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不幸福|人的本性

  幸福总是转瞬即逝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神游一下:想象一下你买了件新衣服、吃了一顿美味大餐、跟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你感到很快乐,并且一直快乐下去,一直一直快乐下去……等等,有点不对头。
  是的,很不对头,因为一件事一直一直快乐下去是不可能的。生活中这些事情带来的幸福感总是不久就会消退,现实问题很快又层出不穷,令人烦恼。托尔斯泰说过:“每一个人都是在痛苦中长大的,他的整个一生只是一连串的痛苦。”我们的一生仿佛就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能感受到幸福的时刻少得可怜,令人倍感珍惜。
  回顾一下我们的人生历程吧!我们从小就要承受着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压力,长大后又要承受就业的压力、挣钱的压力,我们的人际关系需要妥善处理,我们的爱情婚姻跌宕起伏、挫折良多,好不容易熬到老了,要退休享清福了,无休止的病痛又在折磨着我们。我们的人生就是时刻在焦虑不安中度过,因为我们永远在为现实和未来担忧,我们的欢愉总是如此短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们还来不及品味,就被新的烦恼所代替。
  比如说,一个穷人中了亿元大奖,该是很幸福了吧?心理学家调查过很多买彩票中了巨奖的人,发现就是被彩票大奖砸到的那些家伙,一年之后的幸福感也会变得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一件美事带来的幸福感总是难以持久、而人生的苦恼却绵绵不绝呢?研究幸福的专家说,这是进化使然,这与人类祖先适应环境的进化有关。
  
  人类自古不幸福
  
  美国著名的《纽约客》杂志曾登过一篇有关幸福的文章,文中追溯了人类关于幸福和不幸的起源,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焦虑、不幸感是代代相传的,而幸福感却是一种暂时现象。
  远古时代,有两个猎人外出打猎,我们就叫他们甲和乙。甲发现一片灌木丛,上面有鲜艳的草莓,他就抓了一把塞进嘴里;乙却不敢吃,只是摘了几个放在自己的山羊皮袋子里。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阴森恐怖的洞穴,乙不想进去,但是甲坚持要进去看看,其实里面除了几根骨头别的什么也没有,甲转了一下就出来了。在共同回家的路上,草丛中奇怪的沙沙声吓得乙一动也不敢动;而甲却觉得没啥大不了的,放胆往前走去,草丛中并没有什么怪物。直到第二天早上,乙看到吃了草莓的甲还一切如常时,终于小心翼翼地品尝了草莓,味道确实不错,他决定回去再摘一些。
  在做这些事时,甲显然比乙得到的快乐更多些,但是乙更有可能将猎人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甲大胆快乐的另一面可能就是冒着突然死亡的风险。万一哪天草莓是有毒的,或者住在洞穴里的狗熊返回,或者草丛里的是毒蛇……如此等等。大胆快乐的甲只要犯一个错误就完蛋了,而从进化论的观点看,乙应该能活下来,他谨慎、容易焦虑,这些都是生存所必需的灵活性品质。
  我们是乙的后代。人类祖先在面对险恶的生存环境挑战时,常常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有时,一点小小的擦伤、吃了一点不洁的食品,或者不小心走错了回家的路,都会让我们的祖先有性命之虞。因此,经过千万年的自然选择,大胆快乐的甲已被淘汰出局,而焦虑谨慎的乙的基因则遗传下来。比起对机会和快乐的反应,人们对威胁和讨厌的事物反应更快、更强烈、更难以抑制,这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进化机制。这个进化机制经过基因筛选、代代遗传,已经成为我们身体里抹不去的印迹。因此,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人生的坎坷,却很少感受到幸福。我们幸福感的缺乏是与生俱来的。
  
  追回幸福的基因
  
  古人幸福感的缺乏甚至都反应到语言上。语言专家说,在拉丁语、希腊语和英语中,现代的“幸福”这个词都是从运气、命运这些词派生而来。Happ是个中世纪英文单词,意思是“偶然发生在世上的事”。这个词派生了诸如“可能、不幸、碰巧”这样的词,也派生出了“happy(幸福)”这样的词。古代人类对幸福的这种理解基本上是悲观的:生命就是一连串发生在你身上的机会和运气,如果好运比坏运多,你就是幸福的。
  那么,在人类踏入现代化的今天,生存境遇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我们还能找回远古时代失落的幸福基因吗?我们的进化机制还能重新选择前文的“甲”而淘汰“乙”吗?
  答案是可能的。首先人类对幸福的向往是永恒的;其次,我们体内仍然残留着远古的“甲”的基因,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何激活它。
  现实生活中,有些即使别人看起来非常不幸的人,他自己却非常乐观豁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基因在起作用,而生理学家的调查,则从科学上证实了人体内确实存在着幸福基因。
  芭芭拉・伯特和达芙妮-古德希是从小被不同家庭收养的一对同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的遗传基因几乎完全相同)。这两位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女士不仅人生经历极为相似,而且还都有明显的快乐性格,有话说到一半突然笑起来的习惯,从出生开始,她们就较少受到焦虑的影响,更容易从负面的经历中恢复。
  这对长久分开的同卵双胞胎,对幸福的体验如此相似,不是由于家庭或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这对双胞胎是否感到幸福,一半取决于人际关系、健康和职业等因素,而另一半取决于本人的基因。
  最新科学发现,人的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脑中的一种“幸福基因”决定的。该基因是5-HTT,由于基因结构不同,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不相同。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个“长”5-HTT基因的人往往比拥有其他基因组合方式的人更容易感到满足,而最不快乐的是生来就携带两个“短”5-HTT基因的人。
  这表明,经历了千万年的磨练,我们体内的幸福基因并没有消失,只是不幸感的基因在过往的岁月里普遍表达得更为强烈和明显而已。而今天,随着人类掌控命运的能力大大增强,我们幸福感的基因将得到更强烈的表达。
  而且,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将有能力改善心理免疫系统,进而让自己活得更好。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糟糕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糟,最起码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糟糕,我们能够迅速地适应那些影响,使自己快乐和幸福起来。
  
  (摘自《大科技》2011年第7期)

推荐访问:本性 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