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及轮纹病的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_吡唑醚菌酯价格

  摘要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和苹果轮纹病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1763、0.2755μg/mL;对苹果轮纹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0333、0.6029μg/mL;第4次施药后16天,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2500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96.72%~98.69%,采收后30天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为93.17%~99.15%,显著或明显好于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苹果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轮纹病 毒力 防治效果
  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是苹果生产上的2种主要病害。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苹果树叶片,造成前期大量落叶,而苹果轮纹病可为害枝干和果实,导致枝干粗皮和果实腐烂,严重影响苹果的质量和产量。目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生产上多使用多抗霉素、异菌脲、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使用戊唑醇、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防治苹果轮纹病。由于常年使用这些药剂,导致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对这些药剂已逐渐产生抗药性,为此,探寻新的化学药剂十分重要。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为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活性高、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和耐雨水冲刷的特点。该药剂在国内针对西瓜、香蕉和黄瓜等作物病害已取得登记,然而,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为了探明该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2011年测定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和苹果轮纹病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室内毒力测定
  1.1.1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为25%吡唑醚菌酯乳油(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43%戊唑醇悬浮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南通德斯益农化工有限公司)。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Alternaria mali)和苹果轮纹病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均由本实验室分离培养,在PDA斜面上于4℃冰箱中保存。
  1.1.2毒力测定方法
  (1)菌丝生长速率法 将供试药剂稀释成5个系列质量浓度,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吸取1mL药液加入到融化的99mL灭菌PDA培养基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以不含药剂(无菌水)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将培养好的病原菌用直径6mm的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针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置于25℃恒温培养箱培养,待空白对照的菌落快要长满培养皿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计算菌落扩展直径及菌丝生长抑制率,求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EC50值。
  菌丝生长抑制率(%)=[1-(处理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2)孢子萌发法 取9mL水琼脂与系列浓度的药剂在锥形瓶内充分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制成含药平板,待培养基完全凝固后,用直径6mm的打孔器在水琼脂平板不同直径的同心圆上打取6个含药琼脂片,将其放在载玻片上,取25μL孢子悬浮液涂在琼脂片上,25℃黑暗保湿培养,当对照的孢子萌发率在90%以上时检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情况。计算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求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EC50值。
  处理校正孢子萌发率(%)=(处理孢子萌发率/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100
  孢子萌发相对抑菌率(%)=[(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处理校正的孢子萌发率)/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100
  1.2田间药效试验
  1.2.1试验园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河北省清苑县温仁镇温仁村。苹果品种为短枝富士,树龄7年生,行株距为5m×5m,试验树共36株,常规管理,历年来均有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发生。
  1.2.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167mg/L)、2000(125mg/L)、2500(100mg/L)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143mg/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143mg/L),对照喷清水。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2株树,重复3次。于2011年6月15日开始施药,每隔15~20天施1次药,共施5次药,喷药当天晴或多云,每株树喷洒药液4L。
  1.2.3调查方法
  (1)苹果斑点落叶病 2011年6月15日第1次施药时调查发病基数为零。于2011年9月4日即第3次施药后24天(第4次施药前,期间有降雨,施药间隔期延长)、9月20日即第4次施药后16天(第5次施药前)分别调查1次发病情况,按分级标准记载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叶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病级值)]×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苹果轮纹病 2011年10月24日(第5次施药后30天)果实近成熟期调查树上、树下的总果数和苹果轮纹病病果数并采果,每株树分上、中、下3层,从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采摘35个果,每小区共采70个果,装入纸箱中,室内常温下存放,于采收后15、30天后再各调查1次,统计病果率和防治效果。
  病果率(%)=(病果数/调查总果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果率-处理区病果率)/对照区病果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室内毒力测定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EC50分别为0.1763、0.0333μg/mL;抑菌率均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43%戊唑醇悬浮剂(表1)。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病菌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EC50分别为0.2755、0.6029μg/mL,均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相当,明显好于43%戊唑醇悬浮剂(表2)。
  2.2田间药效试验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3次施药后24天和第4次施药后16天2次调查,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2500倍液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表3)。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轮纹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苹果树安全、无药害。近采收时(第5次施药后30天),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2500倍液处理的防效为90.73%~96.36%,采收后贮藏15天的防效为96.34%~98.80%,采收后贮藏30天时防效为93.17%~99.15%,均显著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明显高于对照药剂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表4)。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室内表现抑菌效果较好的25%吡唑醚菌酯乳油在田间防效最高,其防效均在90%以上,显著或明显优于常规对照药剂43%戊唑醇悬浮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田间试验过程中,该药剂在试验浓度条件下对苹果树安全,无药害发生。因此,25%吡唑醚菌酯乳油有望成为将来生产上防控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首选药剂。
  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目前尚未检测到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和苹果轮纹病病菌对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抗药菌株。但由于2种病原菌田间菌量较大,且该药剂为内吸性杀菌剂,在较强的药剂选择压下易产生对该药剂的抗药性,因此建议将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保护性药剂及43%戊唑醇悬浮剂等内吸性药剂交替使用或混用。建议采用以下施药技术: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轮纹病发病前,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保护剂,间隔期15~20天;轻微发病时,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等内吸剂,间隔期15~20天;发病严重时,喷施25%吡唑醚菌酯乳油2500倍液,间隔期可缩短到10~15天。

推荐访问:吡唑 乳油 药效 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