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的叛逆与冒险现实的自我与肯定:叛逆的鲁路修在线播放

  《爱丽丝漫游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作为一部被公认的世界经典童话著作,真实而清晰地再现了儿童想象世界的全景。全文以梦境为依托,在假象中脱离现实,表面看来荒诞不经,时时处处也透出深刻的内涵,体现了理性智慧与感性幻想的完美结合,是一个发自童真思维,揭示成年人内心世界的冒险故事。
  一、创作背景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原名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逊,本是一名数学教授。卡罗尔不善于社交,但尤其喜爱和孩子们待在一起。面对孩子们的世界,他感受到的是畅快与自由;而面对成人的世界,他却往往力不从心。我们能够理解,像他这样一个逻辑思维严密的数学教授之所以能写出怪诞、奇幻的童话作品,其原因是他看透了现实社会的种种,故而借爱丽丝的思维冒险之旅隐喻成年人的“现实世界”。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创作起源于一次无心之举。卡罗尔为了逗朋友的孩子——爱丽丝三姐妹开心,即兴编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历险故事,并将爱丽丝三姐妹融入到故事当中。《爱丽丝漫游奇境》就是在那个夏天的午后零零散散讲述出来的。为了实现对爱丽丝·利德尔的承诺,卡罗尔将故事整理出来,并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她。该书于1865年出版,其怪诞奇幻的故事情节、异于传统童话说教的风格,堪称划时代的佳作,当即引起强烈反响。仅凭这部童话以及续集《爱丽丝穿镜奇幻记》,刘易斯·卡罗尔就奠定了现代童话基础,从而被称为“现代童话之父”。近年来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指环王、阿凡达等系列小说 、故事,风格上皆与该书一脉相承。
  《爱丽丝漫游奇境》 曾经创造了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高峰。故事讲述的是小姑娘爱丽丝因为追赶一只奇怪的白兔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梦幻般的经历由此展开。在这个世界里,吃些东西就能长大或变小;之后,她遇到了一大堆奇怪的人和动物:渡渡鸟、柴郡猫、毛毛虫、公爵夫人、红桃王后、红桃国王和红桃杰克等,这里每个角色都有疯狂的举动。在这个世界里,爱丽丝经历了一系列的荒诞之旅,并不断认识自己,不断成长,就在她终于能够把控自己时,却猛然梦醒,回到现实。
  迄今为止,该书已经有了80多种语言的译本。卡罗尔的成功在于他打破了成人世界的秩序和逻辑,代表着情绪的释放,爱丽丝孩童身体里折射出的童真、坚韧、冒险及无畏,是个体“自我肯定”的实现,代表着人性的升华。
  二、孩童的叛逆与冒险
  文艺复兴至18世纪欧洲小说的主流形态是游历冒险小说.求知进取、冒险开拓的时代精神、漫游旅行的生活风尚,为游历冒险小说提供了重要的生成发育契机。[1]《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对儿童世界的探索,将荒谬世界与理智世界兼容并蓄、奇妙联系,并以磕磕碰碰的情节、疯癫痴狂的人物、冗长晦涩的对话和诗歌表现出自身的“叛逆”特征。
  “文学的意义和功能主要呈现在隐喻和神话中。”[2]与 “合乎逻辑”的现实世界不同,梦境中的世界光怪陆离、荒诞不稽。如喝下瓶里的水后爱丽丝便缩小成拇指姑娘,小老鼠像河马一样游泳过来,毛毛虫悠闲地吸着很长的水烟管,长着朝天鼻的婴孩发出猪一样的哼哼声,等等。
  爱丽丝的叛逆是对当时枯燥说教的教育制度的蔑视,故事以孩子对术语的一知半解,淋漓尽致地嘲讽了成年人所谓的睿智;爱丽丝打破了现实世界中固有框架的束缚,即使面对未知前景的威胁,也想象着是否会“穿过地球,到那些头朝下走路的人们那里”[3];爱丽丝从内心深处挑战着在梦境世界中具有掌控能力的权势,她大胆坦然地喊出:“这些生物讨论问题的方法真能叫人发疯。”[3]
  爱丽丝的骨子里全是无畏,她毫不犹豫地跳进那深不见底的兔子洞,更由此展开了一场冒险之旅。在旅程的最初,爱丽丝也曾经彷徨和茫然,她不知道到底会去到哪儿,甚至差点被红桃皇后砍掉脑袋……然而一切的危险都无法阻挡爱丽丝的勇敢向前。尽管这一路上全是各种怪诞的奇遇,但爱丽丝成全了冒险,练就了一个勇敢果断的新生体。
  三、在童话世界里找寻现实的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对自己和环境的深刻认识,是“自我实现”升华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爱丽丝的漫游不断强调着这样一个理论:每一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自我的观念,而孩童对自己的观念几乎来自于周围的世界,当他们感觉到被需要时,内心的“自我肯定”才能够凸显出来。
  心理学家罗杰斯(C. Rogers)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前者是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而只有当两者顺利结合时,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4]。
  爱丽丝代表着孩童的单纯、天真和彬彬有礼,她缩影着无数人相似的童真。爱丽丝的“现实自我”透射出不加掩饰的纯净:她贪玩、幼稚;她喜欢说话,但开始萌发的自我意识让她时而滔滔不绝,时而故作深沉;她会挑剔周围的一切,俨然是一位具有理智与判断力的大人;她模仿着大人的言语,时时卖弄那一知半解的知识,即使坠入兔子洞的刹那,她也念叨着“我一定已经靠近地球中心的一个地方啦!” [3]。
  梦境中的爱丽丝首先体验了身体忽大忽小的不断变化,同时,她越想“离开那个黑暗的大厅进入到美丽的花园中”[3],她越是无法控制自己长大或缩小。这样缺乏“个人经历连续性一致的感受”[5],促使爱丽丝开始由“现实自我”接近“理想自我”。
  在清醒与迷梦的冲击中,爱丽丝不断地自我追问着“我是谁”,而身体与思维的“分裂感”也让她潜意识的茫然融入“来自于哪”并“将去往哪”的基础哲理问题当中。那只带她入仙境的兔子如同每一个人生活中若隐若现的指挥棒,在我们沉溺、迷惘时出现,在我们钟情、追逐时隐匿。目标和彼岸其实都在自己心里。
  爱丽丝在漫游中开始感觉到处处存在的无意义的规则,这恰恰折射出现实世界的伪善。而充满睿智的成年人们恰如膜拜“皇帝的新装”那样自欺欺人,以求适应所谓的“生存法则”。爱丽丝用孩童的“无知无畏”戳破了那一层薄如蝉翼的膜,她怯生生地询问花匠们为何要将纯白的玫瑰染成红色。   爱丽丝的“理想自我”源于对成年人世界的纯粹了解,完美的个体在她看来应该是坦然面对,泰然处之。在荒诞的奇境世界里,小孩与大人的角色互相转变,这似乎代表着稚嫩向成熟的过渡。小女孩的“理想自我”隐忍而知礼,即使面对“讨厌”的皇后依然落落大方,但骨子里的“现实自我”却不经意地跑了出来,嘀咕着“哼!他们只不过是一副纸牌,用不着怕他们”[3]。
  在童话世界里,幻想与实际并非截然分开。爱丽丝的“现实自我”同时代表着成年人受外力制约的“外显自我”,这样的“我”或者张扬或者内隐,或者孤傲或者谦卑,它是年龄、环境等因素的产物。爱丽丝最质朴的“理想自我”象征着成年人内心深处“至善至纯的我”,没有权势的侵袭、利益的腐蚀,只有梦想和希望。但人终究是社会的细胞个体,“理想”与“现实”的自我只有在母体中融合才能找到依托。
  故事的高潮最终促成了爱丽丝的“自我实现”,小女孩的“现实”与“理想”自我在妥协、蜕变中水乳交融,人性的“自我肯定”在故事的最后得到诠释。在法院对红桃杰克审判时,爱丽丝再一次顶撞了皇后,理直气壮地蔑视他们 “只不过是一副纸牌”[3],即使碰到国王诸如“没有签名意味着狡猾,否则你就应该像一个诚实的人那样签上你的名字” 的“聪明话”[3],爱丽丝也毫不示弱地迎难而上,驳斥国王的判决是“愚蠢的废话”[3]。爱丽丝身材的最后恢复则隐喻了她成功实现的“自我肯定”,体现出人性本质中的自我理解、自我指导和自我信任,既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四、结语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出现自然是基于当时整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解放,文学创作开始强调激情,推崇个性,呼唤挣脱现实的束缚。
  爱丽丝以孩子的个体身份进入到的梦境,独特的视角使小女孩获得了和成年人一样的归属感和平等言说的自由,这样浪漫的童话让所有的人都能以一种放松的姿态重新审视生活。幻想中的世界不仅仅属于儿童,由于它超越和解放了现实,更是成年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体验,往往能引起共鸣,发人深省。这便是童话,也是人性内心的深化。
  爱丽丝在梦境中稀奇离谱的冒险屡屡折射出令人信服的逻辑,“理想自我”过于高尚,“现实自我”或许世俗,唯有果敢前行找寻自我实现的适合途径。爱丽丝的故事告诉我们,自我肯定是踩着踌躇和失败一路走来的,但最终依赖于经历的累积,就如爱丽丝对于自己身份遗失和身材变化的茫然,经历种种,终于回归自我并更加自信。
  孩童的反叛和刚毅足以点燃蕴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激情,在纷繁的花花世界里为纯真留出一席之地,那是每个梦想起飞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亢西民.欧洲游历冒险小说简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02).
  [2]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3] Lewis Carroll.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M].Harpercollins Pb, 2010.
  [4] [美]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作者简介]
  唐晓虹(1979—),女,四川苍溪人,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学科教学论研究。

推荐访问:爱丽丝 我与 叛逆 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