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2019棚户区改造【浅论煤矿棚户区的景观规划】

  摘要:煤矿棚户区的环境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景观形态。在进行高品质煤矿棚户区景观设计时,应该满足社区功能,实现邻里互动;因地制宜,尽量保护未开发的土地;以人为本, 满足不同层次需求;运用自然材料,强调生态复育并尽可能多采用高密度低层居住模式。试图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矿工们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煤矿棚户区;景观改造
  煤矿是一种主要的社会能源, 带给社会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严重污染的土壤,恶臭有毒的河川以及数目庞大的废弃厂房。矿工们日复一日,进入地下采矿,常常不见天日,地面上的矿区只关注高效率的生产,废气排放、环境污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矿工们的生活设施规划品质低落。工业区内的劳工住宅大多兴建在矿区和厂房的周遭。这些住宅主要是围绕煤矿开采而形成特定人口的居住区域,是煤矿城市在建设中形成的特定历史产物。
  1 相关概念和特点
  1.1 煤矿棚户区的概念和特点
  棚户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定产物,是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最早意义上的棚户区大多是滞留于城市的流动人口在城乡结合部,乘管理松散之际,自己搭建起茅屋窝棚,定居下来而逐渐形成的连片的“棚户区”[1]。
  为了更规范地对棚户区进行管理,全国各省市对棚户区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的指导意见(试行)[2]对棚户区做出了这样的界定: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和独立工矿区内,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基础设施不配套、交通不畅、消防隐患大、环境脏乱差的集中连片平房和简易楼房。本文中的煤矿棚户区是指在煤矿区周围的工业区内形成的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
  1.1.1 环境问题严重。煤矿棚户区围绕矿区兴建或者是建设在废弃的矿区上,煤矿的生产以及使用煤矿提炼钢铁的过程使土壤、空气、河流等被严重污染,居住区的生活污水只能排放在被污染的河流以及街巷和阴沟中,滋生了细菌、阻碍通行;居住区周围大多有因采矿活动造成的大面积采空区及塌陷地和废弃尾矿堆积的山体,生活环境极其恶劣。
  1.1.2 基础设施缺乏。煤矿棚户区大多是简易矿工住宅,设计标准低,而且大部分家庭都是中低收入户,给排水、道路、小孩子的游戏场所、老人们的活动空间以及周边的医院、学校等公用配套设施均没有进行考虑。生活条件极差。
  1.1.3 人口结构复杂。煤矿棚户区的居民主要是常年从事煤矿开采活动的工人及家属。煤矿开采活动是高危行业,单亲母亲是煤矿棚户区主要的人群之一,上了年纪却无法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的老年矿工也比比皆是,加之城市管理对煤矿棚户区的约束力相对不足,使得棚户区往往成为犯罪嫌疑人的藏匿之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1.1.4 房屋质量差。煤矿棚户区住宅新建时就只是急就章,品质低落,经过数十年的历史,导致这些住宅属于维修,无法施工进行修补,在阴雨天气,只能用一些油毡及塑料布应急。
  1.2 煤矿棚户区景观规划的概念
  煤矿棚户区的景观规划与其它居住区的景观规划相比,煤矿棚户区景观从其出现、发展到最后演变成一种特定的社会格局都与其所在的环境和区域,和采矿活动密切相关,其所服务的特定人群、所处的环境都与矿区的繁荣与衰落、与国家和地方政策息息相关。它所属的环境被各种人工矿业的以及所充斥。由此可见,与采矿活动高度相关性、矿区景观结构、功能及景观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的关联性、以及服务人口的既定性是煤矿棚户区景观重要特征和主要考虑因素。
  2 对现有煤矿棚户区景观规划的建议
  2.1 满足社区功能,体现邻里互动
  一个住宅区应该不只是排列整齐的公寓或房子,它必须要像一座小城市、一个社区,也就是说,一栋住宅需要有社会群体的组织,人人守望的功能。在做煤矿棚户区景观改造的同时,我们应该要让房子的居住者,不管男的、女的居民间彼此能够交谈。煤矿棚户区的居住者大部分是矿工,矿工长期工作于不见天日的矿坑中,因此棚户区的景观改造应该要非常强调明亮的户外空间与邻里生活,并且在同一个煤矿中相互扶持地工作,使得大部分矿工之间都已熟识,在煤矿棚户区设计规划时,应该使使煤矿住宅区内的邻里感情,得以更自然地交流,相互之间的感情更为融洽。
  2.2 因地制宜,尽量保护未开发的土地
  现在城乡建设的居住用地越来越紧张,新的棚户区规划,应尽可能地在原有地基上进行改造,尽量保护未开发的土地。可以将原有的煤渣山和矸石山,经过生态手法的改造,变成景观公园或者是居民可以游玩的风景景点。结合植物造景,形成居住区内的休闲绿带空间。污染的土地的厚度,可以完全铲除并焚烧掉,再回填土壤并压平,做住宅的建筑基地和绿化基地。原有的煤矿土地要进行合理利用,重点要阻止雨水经由还有残毒的土壤渗入基地,做防止周边雨水渗入的设计,或者进行雨水循环系统,节约用水。在道路铺装上,尽量使用让雨水下渗的自然铺面,降低人工铺面对都市环境所产生的热效应。
  原有的煤矿塌陷地可以用做景观环境中的造景点,运用生态手法制作成水池,满足棚户区亲水空间的同时,使建筑景观大为生动,降低环境污染,并且改善环境。总之,在进行棚户区规划时尽量做到因地制宜,保护未开发土地的同时,尽量改善原有的环境。
  2.3 以人为本, 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煤矿棚户区的居民结构复杂,矿工收入保持中下水平,虽然全国各地对煤矿棚户区的改造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在整个棚户区的景观改造中,只是简单地修建一些基础的生活配套设施,并不能立足在各阶层矿工家庭角度上来考虑问题,在煤矿棚户区中,需要特殊考虑的最主要三大社会人群结构为有小孩的家庭、单亲母亲和年老退休的矿工。
  在煤矿棚户区的改造中,笔者认为在居住区的设计和规划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人群来进行建筑群体和空间的划分,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小孩子的家庭,我们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小孩子的幸福快乐。在景观改造中,我们要以孩子的安全为前提,在社区的每个空间,可以让小孩子在一起自由自在的游戏,楼层与建筑之间可以让小孩子们相互分享。在这个区域之中,在建筑外墙的使用和铺装及小品的使用上,我们可以根据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来进行设计,为孩子提供友善的环境。
  2.4 运用自然材料,强调生态复育
  大部分的煤矿棚户区建在矿厂周边,方便矿工们的生活,矿厂周边的自然环境在采矿炼钢等一系列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自然恶劣,在进行煤矿棚户区的修建时,应该尽量避免新的材料形成新的污染,并且尽可能地通过建立新的环境,来改善现在的生态环境。所以在棚户区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采用自然材料,这样一来,旧的环境和新的环境都容易恢复成自然状态。在植物的选择上,也尽量不要使用高大的外来树种,尽量采用本地树种,尽可能多的种植抗污染和可以化解污染的植物,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生长,给周边的环境一段生息修养的时间,在人类的保护下,让我们的环境找回其本来的面貌。
  2.5 多采用高密度低层居住模式
  虽然煤矿棚户区其所处地理位置大多处于郊区或者是煤矿资源丰富的乡下,但是在我国现代城乡住宅的建设中,土地紧张尤为显著。对于棚户区中居住人群结构分布考虑老人和小孩子的需求来说,低层住宅模式更适合小孩子和老人。综合两方面因素,高密度低层住宅建筑以组团方式排列,可节约更多的土地,还可以给人们带来亲切舒适的私人住宅。
  3 结语
  近年来,各省市在国家政策的宏观指导下,对煤矿棚户区的改造制订了一系列的改造,但是要使煤矿棚户区的景观改造达到真正宜居,真正的以人为本,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因此,我们在进行煤矿棚户区的景观改造时应该更多地立足于现实基础,更多地关注各阶层人的真实需求,加强景观的生态恢复性,从改善棚户区景观的基础上入手来改善矿厂周边的环境,从整体的景观规划上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为棚户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孙霞.济南市棚户区改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2007
  2 杨慧芳.山西省煤矿棚户区改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姜虹,东丽楠.北方高密度低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1
  (责任编辑 荷初)

推荐访问:棚户区 煤矿 景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