉献者。她既有柔美的一面,又有坚毅的一面,她虽然年长丈夫三岁,但由包办婚姻中的童养媳转变为真挚爱着的红嫂,她强忍着女儿夭折的悲伤,强忍与丈夫分离的压抑和苦思恋想,拒绝了公婆劝其改嫁的好意,年复一年等盼丈夫归来。她爱憎分明,敢于和破坏拥军的李七公斗争。在白匪军镇压百姓时,池煜华坚贞不屈。捧着老镜子,女主人公就仿佛看见了日夜思恋的丈夫,就有了坚强活下去的信心。
  反面人物李七公的形象是先伪装后狰狞。当他在军粮中掺沙子、鼓动落后分子打伤苏维埃干部等丑行被揭发时,竟装得一副受冤枉的苦相,而白匪军复辟时,他的豺狼面目是多么狰狞。
  作品通过声音元素充分展示了人物、情节、环境的复杂和有机的关系,艺术的真实令人可信。
  作品的结尾催人泪下。70年漫长岁月,红嫂池煜华对红军丈夫李才莲的思念从未停息。2004年4月22日,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幻觉中,她与丈夫、女儿一家三口相逢、相亲、相爱和相守的时刻到了。作品以无比的深情,演绎了女主人公这朵爱情之花与红军之魂融为一体,恰似山川之间升起了一道美丽彩虹。时光可以流逝,记忆不可抹去。《老镜子》生动塑造的苏区女性代表红嫂的形象,感天动地,令人难以忘怀。试想,从1934年到2004年,从22岁到90多岁,这些时空的漫长和年龄的反差所衍生的动人故事,其艺术震撼力不同凡响。
  作品遵循和把握了广播剧的创作规律。广播剧是给人听的,其特征是运用声音手段,塑造人物,烘托环境,展现剧情,受众是在听觉与思想情感的转换中理解剧情,是线性的想象艺术。语言、音响、音乐是广播剧的物化材料。它要求语言要通俗、口语化。此外,广播的二度创作,相对电视剧、舞台剧的要求更高,才能激发听众的情感,而音响是广播剧的重要特征。充分发挥想象的艺术,运用好典型音响和美妙的音乐,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对比”、“叠加”创造出戏剧化的、立体的美妙声音组合,可以准确展示特定的情景和不同的时空,在反映人物心态,交待戏剧环境等方面,有“一掷千金”的效果,能够让听众“身临其境”。音响对增强作品艺术魅力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三集广播剧《老镜子》正是娴熟地运用了上述原则。
  温燕霞的三集广播剧《老镜子》的成功,还对于我们有着新的启示。首先,它告诉人们,只要深入赣南老区采风,就能挖掘到好的剧本。江西革命根据地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牺牲了无数英烈。仅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中陈列的有名有姓的就近30万名烈士。如赣南地区的兴国县,当年农民踊跃参加红军,参军人数就达8万之众。可想而知,红军的配偶也是不小的数目。
  其次,赣南红色土地已经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优秀歌剧《红霞》,优秀电影故事片《红孩子》、优秀长篇小说《红翻天》(作者温燕霞)。可以说,红色革命根据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第三,发掘江西红色文化,就要不拘题材,敢于创新,这样,才能在发扬革命传统精神的同时,不断向全省全国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红色文化作品。
  责任编辑 陈蔚文

推荐访问:之歌 凄美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