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十三律:靶向创业,逆向并购


  新供求关系的发现和成长,除了需要资本环境和竞争环境,还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其中影响最直接的,是知识产权制度和授权经营制度。
  本文立足于品類十三律对“群体供需关系的匹配效率”,分析中国经济社会中“存在成本”过高、“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前瞻性地提示“靶向创业,逆向并购”以及“县域经济”和“县长联席会议”的现实可能性。
  供需关系的匹配效率
  自古以来,人类的需求没有多大改变。在“吃喝拉撒睡”之外,再加上“秩序、关系、归属”等几个词,就几乎涵盖了。
  但是,需求的解决方案,却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层出不穷,每一个新的需求解决方案又派生出这个方案的许多需求(比如有了车,就要有卖车的、修车的、改装车的、赛车的,还要有修路的、搭桥的、建停车场的、维持交通的……),这些需求又催生了许许多多新的需求解决方案。这些数不胜数的需求解决方案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互相替代,就构成了我们今天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
  貌似平淡无奇的日复一日,那些似乎理所应当、不足挂齿的小小需求的满足,就是在这台涵盖了全人类的庞大经济机器的转动中实现的。每个人,通过一个个很具体的需求和满足,去跟这台经济机器连接和互动。数以亿计的这样具体而微的供需关系,不仅搭建起了这台机器,而且每时每刻驱动这台机器滚滚向前。
  既然是转动,就一定会有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咬合,也就一定会有咬合的精确度、效率和流畅程度问题,也就必然产生了供需关系的匹配效率。
  存在成本和有效需求
  为什么要研究“供需关系的匹配效率”?今天,几乎每个人、每个行业、每个国家,都试图向这台机器提供更多的供需关系。这样的贡献,会反过来使之分享机器中更多的资源、占据机器中更具主动性的位置,具体表现为更具资本价值和资本扩张能力。这种“试图”并不总是令人满意。事实上,有时候效率很低。
  假如,社会的努力、行业的变革、国家的调控,不能持续提供众多令人满意的供需关系,他将因为不能分享到足够的资源或者主动权而感到被动。更令人郁闷的是,这些“试图”造就的伪供需关系仍在吞噬大量的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巨大的“存在成本”,而这一成本又将成为下一次经济进步的包袱。
  例如,供给侧根据自己所理解的需求,投入大量精力、财力和时间,打造出的解决方案,却与需求方内心所真正呼吁的需求,有着很大差距。而此时供给方已经存在,不得不继续追加大量投入,来弥补这个差距。这种弥补或以产品调整完成,或用大量传播干预群体消费者的认知完成,或两者均用。但无论哪条途径,其投入的巨大程度,都往往远超供给方的预计,甚至会超出所有前期投入的总和。这使供给方在推出解决方案的同时立刻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这种挑战一般以严重的资金短缺形式表现出来。但事实上,如果他知道弥补差距所需的资金总量,就会发现巨额资金带来的金融成本的风险,已经使这条供需关系崩裂,而所有抱有幻想或不明所以地再进入这个解决方案的资本,又成为这项“存在成本”所滚出来的“雪球”。
  从宏观上看,全人类的经济机器由数以亿计的供需关系组成。每个人群、行业、国家都通过提供其中少而纵深的一部分,从而分享其中大而广泛的另一部分。
  而从微观上看,每一个供需关系又是那么宝贵——它可以带来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家庭稳定、下一代教育、健康保障。它是在上百次“无理性社会组织实验”中出现正向现金流的那一次,它是超边际分析中难得的一个角点解。每一个供需关系,都可能改变世界——我们习惯称之为“有效需求”。
  “试图”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在效率上。可以通过提高全社会“供需关系匹配效率”,从而提升“试图”的效率,大幅消化“存在成本”,以使同样的努力,提供更多的供需关系——有效需求。
  靶向创业,逆向并购
  那么,如何提高“供需关系匹配效率”?今天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双创”大潮的推动下,涌现出一批难得的有效需求——角点解——供需关系,但是这些供需关系的哺育和成长,需要的资源还远远不够。
  品类十三律对人类某一种供需关系的出现、培育、成长、发展,以至优化、升级、延伸、细分、迭代方面的研究显示,一个供需关系出现,需要资本环境、竞争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促进,才能以最健康也是最快的方式,对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品类十三律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引导“靶向创业”,支持“逆向并购”。“有效需求”不足,“存在成本”过高,在中国的三类不同规模的企业中,产生的原因有所不同。
  (一)创业企业需要方向
  对于规模较小的创业型和早期企业,“存在成本”主要是由于项目方向的选择不够精确甚至选择错误,以致创业者意气风发打磨出来的解决方案,带着天使投资人的巨大期望,一出生就立即投入到生死存亡的血战当中去,企业化培育严重不足。其中最终验证供需关系不成立的项目,以及其背后的资本,是“无理性社会组织实验”的必然成本,也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供需关系的必经之路。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供需关系其实能够成立(有效需求),但由于培育不足而在刚出生的血战中埋没的项目,是更为巨大的浪费。
  例如,摩拜最初推出共享单车(或称“分时租赁自行车”)时,其研发的自行车并不是普通的家用自行车,这说明创业者最初对这一仍有待探索的供需关系,有过深入的思考:作为共享单车,其车体材料、结构、附加功能甚至传动原理,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以适应常年户外放置、无产权的人为耗损、点对点搬运等最基础的新品类需求。当然,这一切最终还需要用组织实验来测算盈利能力,以确定是否成立为一个供需关系。假如供需关系成立,那基于此,一家中国企业就可以打造出共享单车的品类原型,以中国的人口、城市交通、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特点,将会迅速推进共享单车的深入研发,在中国之前储备的巨大的自行车产能的掩护下,中国很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共享单车的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从理论上讲,北美、欧洲或澳洲不太可能出现第二个这样的中心,因为不划算。相反,他们在工业设计、材料科学和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就业,还将得益于中国的全球化共享单车产业。当然,中国更是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从这个产业中获益。

推荐访问:靶向 品类 逆向 并购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