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买车是个激情问题】神州买买车过户问题

  我在消费观念上并不保守,买冰箱、彩电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们六十岁的老胡眯着细眼意味深长地说:你小 子行呀,年纪轻轻的就买上冰箱了。我知道他下一句没说的话是:我可是奋斗了一辈子才买上冰箱的呀!

  去年从北京回来后,想买车的念头日益强烈。可是,买一辆什么样的车呢?什么款式?什么价位?我开始留心街上所有流动的车了。以往车在我的眼里,都是一模一样的。就像我眼里的外国人都是一个模样,除了肤色能分清,其他都一样。可一旦把车装进心里边了,就格外留意车了。什么排气量,几个缸,各种牌子,各种价位,每当坐上出租车,就会与司机探讨。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我还与一位出租车司机探讨。他以为我多么有钱呢!他听我说喜欢到野外旅行,喜欢摄影,便提议让我买大吉普。大吉普有日本的三菱,也有什么沙漠风暴,这些我曾在柴达木都坐过的。而他说这种车都过时了,你应该买辆悍马。我说多少钱呀?他说一百七十多万,美国产的。我半天没吭声。或许他意识到了我的经济条件承担不起,停了会儿便说,那你买巡洋舰也行。我又问多少钱,他说,不贵。他说不贵时口气轻描淡写,可说出来的数字仍然吓得我半天没敢吭声:七十多万。 当时,我妻子也在车上。她始终不吭一声。等到下车时,她对我说,我看,你也就能买得起夏利吧,还悍马巡洋舰什么的呢!
  我也只能笑笑,挺尴尬。其实我想买的车也只能是十万左右吧。这个也曾与庆国唠过。他说,你要买还是尽量买好一点的,买到手之后,你就会知道买好车的意义了,他说这也是观念上的事情。我们鲁院一位教工买了一辆车,花了十二万,是福建产的那种牌子,合资的,叫菱帅,好像是与三菱合资的。他还跟我说了一堆我闻所未闻的杂牌子。我意识到,现在国内的汽车行业就如同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买冰箱彩电时一样,许多厂家纷纷与国外合资。大批量的产出,势必带来汽车市场的繁荣景象。他说,他看好那种十五万元的车,可惜贵了一点,他只能选择这个十二万的。我说,你就差这么三两万?他说,真就差这三两万呀!
  当我逐渐进入买车美梦时,最苦恼的事情也是因钱不凑手,从而无法去下决心购买那种既能够满足面子,又能够不伤元气的牌子。这其实很难。
  妻子其实并不同意我买什么车,但她也不怎么反对,她起初以为我不过是说一说过过嘴瘾而已。但她发觉我张口车闭口车,好像买车迫在眉睫时,便说,你是作家,天天坐在家里你买车有什么用呀?何况你买车往哪儿放?加上养路费保险费汽油费什么的,一年下来得一万多块呢!你从哪儿能得到这笔开销?
  想买车时,确实激情万丈,那时便没有什么理性可言。但经她一泼冷水,理性就回归了。也是呀,铆大劲买台不足十万的车,不够风光不说,带来的副作用却联想了一大堆。合计来合计去,还是一个英雄气短。

  买车的朋友与不买车的朋友的生活观念的确是不同的。德全先生在北京也买了一台车。他不是那种有钱人,但是他买车买得很豁达。他对我说,你想想,我们人一生能活多少天呀?我们都这把年纪了,能够开一天车享受一天这不是值得吗?要是再过十年,就是钱充足了,你恐怕连这份想买车的欲望都没有了。
  一位退休的作家写电视剧发了笔财,可他却还是骑着辆破自行车。人们问起他为何不买辆车开时,他不无遗憾地说,如果他年轻十岁,他肯定会买辆车开的。他说这话时,不过六十五岁。
  其实,我知道现在交通法规将开车年纪限定在七十岁。
  中国人总爱说这样一句话:如果我要年轻十岁,如何如何。这句公式般的话语听多了,就觉得没有任何意义了。有意义的是你现在这个年纪该怎么办。买车还是不买,可别等到十年后你也说如果什么的。 如此说来,关于买车的问题还是个激情问题。
  (摘自《华商报》)(责编:宁人)

推荐访问:是个 买车 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