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综英1第二版答案_“新世纪文艺理论的话题性系列笔谈”综评

  编者按:   《文艺争鸣》自2003年第五期起,推出了“新世纪文艺理论的话题性笔谈”专栏,意在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的进展,以媒介论、生活论、语言论、情感论、社会论、文体论等文艺理论的基本范畴为话题展开“笔谈”,希望能在这些既定范畴中生发“问题意识”,以笔交谈,切蹉意见,努力推动中国文艺理论在新世纪的深入发展。至2005年第二期止,这个专栏共推出相关“话题性笔谈”约十余次7个专题,发表文章六十多篇,三十余万字。这个专栏因其鲜明的时代性受到了文艺理论界的关注,有些文章引起了热烈的争鸣与讨论,有些文章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或摘要介绍,有的文章如陶东风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的教育转型与文化媒介人兴起》还获得“第四届中国文联优秀文艺评论奖”一等奖。这使编者也深受鼓舞。
  鉴于这个专栏已编发一年多了,其“话题性笔谈”似乎也可告一段落,当此之际,遥想当年陈寅恪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出版所作之《审查报告》的学术佳话,不禁心向往之,遂援其学术案例约请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先霈先生、四川大学曹顺庆先生、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先生,对这个专栏所发文章包括编辑工作给一总体观察,综合审视,恰当评介。
  三位先生拨冗审读,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令编者和所有参与的作者颇感欣慰,在此表示感谢。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专栏虽已告一段落,却并没有宣告“终结”(虽然这是一个时下学术话语中流行“终结”一词的年代),今后如有恰当的在“问题意识”引领下的“话题”,其“笔谈”尚可在这“段落”之后再继续下去。
  现附上《文艺争鸣》“新世纪文艺理论话题性笔谈”专栏所发文章目录。
  《文艺争鸣》“新世纪文艺理论话题性笔谈”专栏所发文章总目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媒介论话题
  《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电脑的审美景观与哲学意义张 法
  新美学、新大众:“新世纪文化”的形态张颐武
  媒介与文学的修辞性王一川
  池莉小说电视化批判肖 鹰
  媒介变化中的大众文化王德胜
  媒介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崛起姚文放
  符号消费与文化创新徐碧辉
  新世纪文艺理论・媒介论(编者小识)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生活论话题]
  《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视像与快感
  ――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王德胜
  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的教育转型与文化媒介人兴起
  陶东风
  别了,蛋糕上的酥皮
  ――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
  金元浦
  中国人也在诗意地栖居吗
  ――略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条件朱国华
  有关身体的日常语汇的审美文化生活分析魏家川
  从文化研究到日常生活的文艺化
  ――论文艺学的“划界”、“扩界”与“越界”阎景娟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黄应全
  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讨论
  ――兼及当前文艺学的变革与出路陶东风等
  “生活”概念、生活转型、日常生活的文艺学(编者小识)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情感论话题]
  《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王一川
  全球信息文化语境中的情感修辞学胡继华
  情感指标起源的反思
  ――章太炎、鲁迅“文学”争议的当代启示陈雪虎
  情感的营造与真挚
  ――论后情感主义下的真与善何 浩
  当代情感的多元化与文艺学研究的变化石天强
  从乌托邦到怀旧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情感变化张建珍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语言论话题]
  《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语言问题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理论转型张 法
  为什么粗糙?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语言观念与现当代文学
  郜元宝
  清末女权:从语言到文学杨联芬
  能指盛宴年代的汉语文学王一川
  作为文人镜像的现代韵白
  ――汪曾祺小说汉语形象分析周志强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
  ――当前都市通俗文学中汉语形象的蕴含
  张荣翼
  并置式语言:多样的统一郭宝亮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生活论话题]
  《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鲁枢元
  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在哪里赵 勇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社会论话题]
  《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
  
  从意识形态到群落意象高小康
  现实的转变与中国想象的重组张颐武
  市场的能动性与多样性陈晓明
  大众传播与文学功能的重新审视 费 勇 吴 燕
  关于文学与社会的断想林 岗
  从先验批评的角度看文学反映刘士林
  不断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
  ――新时期文学社会学研究述评蒋述卓 涂 昊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生活论话题]
  《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为“新的美学原则”辩护
  ――答鲁枢元教授王德胜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
  ――兼答鲁枢元先生陶东风
  从“鉴赏”到“消费”
  ――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研究范式变革马大康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与审美本质朱志荣
  消费社会日常生活的文学审美走向郑渺渺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走向的讨论综述苏 奎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文化转型话题]
  《文艺争鸣》2004第6期
  
  价值选择与审美理念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论”的再思考鲁枢元
  文艺学向何处去杜书瀛
  再谈“日常生活审美化”
  ――对陶东风先生一文的简短回应赵 勇
  当代文学认知文化的式微冯黎明
  思之诗:汉语批评的隐喻性生成李建中
  文学研究的两种取向唐铁惠
  文化转型背景下文学审美价值的凸显张 杰
  文艺研究思想资源转换的问题张荣翼 李 澜
  大众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的挑战李 勇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文体论话题]
  《文艺争鸣》2005第1期
  
  反思“跨文体”赵 勇
  关于散文文体的辩证理解王兆胜
  小说之名:从历史到虚构到迷幻的合法想像路文彬
  理性地对待“新诗”这种特殊文体王 珂
  走出“戏仿”的中国话剧文体于闽梅
  所谓“文体不限”:当代语文教育文体意识的贫困陈雪虎
  
  [新世纪文艺理论的批评理论话题]
  《文艺争鸣》2005第2期
  
  理论的批评化
  ――在走向批评理论中构建兴辞诗学王一川
  走向综合的批评理论与实践陈太胜
  全球文化语境中批评话语的新近走向胡继华
  批评理论的当代意味及其内在策略陈雪虎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演进刘 莉
  批评对理论的救赎石天强

推荐访问:文艺理论 笔谈 新世纪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