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

  [提要]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并成为广泛误导市场主体行为的普遍问题。本文仅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原因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加以论述。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11日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
  会计信息作为国际上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市场参与者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市场交易的质量。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逐渐蔓延到各类企业,并成为广泛误导市场主体行为的普遍问题。在我国,金花股份、创智科技、西安达尔曼、锌业股份等制造的“现金陷阱”和科龙电器、天津磁卡、东方电子、广汇股份等制造的“收入陷阱”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舞弊案,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会计信息失真极具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等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在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虚假会使投资者失去投资信心,导致市场失灵,资本配置效率低下,资本流向欺诈者和劣绩企业,其后果十分严重,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一大障碍。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企业会计人员自身原因
  1、业务素质有限。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会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对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合理的估计与判断,对于同一经济事项,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估计、判断的结果往往也不一致。一些业务能力较差的会计人员,由于其认识水平有限,导致会计估计、判断的结果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失真。
  2、职业道德修养不高。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处理经济业务时不是依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核算,而是在单位领导的授意下,做假账、编假报告,更有甚者主动迎合单位领导的意愿作假,为自己谋取一定利益。
  一方面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地位都掌握在经营者手中,决定了他们不能、不敢违背企业经营者的意志,不得不按企业领导的意志进行会计核算;另一方面现今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励不够,企业的经营成果与会计人员收入联系的紧密程度低,导致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铤而走险,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账外账、私设“小金库”,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内外监管力度不够
  1、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经济警察”的角色,本应以其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来维持经济秩序。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很难。首先,公司管理机构代行了独立审计委托人的职责,从而使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在代理条件下,独立审计的委托人只能是股东,而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由公司管理机构代行了独立审计委托人的职责。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管理机构支配下的公司活动和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由公司管理机构支付审计费用,会计市场上出现了委托者出钱委托中介机构审计自己财务报告的怪现象,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可想而知。其次,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在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同时,又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丰厚的咨询收入,这种扭曲了的聘任制度,不可避免地会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心态,严重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独立性,从而也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事实。
  2、内部审计形同虚设。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存在着局限性,会计人员的监督权位于领导权之下,使他们缺乏进行监督的权力,有很多的顾及,当企业领导授权、批准的经营行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不符合经营效益原则时,内部审计人员由于自身利益的原因,往往表现得无能为力,从而使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内部审计无法监督由于企业经营者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三)相关主体利益驱动
  1、业绩考核。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企业总体经营状况的评价,还涉及对企业领导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现代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过分倚重于当期的财务性业绩评价指标,而忽略对企业经营质量的分析,这势必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只追求眼前的利润,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发生投机行为,对其财务报告进行包装、粉饰。
  2、上市及配股。为了获得上市或发行股票的资格,某些公司或上市公司往往采取操纵利润的方法,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这种为达到上市“圈钱”等目的而进行的会计舞弊、造假现象,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屡见不鲜。从琼民源开始,到东方锅炉、ST红光、大庆联谊的会计舞弊、财务造假便深刻地说明了这一切。
  3、减少纳税。为了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企业也会调控利润,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甚至有的作假企业可能准备几套财务报告,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通常利润高的一套财务报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以表现其“业绩”;利润水平低的甚至亏损的报告报给税务部门以减少或推迟纳税;另一套真实的报告留给自己,供企业备查。
  4、政治原因。“官出数据,数据出官”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行业主管和政府部门往往为了地方利益或领导政绩而给企业下达不切实际的产值、利润指标。政府部门通常会授意、指使或强制各行业从数据上达到要求;而行业主管部门则授意、指使、强制下属单位从数据上达到要求;当企业实际经营业绩不能达到要求时,单位领导则会授意、指使或强制会计人员作假,就是这样层层授意、层层指使,使得基层会计主体不得不进行会计舞弊,提供虚假信息。
  以上几点,就其动机而言,都是为了追求企业管理当局小集团的利益,但这些行为最终却危害了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是处理加工会计信息的操作员,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前提。首先,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将对外提供真实信息作为聘任、考核会计人员的重要内容;其次,加强会计人员日常管理,主要是对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最后,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使之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前提。
  (二)加强会计监督,完善内外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内部控制的相关培训,以增强其内部审计意识,争取他们对内审工作的支持;其次,应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合格的内审人员,保证内审工作深入、规范地开展;第三,可由财政部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定期对所属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无效的企业,应责令其领导人限期整顿,否则给予相应处罚,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有效性。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更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控,健全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社会监管体系。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就必须让会计师事务所与政府部门完全脱钩,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性的自律组织,更好地履行其社会监督职能。另外,还要特别加大证监会的监管力度,它一方面可以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虚假信息进行查证;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监督,对弄虚作假者依法查处。
  (三)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试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指由政府机构或企业产权管理部门向所属企业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该制度旨在改变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使执行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的企业分离,保证会计人员执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与被监督企业不存在人事与经济利益关系,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以往“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的现象,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另外,还应在有关法律中增加保护会计人员的相关条款,使会计人员具有对因拒绝作假而受到打击报复和利益损害提出诉讼赔偿的权利,可以防止会计人员因受到胁迫而参与造假。
  (四)加大会计执法力度。对恶意造假者,要加大惩罚力度,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

推荐访问:失真 浅析 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