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薛瑞萍的课程意识与教学信念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普通教师较难进入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研究视野。薛瑞萍作为一名以教育写作赢得独特专业成长机会的普通教师,其六年间出版的六本教学手记,值得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特别是薛老师种种特立独行的教学言行背后,存在着多种关于母语的课程意识和教学信念,“日有所诵”、“定能生慧”等行动与信念,可供普通教师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母语;课程意识;教学信念;教学手记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4-0026-07

一、研究缘起及核心概念

薛瑞萍,安徽省合肥市一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多年坚持基于班级生活撰写教学手记,六年间每年出版一本,形成国内第一部母语教学与班级成长记录(共六本)。

随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等薛氏教学手记的畅销与传播,学界也开始关注这位普通但不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研究专家商友敬先生则在2007年撰文热情称言:“在新的世纪,中国教育艰难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在我的目力所及范围内,小学语文界,我看好这三个人:窦桂梅、徐冬梅、薛瑞萍。……薛瑞萍,在我看来,她是难得的一个,但又是最平凡、最普通、最基本的一个,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一个读书人;我更相信,她是一个传统而又崭新的‘书生型教师’”[1]。

笔者自2004年秋结识薛瑞萍老师,六年来一直通过她的教学手记“跟踪”着那个特别的班级,这个特别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薛瑞萍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之所以能借教育写作闯出一条独特的专业成长之路,根本原因是她有着许多普通教师不具备的课程与教学信念。

所谓课程意识,“应是教师在履行专业职责、完成专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基于一定的教育理论与职业理想,通过与周围环境,特别是在与职业工作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指导自身课程实践的关于课程的本质、规律及特征的体认。”[2]一般而言,课程意识应该包括课程主体意识、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内容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评价意识以及课程环境意识等六个方面[3]。本文关注的课程意识,主要针对小学语文学科而言,用薛老师更喜欢的词汇是“母语课程”。

至于教学信念,往往与教育信念混同在一起。有研究提出,教育信念是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事业的价值和意义的坚信不疑的认识,它伴生着对教育的强烈、真挚、矢志不渝的情感和献身教育的坚定不移的意志。教育信念具有价值性、情感性、坚定性和个体性的特点,具有教育信念的人往往怀有使命感,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意识,表现出全力以赴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兴趣和愿望[4]。从这个界定出发,笔者认为,教学信念是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课堂教学等领域的坚定不移的观念,也具有个体性、坚定性等特征,与教育信念有内在的统一性,但又应具有教学领域的特殊规定性,譬如,教师对教材的固定看法,对教学风格、方法的偏好,等等。

本文没有采用新课程背景下使用频率更高的“教学理念”这个概念,是因为,教学理念和教学信念相比,更具相应时代、相应理论背景所赋予的群体性特征。对教师个人而言,教学信念对其教学行为的影响应该比理念更大、更深刻。

二、薛氏教学手记的主要内容:

(一)“教材”类教学的课堂自录

从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到六年级难度越来越大的课文讲读,薛老师每周会选择一到两篇课文的教学进行课堂自录。六年来,一共积累了30多万字的课堂自录,绝大多数为家常课,且基本依靠个人记忆完成。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日复一日地坚持“自录课堂”,是其专业自我觉醒的重要标识。研究者认可这些自录为“教学实录”之一种,则是对教师专业尊严的尊重。

30多万字的课堂自录,跳荡着薛老师和60多名学生六年来的课堂脉搏,对话与聆听、紧张与舒缓,种种节奏与气氛,以真实可感的气息向读者扑来。其中,孩子们的发现与不同见解是让薛老师格外珍视的,每每能引起她的惊讶、惊喜,然后以实名记录下来:

作者和珍珠鸟是什么关系?

朱翔宇:朋友。

李智炫:父母和儿子。

朱翔宇:都错了!都不是!是主人和宠物的关系,作者其实把珍珠鸟的一家当作玩物来养的。因为没有人可以因为自己的需要就限制朋友的自由限制孩子的自由。那不叫友谊,也不叫爱。

……

文章结尾有什么问题?

韩玉铮:“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不合情理。作者为了不惊到小鸟,连笔都舍不得动,怎么可能发出呼唤呢?这样的一惊一咋,太滑稽,太可笑了![5]

然而,已有教材中能得到薛老师激赏和深度解读的课文确实不多,而且,她的那些充满个人见解的诠释,也每每引起争议。譬如《只捡儿童多处行》系冰心的晚年之作,面对名人,薛老师坦然评价:

“冰心奶奶真的老咯!也只有老到如此地步,才会如此喋喋不休,如此真心诚意地喜欢闹腾的孩子。……‘没有花朵不美丽,没有儿童不可爱。’这话简直是对儿童无原则的取媚与讨好。……再好的作家,也有寻常作品。时代和才力的局限,使得先生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是老人家的过错。挑选这篇进入教材,就是编者的不对了。《只捡儿童多处行》,实在是冰心给我们师生带来的名望之累。”[6]

透过这些教材类教学的课堂自录以及语文界的各种反应,笔者敢于判断,薛瑞萍老师对教材的解读思路与教学方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界是特立独行的一个样本,很难复制,更不可能得到推广。但,这个与众不同的样本,恰恰格外值得研究者们的包容和珍惜。李振村先生说明了这种包容的意义:“薛瑞萍自称网络造就了她;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的包容造就了她。毫无疑问,这也标志着中国文化的进步。”[7]

值得一提的是,薛瑞萍老师随着这一轮班级实践,她在劣质课文的处理上,态度已经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由原来的“就当那是识字课本,完成教学任务就行”,变成较多地坚守“过滤”、慎言批判,甚至会因为教学现场的学生表现而部分地改变自己的感受。

譬如面对讲述桑兰受伤的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师“备课时基本没感觉”。面对没感觉的课文,读顺、识字、“完成教学任务”……

课后,薛老师发表了如下的自我反思:

“作为小学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实在让人不敢奉承。既辜负了桑兰,也辜负了儿童……

批判是我的乐意和擅长,然而在小学阶段,在儿童时期,在大部分孩子的鉴赏力刚刚萌出微弱芽苞的时候,在一部分孩子理解课文都还吃力的时候,教师还是应当克制自己批判的欲望,带领孩子好好学习。在课堂上过早和轻率地批评教材,会使文学的根须还没有长出、还没有深入土壤的孩子从轻视教材开始,养成眼高手低、狂妄刻薄的劣习——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不负责任的。”

(二)课外美文、经典图画书的朗读实录

薛瑞萍老师自一年级下学期起,大量接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成为国内最坚定、最自觉的阅读推广人之一。“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这句薛氏名言,其中的鱼儿,可以比作孩子的语文学习,而大海,则是指除了教材之外的,所有薛老师能利用的课外语文资源。

1.关于“日有所诵”

薛瑞萍老师最具有原创意义的提法和做法是“日有所诵”。最初,薛老师要求所有家长为孩子购买《新编365夜儿歌》,每天背诵3-4首;后来,自编儿童诗歌背本《新编儿童诗100首》等,一直到在“亲近母语”项目组织下,主持编写了六册《日有所诵》自读教材。自此,薛老师倡导的“日有所诵”基本成型,内容涵盖童谣、童诗、古诗、现代诗歌、散文诗等,其核心在于持之以恒、熟读成诵以及教师和家长的适当指导,其全程都需要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当然,薛老师不要求每个孩子每篇都记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

在薛老师看来,诵读就是深层阅读。日不间断地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与静气。“琅琅书声,朗朗乾坤”,这是她到处讲学说得最多的八个字,博闻强记、滔滔不绝的背诵功夫,也是她在讲台上最能征服学生与听众之处。

2.关于“图画书”等童书

在自己的班上,除了坚持日有所诵,薛老师最热爱的就是推荐、朗读各种课外美文,每周雷打不动给孩子们开设读书课,朗读经典童书,尤其是图画书。六年来,这60多名孩子一起阅读过以下来自国外的经典图画书:《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鳄鱼怕怕和牙医怕怕》、《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每一本图画书的介绍、朗读,薛老师都会做认真的“备课”,了解这些书有哪些特点。朗读的同时,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每每从中得出成人难以体味到的特别之处。她还针对图画书进行过一些集中性的思考,如《将绘本进行到底》《图画书对于儿童有多重要》,强调“读图第一”“快乐第一”“简单第一”,并以自己的长期坚持,回应了“绘本浅显吗”“绘本会使儿童阅读能力停滞吗”等质疑。五年级起,薛老师又开始给孩子朗读本土出品的原创图画书,尤其是《幼学启蒙丛书》。在薛老师看来,不如此做造成的损失,“其实就是整整一代人的损失,整个世界文明的损失——如果你同意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8]

3.关于白色朗读和吟诵

在课外美文、经典图画书的处理上,薛老师更多采用“白色朗读”“白净朗读”法,教学手记的标题则往往取成“朗读实录”。在她看来,对人发生深刻影响的阅读,从第二遍开始。“能够引诱孩子于不知不觉回味潜藏在文字内部的美好声音的深刻学习,也应当从第二遍的朗读和倾听开始。在第二遍,孩子的注意力将不再被故事所牵引,随着朗读,他们亲切地忆起和重温的,是情节,更是文字和声音。这叫白色的朗读、白色的倾听。”[9]

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多、如此纯粹的朗读?薛老师这样自问自答:“是的,朗读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感,朗读能够让孩子爱上阅读和朗读,朗读能够让班级融为一个书香蕴藉的整体,朗读能够让世界由心而境一点点变得清明。……朗读的意义,就在朗读本身,就在此在,就在流淌于朗读时光的纯净忘我的快乐。”

进入六年级暑假,薛老师开始迷恋上“吟诵”这一古老的、濒临失传的传统母语学习形式。聆听叶嘉莹先生的吟诵之后,她深深为之震撼。寒暑假她都在参加吟诵学习班,开始领会了唱歌和吟诵的不同:“唱歌重在曲调,吟诵重在字词。吟诵传达出吟诵者对于诗词的独特理解,好的吟诵会让人觉得这首诗写得真好,而不是这个曲调真动听。”最后一年的教学手记中,“吟诵”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她还主动要求在学校开放诵读公开课,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全校同事展示朗读、诵读成果。

在班上,薛老师抓紧六年级的有限时间,训练孩子们的吟诵,意外地发现吟诵居然有一种特别的功效:“在小学,尤其是高年级,男生的书面表达、口语表达普遍弱于女生……如今,因为吟诵,这个班的男生,正在变得乐于表演、乐于发言。”[10]

从儿歌、童谣出发,六年的日有所诵、白色朗读之旅,经由来自西方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最终回归到最具传统意义的吟诵,笔者认为对薛瑞萍老师是一种必然,因为,她一直在苦苦寻求母语学习的根,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她本能般地更为认同来自传统的、同时又契合儿童成长需要的母语营养。于是,在她的母语教学体系中,课内、课外已经难以清晰分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更是界限模糊。表面上看,她的母语教学离我们常见的语文教学越来越“悖离”了,但,我们是否也能判断,她的所做所为,与中国古典的母语学习越来越接近了呢?

(三)给家长、学生的信以及家长、学生的习作

在《心平气和的一年级》里有一个单独的部分——“请跟我来”,是很特殊的手记,全部是写给家长的信。在一年级上学期,这个小学阶段教学秩序生成的关键期,薛老师每周给家长写一封信,呼唤、叮嘱、提示、引导家长配合教师的各项教学、管理举措。后来的五年半,这样的信每学期至少有两到三封,构成了六年薛氏教学手记中最打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薛老师的每一封信中都有大量具体的教育教学建议,小到抠鼻孔这样的坏习惯,大到对“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的意见,期待着家长能时刻牢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2010年6月4日,薛老师给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写了一封特别的信,长达4千字的篇幅,分别以“1.砖头房子2.回顾3.推荐4.可怕的假期”为小标题,为孩子们今后的三年初中生活,规划出他们应该拥有的阅读生活、精神空间,特别是薛老师精心推荐的四大系列书单,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为什么在“请跟我来”的召唤下,学生、家长迸发出在其他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难以达到的对老师的信服与持久支持?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薛老师真切地意识到教育是一项集体性的事业,教师需要尽可能地调动起志同道合者的力量,另一方面薛老师看到教师有责任也应该有能力指导、引领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发挥更为合理的作用。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领下,更容易走上爱读书的语文学习之路。六年手记中薛老师收录的学生日记,是最好的证明。

三、薛氏教学手记的二度解析:

(一)薛瑞萍的母语课程意识

分析薛老师的母语课程意识,我们不难发现,她对当前的母语课程是有着独特的认识的,而且六年中,越来越趋于清晰。

1.关于母语的本质及母语课程的价值

薛瑞萍老师,竭力主张母语就是妈妈说的话——“是母亲都会这样说”的话。显然,薛老师持有的是一种广义的“母语论”,而非“语文学科”课程论。因此更多时候,她以母语、母亲等立场而非语文教师说话,更不愿意将母语课程局限在课本、课堂等有限的范围之内。

“关于母语的所谓工具说、人文说,其实都是对母语生命感、完整感的扼杀与宰割。母语决不是外在于人的工具,母语是最初、最深的人本身。从母亲受孕的一刻起,从人还是受精卵的时候起,人就在母腹——包括母亲的睡里梦里,无一刻间断地吸纳、饮食着母亲用母语说话或用母语思维时身心的震颤和律动。出生伊始,对于听到的语言,人自然完全不懂,但那声音、那节奏,人却是极熟悉、极温暖——是伴随其长育成形,彻底融入骨骼血肉的。这种包孕懂得又超越懂得的温暖、熟悉、一体感,是人学会说话的前提,也是一团混沌的赤肉成为社会人的前提。”[12]

这里的母语,主要指口语层面的日常语言。薛瑞萍老师高度重视儿童口语能力的发展,特别强调汉语言的听觉属性,重视诵读、吟诵,恰恰源于此。在她看来:过早过深的数学教学、科学教育也是在揠苗助长、竭泽而渔。

当然,文言文也是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酷爱古文的薛老师在倡导学生“日有所诵”的同时,却反对简单地读经。在她看来:“如果希望他们有较高的古文修养——较深的母语水准,首先就需置他们于宽松的环境中,没有压力地听闻、读诵古诗文。这是唤醒记忆、激活潜能的最好方法,这也是对铃木镇一倡导的母语学习机制的回归。

至于母语课程的价值,薛老师的看法是:“只要他们上了‘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的路子,别说语文,所有功课的学习都将如同远航的帆船,拥有了持久强劲的顺风。”这也许还不是她最想实现的,她说过:“我要的是,语文是他们可以憩心骋怀的,且随他们的长大一起生长扩展的美丽世界。”也就是说,竭力提倡阅读更是为着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全面、更惬意地的后续发展。

这也就是“琅琅书声、朗朗乾坤”的深意所在。

2.关于母语课程的内容和主体

当前,母语课程内容往往被理解为中小学语文教材,而多年来关于中小学教材的改革、改编,恰恰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薛瑞萍老师显然是对教材持相当不满意态度的“不同政见”者,无论是早年集中撰写的对小学语文经典课文的系列批判,还是在这六本手记中出现的对教材的不满,都清晰地体现了她反对以有限的课文内容来完成母语学习的态度。

在小学阶段,当孩子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必然接受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文字的影响。环境不可能也不应当是绝对安全、高雅和和纯净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他的文学修养、教育良知和教学智慧,将环境过滤了。[13]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薛瑞萍不仅不赞成仅以课本作为儿童学习母语的唯一材料,而且,认为这些复杂的、嘈杂的学习元素应当通过教师这个过滤器,而实现母语课程内容的纯净化传递。语文教师站到具体的讲台上,应该拥有“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的课程主人意识。

于是,语文老师遇到的各种资源,都可以成为母语课程的组成部分。比如,六年级起薛老师遇到的《细说汉字》、《幼学启蒙》等书,那一学期便频频出现在语文课堂上和薛老师的教学手记中。“这两年来,越来越着迷于民间故事。这里有母语的根,这里沉积着民族精神和人性的矿藏。”

笔者以为,在当前更大面积上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是教材的奴仆、依然习惯于被圈养在有限的课文、教参之中且以此来圈养我们的孩子的情况下,薛老师这个“样本”是值得肯定与保护的。

3.关于母语课程的实施与环境

这可能是薛瑞萍老师最具个性的一块了。在20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基础上,她对母语课程的实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比如关于母语学习的顺序: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是先读顺了,然后回头教生字、念生词。为什么?出于直觉,我不认为孩子学习母语的过程是一个一个先认识了单独的字,然后把生字嵌到句中,把句子读顺。我觉得孩子学习的过程恰恰相反,是从句到词到字,即先把句子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单位弄清楚了,如同先认识了一个人的脸,然后才能进一步认清脸上的鼻子、眼睛和耳朵——记得并理解句子中的词语和生字。”[14]

在语文学科层出不穷的训练技巧面前,薛老师最看重浸泡、涵泳等相对白净,相对简单的实施办法:

对于学习母语而言,第一重要的是浸泡。然而,朗读课上读得再多,也算不得浸泡。教师的良苦用心在于,通过朗读,牵着孩子的手,同学结伴、师生结伴,试探着进入水中;教师的目的在于,孩子能够在海洋里自在遨游。[15]

包括对她自己非常执着的“白色朗读”,薛老师也拒绝拿出相对固定的模式、程序,反而自名为“生成性”的母语教学。

“什么时候白色?什么时候纯白?在我这里,最重要的依据是自己的感觉——直觉——教师当时所感觉到的学生的需要,其实也是教师当时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快的自己的需要。很多时候,教师是顺流而下地做过,然后才在记录的时候,找到这样做的理由。

严谨的人们,一定会以为这也过于信马由缰了吧?而我更愿意称之为‘生成中的母语教学和精神发展’。”[16]

其实,在信马由缰的“生成性母语教学”背后,薛瑞萍老师对母语课程实施早有不少自己长期形成的一些做法。

比如,分段训练。“现在的考试,已经不考分段了,可是分段——乃至分层次的事情我从二年级开始就一直在做。原本我们的教学,就不应当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值得做的事情,考也不理;必须做的事情,不考也要做精做细。”[17]

比如,朗读。“读不好,绝对不往下面走”。

而对母语课程环境正面临日趋恶化的体察与痛心,薛老师的这段话是最有代表性的了,足以引起很多热爱母语、痛惜母语式微的同仁们的同感:“我横遭欺凌的母语啊,我伤痕累累的根。需多少好儿女倾尽心血,才能换来你的绚烂尊荣?”

(二)薛瑞萍的母语教学信念

1.无限信任书籍的力量

薛瑞萍曾无数次说过,她六年的所有努力,到最后,大概也就是一句:期望自己的学生终生爱读书。为此,她在给家长写的第一封信中,就借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为自己的要求撑腰:“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每次遇到更好的书籍,她也总是非常珍重地通过“请跟我来”的书信,写上推荐理由,期望得到家长的支持。最后一次家长会,薛老师更是向家长提出终生的合作请求:“有一条你们必须坚信,这个老师可能有很多缺点,然而她苦口婆心地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是绝对没有错的。拜托你们,把读书的道理说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我对各位发出的一生一世的合作请求。请在心里答应我。”

至于书籍的选择,薛瑞萍老师并不轻易给孩子规定必须读什么书,禁止读什么书。她曾针对“马小跳”系列的流行,写过一篇《带菌的书》,提出:“有同行禁读‘马小跳’,我是坚决反对的……绝对禁止,不仅不可取,也不可行。不可能、也不应当让孩子在纯净中成长,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在有防范、有指导的接触中,具有免疫力——即在带菌环境里健康成长的能力。”[18]

薛老师更经常强调“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性急”,希望家长注意给孩子足够的玩耍时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苍白孱弱的“书生”,显然不是薛瑞萍老师勉力倡导读书的目标。

一晃六年过去了,薛老师给孩子们的毕业礼物,恰恰也是一张令人震撼的书单:“这是面向三年的推荐书目……学期结束时,它们将作为奖品发给你们。人人书不同,个个都有份!希望你们在热衷于建立个人藏书的同时,互相借阅、积极借阅;希望你们因为手中的书而记得阅读,记得你们曾经是同学——永远是书友。”[19]

正是书籍的力量,支撑薛瑞萍老师走到今天,正是由于无限信任书籍的力量,使得那么多家长、孩子走到一起。

2.日有所诵,定能生慧

薛瑞萍老师酷爱诵读,大力推行且身体力行。薛老师认为,“对于语文教师来说,经典背诵是更重要的基本功。如今的教师,太能说、太会说、太爱说了,如果我们能够沉静一点,谦虚一点,老老实实多背一些——并且怀着这份沉静与谦虚,带着孩子多背一些——也许母语教学的状态会好很多。”

在一篇写给家长的信中,她反复陈述静心、静气、定力的重要性: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这些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人来说, 是多么重要。

爱吵爱闹,意味着一个人的心门是闭塞的。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从生活、从书本有所吸纳和汲取?

……所以,如果孩子爱吵爱闹,听不进别人说话,不要以为这只是个性有缺陷,这也是可忧的心智状态。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

家长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与孩子说话。

薛老师能六年如一日地带领一个班级,完成这样一趟与众不同的母语教育之旅,靠的正是这种定力,这种沉静,这种日有所读、日有所诵的力量。

以上两方面的教学信念,如果放到语文教学的框架中分析,可以发现,“听、说、读、写”中,薛瑞萍老师无疑比较看重“读”与“听”。其中,“无限信任书籍的力量”与“日有所诵”中的“读”,前者强调把扩大阅读量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与目标,后者是对巩固阅读量的一种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的运用;“日有所诵”中的“诵”则强调听觉对语文学习,特别是语感训练的作用;“定能生慧”中的“定”是把儿童爱好动、说的感觉器官暂时予以关闭,强调打开听觉等器官,侧重吸收,而不是迫不及待地进行表达训练。这种侧重读与听的母语学习方法,不同于很多语文老师以说、写两种表达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成绩显现之习惯,既不够热闹,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显著的成果,却更有可能超越功利,避免“欲速则不达”、“虚假的热闹”等问题。

3.承认差异,认同局限

薛老师从接手这个班级的第一天,就提醒自己,这是一次严峻的挑战。55人的大班级,家长素养参差不齐,差异在所难免。她一再提醒家长要心平气和,“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了,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

六年的教学手记中,她多次提到自己对后进生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她从来不用“差生”“后进”等刺眼的词汇,而是“弱孩子”“慢孩子”。基于对语文学科特殊性的认识(语文是讲究日积月累的,语文是可以一知半解跟着混的),她认为对于弱孩子而言,“放松,恰是意味着对其学习兴趣的呵护,何必在意一屑一砾的得失。”心急火燎、怒气冲天地抓,只能使他们对功课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走向愿望的反面。”

薛老师还发现一项“几乎所有教师都有的顽症”:深植于灵魂内核的、强烈到不可遏止的指导欲望和教育冲动。为了遏制这种顽症,薛老师这样提醒自己:

“无论你怎么做,无论你做得多么好,都只能契合一部分人的需要。”

“既面向全班,又面向每一个,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永远不可能在教室发生。”

因此,薛老师六年来说的最多的另两个词汇是:“心平气和”“心满意足”。

4.相信生命,相信儿童内在的力量

20多年的母语教学,使薛老师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不要过高估计自己对学生的影响,这样我们会轻松很多;相信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相信生命是主动的,这样,我们会轻松很多”。

相信的基础,首先是对生命分阶段的认识,知道下一阶段的充分发展必以上一阶段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整整六年时间,薛老师慢慢摸索各年级段儿童生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对于一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而言,这个(秩序形成的)关键期就是学习拼音的一个半月。

现在做的,是现在必须做的,也是只有现在才能做的。在三年级,这样的分析,是思维训练,也是作文指导——教学生如何把一段话写得具体、清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六年级了,背诵这些至理明言,实在是正当其时的必须!从实用的角度说,熟记它们,对将来的中考、高考都是颇有帮助的;从更实用的角度说,熟记它们,对于孩子懂得为人之道也是有用。

相信的力量,很多时候来自一些具体的生命体验,比如家长的鼓励,孩子的进步。对于薛老师而言,阅读童书,尤其是经典图画书,每每能加固自己对儿童生命内在的力量的信任。“要爱,要信——要为他们感到自豪”成为薛老师长久以来克服工作中的疲倦、孤独的支持力量。她的这种相信,不仅是针对儿童生命总是向善、向上而言,也是针对家长总是倾向于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帮助自己的孩子向善、向上。

“相信这是家长愿意做的事情——毕竟您比我们更希望孩子好。教育是一件缓慢美丽的事业,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请跟我来。”这是2004年9月底,薛老师写给家长们的一封信;六年后,2010年11月的一次家长会上,薛老师以“请信我言,请跟我来”为题,反复跟家长宣讲“信”的力量。

至此,“相信”成了一个循环:

教师相信书籍的力量,相信儿童生命内在有向善、向上的涌流,相信家长比老师更爱自己的孩子、更愿意和教师合作,相信在集体的背景下,阅读与诵读都更有效益、且有价值;

儿童相信教师,敬爱教师,亲近书籍;

家长相信书籍,相信教师,相信自己的孩子尽管暂时在集体中不算优秀,但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成长……

“信”,这个当前社会背景下很难实现、且无法测量的东西,就这样在教师的精心推动下,缓缓实现了!

参考文献:

[1][2]商友敬.三人行——我看窦桂梅、徐冬梅、薛瑞萍[J].教育参考,2007(12).

[3]赵炳辉、熊梅.教师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8,(1)3~7.

[4]李茂森.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分析框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5.

[5][13]薛瑞萍.破茧而出的四年级[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83-85,12.

[6]薛瑞萍.五(2)班的语文故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126-128.

[7]李振村.关注看云现象[J].基础教育月刊,2006(2).

[8][10][12][19]薛瑞萍.教六年级的日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1-52,153,22,203.

[9][14][15][16][17]薛瑞萍.书声琅琅的三年级[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2)24-25,161-162,254,133,26.

[11]薛瑞萍.学生回信(外一则).教六年级的日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08.

[18]薛瑞萍.我们二年级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2)160.

推荐访问:语文教师 信念 意识 课程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