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求职记: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样不能少


  我在2018年6月应届毕业,本来想的是直接读研,跨专业学法,偶然了解到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有些中共中央直属党群机关的重要公职岗位是需要两年基层工作经验作为报考资格的,斟酌思慮良久,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战略,一方面参加工作积累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积累社会阅历、实践能力和基层工作经历,同时协调配合着多种资格证书的考取,系统学习专业知识。
  抱定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的决心后痛感强大压力倾注而至。我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即怎样拓宽应聘渠道。
  由于在之前无论是媒体渲染还是自媒体营销或者是自己主动获取的信息,都阅读过许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专业不对口以及就业市场的某些岗位供不应求某些岗位供过于求等等报道,因此我对找工作是在审慎的前提下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这也就是所谓的“稳中求进”吧!首先想到的便是参加校园招聘会,线下来得直接和真实。订立目标后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跑校招生涯,从年后开始参加各种校园招聘会,持续到二月底,还算比较顺利物色到了异地一所民办职业技术学院,做文化基础课和公共课的教师,并且要求同时兼任专职辅导员,这样一个岗位对于还有几个月才毕业并且无任何工作经验的我来说,应该是非常好了!
  可惜好景不长,签完合同正式站上讲台做起学生管理时,才知道没那么简单!职校学生许多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区域教育资源失衡以及个人行为和思想长期得不到有效引导与疏导等原因,在思想政治教育、纪律管理和生活作风规范上做学生工作有着事实上的困难,再加上整体的学习氛围淡薄和普遍学习习惯养成较差,导致学科教师在参与学科建设、备课、讲授和同步课堂管理时,都是容易被打消热情的。再加上后来我个人与校方所起的劳动争议,以及民办职校为保障生源而强制全校上下所有教职员工和行政工作人员参与假期招生工作,成了压死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在今年7月初,毅然离职,回到我的大学所在地,租好房子,重新开始。
  有了前期短暂的社会工作经验积累,应该说我对自己的就业倾向,岗位方向和近期的生活导向都还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和脚踏实地的规划,第一,因为我是为积攒基层工作经验、积累物质基础,同时还必须保障充分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时间,所以我要找的工作必须是有一定平台规模,工作量和压力适度而且技术难度和挑战系数能够协调适应的职位;第二,思考我的专业能做什么,自己擅长什么以及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并把这种思考和就业市场需求对接起来。
  世界观指导和方法论订立都完成后,贯彻落实就是最重要的环节,而之前第一份工作所引起的劳动争议带给我之后求职更多的心眼,而大学所在地这个新一线城市就业岗位数量和质量亦是三六九等,招募最积极需求最旺要求最低而又流动性最大的,永远是服务行业一线人员、销售、客服和做市场的岗位等,另有一些创业公司、小型私企甚至中型民企,法规意识淡薄,劳动保障机制不全面,在劳动合同签署和员工社会保险缴纳上并不遵循相关的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执行,并且这类单位往往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岗位分工和职责划分不够细,发展空间比较小,而工作任务和业绩压力还很大;最后就是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大中型专业化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这些地方一般劳动保障比较全面和完善,在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上起点也高很多,并且平台的塑造性强,当然同样岗位的竞争很激烈。
  求职要采取的技巧和手段在我看来就是“全面撒网,重点捕捞”,在脑海里有几个选定的岗位方向与工作特征后便横跨各行业大面积筛选广投简历,这样会导致在之后的面试和入职中比较艰辛、困扰和纠结,但可能实现的效果是化被动为主动,最后把选择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在广投简历,少数邀约面试,不断面试被拒,综合考核被拒以及最后甚至是入职材料限制性条件被拒,从开始的受挫压抑到最后看开释然,整个求职被拒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强心理建设和砥砺心智的过程,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没用,感受到无助,打碎掉你之前大学生涯所树立的自尊、自满、自立、自信和自我,然后你会反思,会懊悔,会回忆和总结,慢慢的你被重新塑造,你重现积极,之后重整行头再次出发,这样的一个转变,是矛盾的转化,是量变引起质变,更是知识积累、思想照耀和人格支撑带给你的引领自我未来的力量!
  责任编辑:方丹敏

推荐访问:方法论 世界观 不能少 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