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演义·回批》中尹湛纳希对儒学的蒙古化阐释] 尹湛纳希代表作?

  内容提要:尹湛纳希在他的开鲁本《青史演义》前三十回的回后均写下了批语。这些批语将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置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之中,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说明。尹湛纳希在《回批》中经常引用“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中的论点,有些观点还成为他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从中体现出他接受了儒家某些观点,儒家的观点成为他理论建构的批判武器。但他并没有完全按照儒家观点来阐述,而对儒学进行了蒙古化阐释。
  关键词:尹湛纳希 文化交流 儒学观点 蒙古化阐释
  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有赖以多种文化、多种智慧的渗透,人类文化的正常发展需要多样性的传统和智慧,这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体系交流所证明了的真理。世界文化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创造的,贡献或大或小,但地位没有轻重,文化交流是对等的,并且是多向性的。季羡林曾指出:在历史上和现在,世界上的国家和民族林林总总,幅员有大有小,历史有长有短,人口有众有寡,资源有瘠有富,但是,无不对人类文化做了或大或小的贡献。有了文化,必有交流,接受者与给予者有时候难解难分,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同时身兼二重身份。投桃报李,人类文化从而日益发扬光大,人类社会从而日益前进不停。这是交流规律中最重要的规律,是其他所有规律之本。
  蒙古族文化是北方游牧文明的土壤中成长并对亚欧各民族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不断地接受其他各民族文化优秀成果的开放性文化。在她发展的过程中至少吸收和借鉴了印藏佛教文化、中原儒家文化及其它民族的文化并继承了游牧文化的开放精神。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只有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交流之中才能不断得到发展。正如钱穆所说:一民族文化,则必然期其多能与外来文化接触,而使其文化传统臻于更丰富、更充实。
  到了清代中叶之后,汉族移民大量深入内蒙古地区,局部农业区逐步形成,随着一大批汉文小说被翻译成蒙文,加速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儒家思想也逐渐在蒙古地区传播,儒家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成为主要的影响之一,儒家的一些观念已融入到蒙古人民日常生活习俗当中。
  尹湛纳希从儒学那里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理论和观点来充实自己的民族启蒙思想。他从困厄中奋起,以古代圣贤们积极人世的进取精神为榜样,发愤著述立说,成为蒙古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从儒学吸收仁义、王霸、经权、善恶等人道范畴和五行、阴阳、有无、形神等天道范畴,对其进行了蒙古化阐释,并与蒙古族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形成了富有近代民主性质的民族启蒙思想,来反对清朝对蒙古族的封建专制和释教蒙昧统治,来唤醒衰败的蒙古族,从而振兴民族文化精神。尹湛纳希对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采取了继承和批判的态度,对汉民族的儒学同样采取了吸收和批判的态度,吸收其合理成分,构筑自己的思想大厦。尹湛纳希做到了像陈寅恪所说的那样: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
  尹湛纳希对儒学的仁义主张、发展文化教育的精神大加赞赏的同时对儒学的“以夏攘夷”的弊端进行了批判,论证了边疆少数民族也有自己非常仁义的伦理准则,充分肯定了蒙古族统一北方战争的正义性和历史合理性,歌颂了成吉思汗为首的勃特国将帅们的大仁大智大勇,认为蒙古族及其边疆少数民族也具有与中原同等的智慧和仁义。尹湛纳希在他的开鲁本《青史演义》前三十回的回后均写下了批语。这些批语,主要用来分析各回的结构层次、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但又没有拘泥于情节本身去议论小说,而将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置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之中,去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说明。尹湛纳希在《回批》中经常引用“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中的论点,有些观点还成为他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从中体现出他接受了儒家某些观点,儒家的观点成为他理论建构的批判的武器。但他并没有完全按照儒家观点来阐述,而对儒学进行了蒙古化阐释。
  成吉思汗与儒家圣人的平行比较
  《回批一》中首先肯定了成吉思汗在蒙古族历史上的人文之祖地位。在蒙古族历史上,成吉思汗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的开始。尹湛纳希认为:承天启运的成吉思汗的诞生是重新开创了孛儿只斤家族的新的时代,从此白色天神赐予福祉的蒙古人立下了自己的礼节和规矩。
  其次,尹湛纳希肯定了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是平行于中原三代圣王的蒙古族人文之祖。他说:太祖圣人成吉思汗诞生时,迭里温勃勒塔黑山顶升起了几缕白光,斡难河水清澈见底,蔚蓝无际的长空飘来五彩缤纷的祥云,天降清香的花雨等全是由天地之灵气集聚而成的。因此,成吉思汗是与古代尧、舜、禹、汤等帝;文、武、陶、穆等王等肩的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各开国皇帝大多不是属臣就是子民,因此,他们免不了戴上欺君篡权的罪名。像成吉思汗这样兴盛于有皇统根基的另外部落,尤其难能可贵。请贤哲深思。
  《回批七》中将成吉思汗与中国古代各开国君主进行了广泛比较。秦始皇、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昭烈帝刘备、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辽太祖、金太祖等19人均是比较的对象。以此来说明成吉思汗是一位像周文王那样的圣人,成吉思汗达到了孔子所说的“无忧”状态。他认为:这元太祖成吉思汗身上有许多超出古代各智勇双全的开国皇帝的地方。春秋以降各开国君主简述如下:秦始皇除了自身别无它有;汉高祖具备了很多,只是少了父亲和弟弟;魏武帝曹操拥有了众多条件,只惜未得到真心伴当;昭烈帝刘备可谓拥有了全部,只是阿斗不成器;……唐太宗具备了众多优点,只缺了兄弟情义;……宋太祖既没有儿子的福分也少了弟弟的帮衬;辽太祖缺了哥哥的呵护,金太祖少了弟弟的情分。惟独这元太祖具备了祖先根基、父母兄弟、大臣贤相、子孙后代、贤妻良朋和天时地利,达到了孔夫子对周文王的评价‘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的状态。请贤者细心鉴察,这样的帝王是天下少有的,能不尊奉为圣人吗!
  在《回批二十七》中将成吉思汗与李世民的比较中得出成吉思汗在人伦道德方面也完美,超出许多中国古代皇帝的结论。尹湛纳希说:古代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贤明英武举世无双,真可谓汉、晋、唐、宋四朝皇帝中的翘楚,称得上是第一位明君。然而他不但杀害了建成、元吉两兄弟,还把嫂子和弟媳妇都娶回来,显然这事太不符合情理了。建成、元吉要预谋杀他之事,是一件愚蠢的篡逆之事,但李世民反过来杀害两兄弟,岂不玷污了他英明之名声?……虽然建国安民无碍于这些微小过错,但怎么也逃脱不了一种“辟”,这不是在一锅洁白的鲜奶之中滴进了一滴污血吗?   接着又说:中原人顽固地认为,蒙古人从来就没有三纲五常,然而却诞生了这样一位仁德的太祖。具备三纲五常的中原唐朝英主们所做的事情是如此不符合情理吗,他们所谓的三纲、四大、五常和六礼难道是这样的吗?史官我看遍了大元朝十三种史书和列传,成吉思汗从未做过不合人伦的事情……此谓得到了诚实忠诚的好处。
  《回批九》中,与周文王故事的比较中,认为成吉思汗也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第九回的故事情节中,成吉思汗预知了金国卫王永济后被胡沙虎谋杀之事;预知了三子窝阔台在四十九年灭金之事;预知了亦乞列思部孛秃成为开国大将并成为姻亲之事。尹湛纳希认为,圣人预知之事自古有之,成吉思汗与周文王一样都预知了三件事。还从周武王之弟周公先知先觉的例子来说明了圣人的先见之明。《回批四》中将成吉思汗与周文王、周武王、昭烈帝刘备三人的比较中得出古代圣贤皆有超人的智慧,有超常的预先判断事物的能力的结论。又认为真命天子均有天神护佑;护佑圣人是天意,这在成吉思汗身上屡屡应验。《回批一》中与周文王、周穆王拥有八骏的故事进行比较,认为成吉思汗也有八骏,可见这是出现真命天子时必定出现的事情。《回批四》中还认为:古代君主报父仇者之中除了周武王姬发就是成吉思汗做得最完美。
  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是被塔塔儿部的人毒死的,《回批一》中他认为:为报父仇,成吉思汗单枪匹马直奔敌营而去。同样是报父仇,此孝心和英雄气概远远超出了古代伍子胥、曹操两人的做法。
  《回批十三》中又举例说明太祖“圣主成吉思汗”的尊号是多么名副其实,是真正的不祧之祖,是蒙古族的天生圣人。他的所作所为是遵循蒙古族“上不谄媚合汗的尊贵,下不歧视平民的贫贱”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他所禀赋的大智大勇、宽仁大度,正符合“上与圣天同尊,下与乞丐共坐”的美德。《回批二》还用太祖以理说服孛斡儿出及第一回用神力降服木华黎之事,说明成吉思汗的智慧超群,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高超本领。
  孔子倡导“学而知之”,在他主张学习的内容中,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组成了三代圣君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从儒家七圣的前两圣来看,尧舜是否实有其人,目前尚有争论。自孔子之后,推翻了三皇,历史从尧、舜以后开始。康有为认为,孔子不过是托尧、舜之古以改制,实际上没有尧、舜。范文澜认为,尧舜禹是部落脱盟解体前最后三个大酋长,尧舜禹之间的“禅位”说大致可信,实际上,尧舜是否实有其人,已无关紧要。尧舜只不过是儒家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理论的需要有目的地构想出来的伟大人格。儒家对七圣的构想,又经历了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加工过程。孔子之前的《六经》中就已对儒家七圣作了比较具体的记载和描述,但在孔子之前,《六经》只是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凝结。《六经》之所以成为儒家经典,就在于儒家创始人对其进一步加工、整理,并大加宣扬和传播,而且是儒家建立儒学体系的思想资料。孔子对七圣多存泛泛的赞叹之词,对他们的具体事迹言之甚少。孟子则对这些古圣的记述比较具体些,如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说禹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说汤身长九尺,以七十里王。到了秦汉以后,得到进一步的塑造和美化。在谶纬神学的阴影笼罩下,这些古圣是人间的神人。宋明理学家则以理性的高度对上述古圣进行了再塑造,撕下了这些古圣的神秘外衣,将他们重新还原为人的形象。
  尹湛纳希接受了儒家七圣的观点,并且在《青史演义》中塑造了与之比肩的蒙古族圣人成吉思汗形象。尹湛纳希的《青史演义》的回后批语之中多次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圣人,认为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古代皇帝当中,只有这七位圣人在德行、功绩和影响等方面才能与成吉思汗相提并论。
  尹湛纳希的“四大五常”——对儒家“三纲五常”的蒙古化阐释
  尹湛纳希在《回批三》中认为:“本回故事中有自然生成的九种大义”,又可称为“九种奇异之处”,即“四大五常”。“中原地区有学习和仿效的例子,因此那些古代贤者的所作所为显示不出从心里自然生成的特点。惟独这北方除天生本性之外别无效仿的先例。”接着用成吉思汗及属臣们的行为来解释“四大五常”。认为“太祖天生的智慧像天一样高大;对待新旧属臣的慈爱像大地一样深厚。别力古台、博尔忽、木华黎、亦鲁该等人对太祖的心悦诚服的崇拜是真正找到了君主;太祖三次赈济王罕是遵循父亲的做法;太祖赐人以裘马、食物是仁;别力古台、博尔忽、木华黎向太祖进言是义;亦鲁该试探太祖之后才降服是礼;德薛禅把博尔忽送给太祖是智;孛斡儿出说到做到来跟随太祖是信。到此自然生成了天地君父仁义礼智信这九种奇异之处。”
  又说:故事中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都是从真诚的本性自然形成的。丝毫没有学习和仿效的对象。北方的蒙古人被有些中原人称为是毫无礼仪廉耻的地方,然而这些蒙古人毫无效仿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做到了四大五常。
  尹湛纳希认为,这四大五常的根源就是真诚。他用《大学》里的“君子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来解说此道理。
  尹湛纳希在这里借鉴儒家的“三纲五常”理论,把“三纲”中的“夫为妻纲”去掉,把它改造成“四大”即“天地君父”,“五常”未变,依然叫做“仁义礼智信”。这跟尹湛纳希借鉴和吸收儒学时,始终站在蒙古族文化传统的立场及他接受了近代民主思想有关。这就体现出尹湛纳希对儒学的蒙古化和近代化的尝试,也体现了他对儒学只是部分选择和吸收“局部儒学”的特点。蒙古族历史上对“长生天”的崇拜、对自然大地的依恋和爱护、对女性的尊重和男女平等的观点都是尹湛纳希文化选择的传统基因。蒙古族历史上出现了诃额仑、唆鲁诃帖尼、满都海、孝庄皇后等伟大的女性,她们的所作所为绝不亚于男性,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蒙古族民众当中也非常重视对母亲的尊重和孝道。从尹湛纳希留下的文字分析他也是一个十分尊重母亲的孝子。另一方面,蒙古族历史上也没有儒家所注重的男女之大防的陈腐观念。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尹湛纳希为什么把“三纲”中的“夫为妻纲”拒之门外的文化原因和历史原因。
  尹湛纳希在《青史演义》第29回中曾说:我曾查阅古代各种史书和典籍,大凡创基业的开国君主,都有超脱凡俗的奇异之处。像那铁木真的行迹,乃出生于所谓不通廉耻的北方沙地,然其所为,远远超出了南方礼仪之邦的皇主们。究其原因,他生来就具有四大五常。   尹湛纳希不但认为成吉思汗具备了四大五常,小说中其他人物如萨仁公主也都做到了四大五常。(《回批十五》)接着在第16回中描写了萨仁公主如何尽忠尽孝救社稷的故事。
  《回批三》中尹湛纳希还用具体的人物比较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说:太祖拯救遇难中的王罕之事,已远远超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在太祖仁德的感召下各部落纷纷前来降服之事,太祖应与古代周文王比肩。训斥谋害他的斯钦布和并释放一事大体相似于诸葛武侯七擒孟获之后不杀之意。对木华黎也是赞赏不已,他说:木华黎战前与太祖询问战事,比齐相管仲更有趣;挫败泰赤乌部一战比孙武子战越国更简便和威风;战后向众将一一讲解战争的前因后果,比起诸葛亮在吴国舌战群儒更具功勋卓著和真凭实据。
  对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别力古台的形象塑造和解说方面也有独特的一面,《青史演义》中的别力古台形象确实跟传统蒙古文献中的描写有所不同,因此在回批中的解说也是别具一格。他说:别力古台作为一个力大无比、梗直粗暴的人竟然忍耐自己被砍伤的肩伤而劝谏太祖动怒,此事超过了古代楚霸王项羽降服张翰一事,也超过了三国张翼德义释严颜一事。
  尹湛纳希在他的《回批十一》中借鉴《大学》中的观点来肯定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伦理道德。认为蒙古族自有礼仪廉耻和仁义行为。他说:这一回看似平淡,但从中已包含了《大学》中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的全部道理。他认为:为人子,洪格尔珠拉可谓至孝矣,做为女儿身替父母分担全家的重任,投军从戎,自古以来能有几个这样的至孝之女?说兄弟之情,太祖对弟弟别力古台真是恩爱有加,像父亲对儿子一样仁慈,别力古台对太祖也是像尊敬父亲一样崇拜,真是兄弟感情中的至情。说君臣之义,这里也有极其仁慈的君主和生死与共的忠臣。太祖对木华黎亲如兄弟,木华黎对太祖像信奉苍天一样崇拜;乃蛮国将军伊德尔道布三次在生死关头其心不变;克烈部忠臣泼力古台至死跟随其主患难与共。这些都是跟随圣人自然生成的至忠至诚的品格。怎能说蒙古人全无礼仪廉耻呢?
  尹湛纳希认为,若说男女之隋和夫妻恩爱,克烈部王罕之女索伦高娃和乃蛮国太子阿拉坦沙嘎两人之间的感情和操守已是人间的楷模。若说朋友之信,太祖的行为已达到了至信的程度,多么危难的地方他都为朋友之情义无返顾地赴汤蹈火。
  《回批二十八》中也用具体事例来解说成吉思汗的兄弟手足之情之真诚之极。认为太祖为别力古台、哈萨尔两位弟弟而奔波辛苦决不低于古代周武王、周公、召公三位兄弟。尹湛纳希在他的《青史演义·回批二》中借用儒家“王道”、“霸道”两个概念,解说成吉思汗的宽仁之举,并表达了他对两个概念的理解。
  “王道”、“霸道”是孟子用语,“王道”就是以行仁政而“王天下”之道。在孟子心目中,古代圣王特别是尧、舜、禹“三王”是行仁政的楷模,所以,“王道”就是“先王”之道或“三王”之道。“霸道”是春秋时代的“五霸”所行之道。《孟子》中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王道尚德,是行仁政,用道德去感化、教导下民。而霸道是指君主凭借威势,利用权术、刑赏进行统治的方式。
  程颢认为,王霸的主要区别在于出发点不同,“二者其道不同,在审其初而已”。其初心诚者,就能成“王道”;其初心假者,只能成“霸道”。王道“本乎人情,出乎礼仪”,推行起来就像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一样轻松。相反,霸道则“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推行起来如同行走在崎岖的曲径中一样艰难。
  尹湛纳希认为:王道是从心里自然生成的宽仁。而霸道是违背心意,为某一功利目的而行的仁义之举。因此,太祖不杀哲别将军的宽仁是从他心里自然生成的,所以是王道。而齐桓公容纳管仲是为了求他的好处,所以是霸道。王道是极真诚、极宽仁之举,因此才受到众多属臣(九月尔鲁或九杰)的拥戴,宽容了一个哲别,得到了众臣的衷心拥护。此谓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也。
  尹湛纳希对“王道”、“霸道”的理解基本符合儒家的观点,又有了自己的阐释。在解说成吉思汗说服孛斡儿出时尹湛纳希就巧妙化用了儒家“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的观点。
  此外《第十六回回批》等许多回批中尹湛纳希用儒家的阴阳论、有无论等观点来评述各章出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基本接受了儒家的观点。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学影响与尹湛纳希的创作生涯”(项目编号09BZW0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胡格吉乐图,赤峰学院蒙古文史学院)
  【责任编辑:刘大先】

推荐访问:蒙古 青史 儒学 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