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装不满三峡水库:长江水

  据武汉大学相关课题研究,三峡水库建成后,每12年中,只有不足一半的年份水库要以在10月蓄满或基本蓄满。而在上游建设一系列水库后,这一局面将变得更为严峻      2009年9月,三峡库区提前一个月开始蓄水,力图实现175米的设计高程,进程却一波三折。
  17年前,开建之初的三峡电站以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的规划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然而这一豪迈的愿景,多少遭遇了现实的折扣。2009年11月初,据报道,三峡水库当年无法蓄水到175米。由于下游干旱等原因,从10月下旬起,堪堪蓄水到171米的三峡水库,被长江委责令来多少水放多少水。
  同样的失败,在2008年度即已发生。
  “三峡蓄不到175米是正常的,蓄到才是不正常的”,环境学家、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说。这位自称“三峡派”的专家表示,三峡工程已无法圆满达到当初的设计目标,其中要害是缺水。
  理想中的装机容量和发电效应难以坐实,收回投资的进程拉长,而新追加的投资却数目庞大。日前媒体报道,三峡库区需追加1700亿元资金解决后期问题。
  
  “打时间差”的抢水风险
  
  2008年,三峡已经领教过一次长江缺水。
  根据国务院批复意见,2008年9月28日开始的三峡实验性蓄水,年度目标水位为160米。
  一个月后,随着右岸15号机组投产发电,三峡水电站26台机组全部投产。兴致冲冲的三峡总公司将原定2012年蓄水到175米的计划提前。2008年11月5日,已蓄水至172.24米的三峡总公司发布消息,当年将蓄水至最高标程175米。
  此时长江中下游与三峡工程的矛盾第一次全面显现,就在三峡水库加速蓄水的同时,中下游航道水位减退,轮船搁浅。
  到2008年10月26日,各界压力之下,三峡开始加大下泄流量,6天后,长江中游的通航紧张状况开始改观。11月初,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被国务院三峡建委叫停。
  距离成功撞线,三峡当年相差2.76米。据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总工程师范晓介绍,是次蓄水,直接导致上游库区发生99次滑坡事件,蓄水结束水位回落后更诱发了当地4级以上地震。有了上次的功亏一篑,2009年三峡的提前蓄水,含有打时间差之意。
  2009年9月中旬,提前蓄水的三峡,对进度表作了详尽的安排。9月底三峡水库水位原则上不高于158米,10月末蓄水至175米。若10月底三峡水库水位未蓄至175米,则11月份继续蓄水至175米。蓄水期间,每天水位涨幅不超过3米。
  9月底,三峡水库水位顺利升至158米。然而,天公不作美,9月中旬以来,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湘江、赣江等地发生严重旱情,旱情最烈的是洞庭湖。
  三峡水库下闸蓄水后,洞庭湖比往年提前一月进入最低水位,城陵矶10月上中旬平均水位为22.62米,较多年同期平均水位偏低4.32米,仅次于1959年和2006年的最枯年份。受枯水期水位制约,500吨级船舶无法进出株洲、湘潭港。重庆、湖北、江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外省籍的大型船舶进不了湘江,运力出现季节性紧张。
  面对下游缺水的严峻情势,10月19日,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不断要求处于试验性蓄水的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至10月下旬,三峡水库下泄流量不小于9500立方米,秒,比原计划方案多下泄3000立方米,秒,但下游的干旱并未有太大起色,3天后,洞庭湖城陵矶水位仅上升了5厘米。
  长江防总再次对三峡发出调令,从10月31日起,若三峡入库流量大于9500立方米,秒,水库下泄流量按不小9500立方米/秒控制;若入库流量小于9500立方米,秒,水库按出入库流量平衡控制,即来多少水就放多少水。
  三峡蓄水,再次失败。此次蓄水最高水位距离175米的设计目标,还差4米。
  回头来看,长江的汛期在9月底结束,在9月中旬开始蓄水,其因险无疑会加大,这一不顾防洪风险的抢水行动,在范晓看来,颇为不妥,存在着无法预估的风险。
  
   长江水越来越少
  
  “三峡蓄不到175米”,2006年,三峡工程尚未完全建成,翁立达即向三峡负责人提出这一问题。
  蓄不到水,对17年前的设计者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三峡工程论证时,原定的蓄水目标是180米,后来因为库区淹没范围太大,才折中取175米。”四川大学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艾南介绍。
  三峡工程库容是按照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来计算。据1950-2000年统计资料,宜昌年均径流量为4510亿立方米。自称“三峡派”的翁立达承认,这一基数,与此后长江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17年间:三峡面对的已是一条不一样的长江。从2003年开始,三峡上游来水从未达到多年平均径流量,且连年递减。2004年宜昌水文站测得年均径流量3898亿立方米,2005年为4297亿立方米,2006年为2790亿立方米,2007年为3650亿立方米,连续数年未能达到4510亿立方米的年均径流量,平均减少8%。
  三峡水库面对的另一现实是,占到年径流量68%的2980亿立方米来水,正处于59月的汛期,出于防洪风险考虑,这些水只能放掉。
  汛期放掉大量水资源的三峡,在枯水期蓄水时与下游抢水不可避免。
  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水利厅原副总工程师聂芳容说得更直接,“三峡9、10月份蓄水就相当于从别人的碗里抢走口粮”。
  “今后三峡10月份蓄水和下游生态用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聂说。按照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长江中游5000立方米流量已经不敷使用,800010000立方米才能行。从2009年和2008年三峡放水量降至6000-7000立方米,秒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后果,洞庭湖和长江航道局的船就开不动了,最后放到10000立方米的时候,缺水方才改观。
  聂称,现在的问题还不只是三峡水位能不能蓄到175米的问题。除了9、10月份下游不许可上游放水减少之外,三峡还应该在干旱期给下游补水。他提议三峡应该在汛期蓄水,而为弥补防洪风险,再度起用荆江防洪区。
  “虽然会增加建设成本,但国家花这笔钱建好水库,将白白流失的洪水蓄起来,在枯水季节,为下游提供足够的生产用水,其社会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但汛期亦是三峡的发电高峰期。在汛期蓄水,等于坐视发电量流失。此种效益损失对于三峡公司来说更为实际。三峡工程设计的防洪、发电、水利效应实际面临 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下游用水吃紧的同时,上游用水亦在增加,2003年,中国水资源最富有的成都宣布成为缺水城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达到警戒线。
  一个现实是,长江没有多余的水来装满三峡库区。
  
  长江缺水成为水电站命门
  
  三峡上游来水的减少还未见底。2000年开始,长江上游各条支流的水电开发进入热潮,每条河流都有十几个水电站在建。据2008年统计,西南当年即有相当于8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上马。这批水电工程全部完工后,宜昌以上水电站水库的总库容可达2000多亿立方米。
  据武汉大学课题研究,三峡水库建成后,每12年中,只有不足一半的年份水库可以在10月份蓄满或基本蓄满。而在上游建设一系列水库后,这一局面将变得更为严峻,长江上游地区水库总库容将达到河川径流量的61%,金沙江流域规划的水库总库容将达到径流量的83%,国际公认40%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警戒线,早已在长江突破。
  此前考察过长江上游的多数水电站的范晓对此担忧,“每到蓄水期,有的水电站坝下,已经成为干河,某些水电站,更是从未能蓄到设计水位”。
  目前上游干、支流在建和建好的各大水电站,分属国有各大电力公司,并无一个枢纽调节工程。由于蓄水直接关系到水电站发电经济效益,水库汛后争水的现象将不可避免。
  翁立达说,如不能对上游水电站进行统一规划调度,上游水库的集中蓄水,将加剧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矛盾,影响中下游以及长江口的生态与环境需水,加重河口的盐水入侵危害。
  三峡总公司提出全流域调配水资源,翁立达亦表示赞成,但他同时表示,从目前来看,尚未有一个合适的部门可承担这项职责。
  即便实现统一调配水资源模式,抢水之争可以解决,但现有的水资源亦不足以使各大水电站实现当初设计的发电目标。
  根据资料,三峡水库2008年蓄到172米时,当年发电共808.12亿千瓦时.相较设计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少39亿千瓦时,以三峡上网电价0.25元每千瓦时计算+效益损失9.7亿元,2009年随着蓄水位的下降,这一损失数字还将增加。
  三峡总公司总会计师杨亚此前接受采访时称,按眼下电价计算,当累计发电量达到1万亿千瓦时,三峡工程的投资将基本收回,预计在2015-2017年之间。但在缺水情形之下,这一期限可能会大大延后。
  2009年11月,与蓄水失败的消息同时传来的,是三峡工程需追加1700亿元投资解决移民等问题的消息。民间对于三峡工程的总投资持续质疑、发电量的减少和后续资金的追加,使三峡水库“发电、防洪、航运效益三合一的聚宝盆”光环渐退。
  不同于三峡背后有国家财政支持,目前数倍于三峡装机容量的长江上游干支流各水电站,更多为公司行为,在把长江榨干吃尽之时,面对全流域的综合协调.其生存状况将更不乐观。
  长江缺水成为水电站命门,更大的问题则是,过多水库的修建会使长江流量进一步下降。翁立达介绍,以黄河为例,上下游修建水库的总库容达到600亿立方米,超过未建水库时黄河500多亿立方米的年均径流量。黄河断流多年后,年均径流量降为300多亿立方米。
  
  (摘自《武汉晚报》)

推荐访问:江水 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