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计划,感受京城新脉动 感受深层脉动

  2009年11月,由北京市34个部门和原城南5区(丰台区、房山区、大兴区、原宣武区、原崇文区)共同参与制定的北京市《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简称为城南行动计划)正式出台。2011年,城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4%,高出全市6.1个百分点;GDP同比增长10%,高出全市1.9个百分点,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让人们对城南发展充满了希望。
  俱往矣,还看今朝
  2012年,作为城南行动三年计划的收官之年,其变化已在城南地区显现,“新南城”正从梦想走进现实。
  构建“畅通城南”。城南行动计划以轨道交通、跨区通道、主干路建设为主要抓手,完善城南地区道路路网,积极促进城南地区交通条件改善,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如今,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升,骨干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了京沪高铁,形成了继京沪空中走廊之后的又一条首都经济圈和长三角都市圈之间的高速交通动脉。具体表现为: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通达时间由10小时缩短至5小时内;轨道交通9号线南段建成运行,与房山线连接,成为城南地区的又一条地铁干线。同时,高标准地建设了跨区通道和区域主干路网,继蒲黄榆路建成通车后,又加快建设了京良路、万寿路南延、马家堡西路南延、京石二通道、南水北调巡线路、梅市口路西延等一批跨区通道;还建成了金星路、兴华大街等一批区域主干路,石夏路东延、丁东路等城市主干路也正在加快建设。
  建设“生态城南”。重塑优美生态环境,逐步改观城市南部地区供水、生态环境总体状况。提升城南环境品质,不断增强城南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继南海子一期工程建成后,又完成了永定河“五湖一线”工程、向市民免费开放大兴区、房山区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和丰台区、大兴区第一道绿隔郊野公园,得到了市民的积极拥护。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南海子公园二期等加快建设,大兴区瀛海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开工建设。此外,资源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卢沟桥再生水厂建成运行,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可达10万立方米/日。西南燃气热电中心加快建设;西城区(原宣武区)大型燃煤锅炉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实现城市核心区集中供热无煤化;房山区城关西里等3座集中供热工程和大兴区九龙等3座输变电站基本完工。
  塑造“和谐城南”。保障民生,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城南地区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居住条件设施,全面提高城南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宜憩新城南。
  首先,民生保障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翻扩建工程、大兴区北臧村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已建成。其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所、丰台区南苑医院翻扩建工程已建成,北京天坛医院迁建工程完成拆迁。再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东城区(原崇文区)文化活动中心、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已具备开工条件。最后,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丰台区、房山区和大兴区累计开工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3万套,建设规模约315.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18.3亿元。丰台区南苑棚户区实现开工74万平方米,完成建设计划的105.7%,预计年底前约45万平方米将实现主体竣工。丰台区长辛店棚户区、京煤集团房山、大兴区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
  后发效应持续发酵
  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城南,人气旺了,士气高了,底气足了。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城南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城南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可以说,城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具体而言,即通过建设重点产业园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项目,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让产业发展成为南部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引擎。
  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城南地区产业空间格局加快形成,有效推动了城市南部地区产业调整升级,使城南地区后发优势正一步步转变为竞争优势。例如,目前,南中轴文化创意产业轴已经渐成规模。主要表现为:前门——天桥历史文化风貌集聚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台湾会馆、云间会馆及福德禅林院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台湾商务街已开街并投入运营,东西琉璃厂标志性廊桥已经完工,天桥艺术大厦启动招商工作。又如,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加快实施“东进西扩”战略,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同比增长3.6倍,实现土地供应25公顷,总部基地金融港竣工验收。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土地一级开发已基本完成,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均已入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校区基本完成。
  加快实施重大产业项目。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改扩建工程和三元集团食品基地建设,实现了房山区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对外开放。京西重工减震器、长安汽车、燕化双酚A聚碳、京东方8.5代线等重大项目也已竣工投产。康宁玻璃基板生产线年内可基本完工、中芯国际电子元器件项目代建融资方案已落实。
  总体来看,两年多来,城南行动计划累计完成三年计划任务的72%,超过70%的预期目标。城南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均取得了较大成效,为城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全市形成了向城南倾斜、推动城南快速发展的共识。这一方面说明此举措向社会释放了聚焦城南发展的信号,激发了社会各界建设城南的热情和信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政府引导、市场跟进共同推动城南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新三年,更精彩
  2012年,总投资额达2900亿元并且已经进行了三年的“城南行动计划”进入尾声。今年年底前,新的三年城南行动计划将正式出台。如此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未来三年城南地区的建设发展也将由“筑巢”逐步迈入“引凤”的新阶段。
  为了更好地利用过去城南行动计划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为了更多地让城南积极地融入到北京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去,未来三年,城南经济要想更好更快地踏入发展的快车道,北京市市发改委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意见。
  明确责任分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重大项目,将主要任务和项目分解到市级部门和城南各区,按行业归口及属地明确牵头单位和主责单位,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加快项目实施。将行动计划所涉重大项目纳入绿色审批通道,健全联动审批机制,加快手续办理。建立重大项目会商机制,加强综合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做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产。
  加强资金保障。针对建设任务集中、资金需求集中、政府投资压力大的情况,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一是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实现按项目进度滚动式安排。二是积极采用BT、BOT、PPP、股权融资等模式吸引社会资金。三是综合利用企业债、中期票据等多种金融工具,降低融资成本,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加强督查督办。根据城南行动计划各项分解任务及进度安排,协调小组办公室与市政府督查室通过开展现场调研、召开重点事项协调会等方式,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推动各项工作按期落实。
  随着城南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城南之于京城,将变得更加相依相存、互动互进、息息相关。整座城市,在城南行动计划可持续效应的辐射下,正不断嬗变、跃升!
  (本文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稿)

推荐访问:京城 脉动 城南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