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从傍晚开始:傍晚开始咳嗽

  记得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都是到凌晨两三点钟甚至黎明才睡觉,然后中午起来,再开始新的一天的创作生活。他曾说,“我的早上从中午开始”。时光荏苒十六年。在这人心浮躁,众人皆为工作或生活奔忙,疲于应酬,乃至于常常迷失自我的社会里,在我的身边,却有这么一位挚友,在一个落日余晖的下午,坐在办公室简洁的黑革沙发里,眼中闪现着睿智和淡定,慢慢燃起一支烟,含笑轻轻地对我说,我的早晨从傍晚开始……
  这就是时时以冷眼观世界的光彤。记得三年前的一天,我和他开玩笑地在网上百度搜索他的名字,看他的知名度如何。搜索结果出来把他吓了一跳,原来竟有70多篇相关网页,很多网站和刊物转载了他的文章。
  惊讶之余却是欣喜。
  光彤是我市小有名气的杂文作者。和他认识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他刚从部队转业,分到市纪检监察机关工作。15年的军旅生涯磨砺出了他特有的军人气质和作风。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他的那份热情与谦虚,幽默与敏锐,一下子就能看出是质朴风趣的辽北人。然而谦卑中却隐隐透出一种锋芒,像他的杂文一样,尖锐深刻,但更为冷峻。
  光彤刻苦好学,工作之余笔耕不辍,短短几年,已有十余万字,近百余篇杂文、评论和随笔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而且有多篇获奖,成果颇丰。2005年他的一篇《好家风是领导干部之福》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后,先后被"中国廉政网"等网站和纪检监察杂志转载引用。这几年,他撰写的《请回家吃饭》、《官话・套话・学会说话》、《小贪大贪都是罪过》、《三陪,何止是女人》、《戒一戒年瘾》等一个个针砭时弊,有很强社会性和思想性的“名篇”常常被人剪下来作为单位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的学习材料。有人曾如此形容他的杂文味道:陈醋、蒜末、辣椒、芥末。
  他的杂文多以批评性风格见长。政论、随笔和心得常常兼而有之,文章观点新锐,语言鲜活,文笔辛辣,批评议论入木三分、深中肯綮。老百姓读了会有酣畅淋漓之感,贪官庸官读来则会如针芒在脊。也许是杂文的性质注定要给人回旋和回味,他的杂文,有时像美酒把你灌醉,有时还像蒙汗药,让你舒舒服服地晕倒。甚至有时像美人手里的小刀,趁你不注意的时候,让你在温柔乡里感觉到肚皮的冰凉。除了思想的震撼和开心一笑外,有时还很解气,就像一个经常欺负你的人,忽然被一个陌生人或者你期盼的英雄痛打一顿并指着鼻子臭骂,痛快!正像柏杨在《柏杨曰・自序》中写道:不为君王唱赞歌,而只为苍生、为一个“人”的立场和尊严,说“人”话。
  多年来,光彤立足于工作岗位,以饱满的热情,始终以战斗的行姿面对社会。凭着对所从事的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使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腐败现象的剖析有独特的视角。正如他在文中所写,“反腐败的政治智慧在于:一方面要惩恶扬善,痈疽务去,另一方面要像在旷野中呵护火种那样小心翼翼地呵护人们对政府的信心。”(《“不腐败也难”新说》见《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第2期)。他的文章多是反映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鞭挞社会腐败现象,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建议,阐述观点。尽管他的文章未必就能触动得了官场既深且厚的弊端和贪官污吏们的丑恶灵魂,但他对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回避、不掩饰,弘扬正气,激浊扬清,令人警醒,这正是他在深入研究业务工作上表现出的智慧。
  事实上,光彤写杂文纯是一种业余爱好。从他的思路就看出了他的阅历和内涵。他也许不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但确是一个善于勤能补拙的人。他勤奋敬业,且善于思考。也正因如此,这些年来,工作之余他始终能够保持一种沉静,把对工作的热爱化做一种激情,并成为一种职业习惯。他一直低调做人做事,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且耐住寂寞。他常在下班以后,这段能够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开始独自思考和学习,这时,陪伴他的就是一包烟和一杯茶。
  人生机遇可遇而不可求,但遇上了就是对你素质的检验。光彤常说工作是一份恩赐,所以他很珍惜。也是带着这种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和周围,他觉得是工作的实践激发了写杂文的热情。他一直以为,对于生活中不能接受的,尝试去放弃;对于生活中不能放弃的,尝试去接受,这也许就是他这些年来为什么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一个动力吧。他说,他已是一个40 岁的人了,除了想努力做一个坦率的人,还想努力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坦率的人是为了夜里不失眠,做一个谦虚的人是为了还能够进步。看来,光彤确是一个立志高远的人。
  严格意义上来讲,光彤的杂文也尚有缺憾和不足,比如某些阐述是平面化的新闻语言,文字洗练功夫尚待加强,选材方面,多半为反腐败相关的内容,显得单一些,不够丰富。好在作者上路不久,天道酬勤,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期待作者将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献给读者。
  早晨,从傍晚开始,仅仅是勤奋吗?他能在工作之余把读杂文、写杂文当成一种乐趣,且结合工作,提升绩效,寻求人生感悟和自我充实,尽管清苦和孤独,但要我看,他是“痛”,并快乐着的!
  也正是蓄势待发时……

推荐访问:傍晚 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