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_古代汉语上册课后答案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系开设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古文的能力,增强古代文化修养,为从事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工作打下基础。而《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开设目的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内容相对枯燥,教师授课方式相对单一,授课形式单调,加之学生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古代汉语课堂真正成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曲高和寡的局面。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古代汉语》课均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口味和需求。《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教学内容和教法方面谈几点粗浅之论,以就正于方家、同仁。

  一、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代汉语要从曲高和寡的局面中走出来,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钻研教材,吃透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如何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而言,我们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汉语的词汇、语法、语音系统和古代汉语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把这种系统性、联系性贯穿于古代汉语的教学中,通过古今对比,揭示语言发展演变的轨迹,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法方面,我们在讲授古代汉语被动表示法的时候,讲到无标志的被动式,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子婿靡。《庄子》
  从主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来看,主语是受事,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或受事者。以主动的形式来表达被动的意义,没有标志词语,所以称之为无标志的被动式。学生刚刚学习过现代汉语的被字句,采用启发式教学,现代汉语的被动句相比较,学生立即想到现代汉语课堂上老师经常列举的例子,“鸡不吃了。”这是个歧义句,造成歧义的原因在于句子深层的结构关系,主语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分化成“鸡不吃食了”或“人不吃鸡了”两个表层结构,其实,该句和古代汉语的无标志被动式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例如:《史记・屈原列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该句即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实质上“鸡不吃了”也可以看做一个无标志的被动式,这样以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词汇方面的例子诸如,《三国志・华佗传》:“即各与药,明旦并起”,课文注释:“并起,一同起来,即都能行动自如了。”启发学生思考“起”的注释是否有误,有的学生在经过认真思索后回答:“解释作‘起来’,语感上有点不对”,立即提示学生能否联系现代汉语“起”的用法,有学生想到“一病不起”,“起”是“起来”,还是“痊愈”,此时联系下文“与君散两钱,当吐二升余脓血讫,快自养,一月可小起,好自将爱,一月便健。”这里,“起”解释成“起来”已经不符合文意了。“起”有“康复”、“痊愈”义,现代汉语“一病不起”正有此义。余例如:
  《吕氏春秋・察贤》:“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
  《后汉书・韦彪传》:“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脊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
  梳理词义引申的线索,“康复、痊愈”义当从“起来”义发展而来,文中注释为“起来”拘泥于字面意思,而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发展演变。成语“一病不起”导源于古汉语,“起”应为“痊愈”义。
  语音知识是古代汉语教学的难点,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有人主张淡化语音的分量,原因是语音抽象、难懂,我们认为联系现代汉语方言,适当的讲述语音知识,不仅能够为将来从事汉语研究的学生打下基础,而且能够增强汉语的生动性,让学生感到音韵学是一门“活的学问”,例如:《水经注・汉水篇》:“文水,即门水也。” 文,上古属重唇明母,中古时从明母分化出微母,文水即门水也。这条规律即是钱大昕总结出来的“古无轻唇音”,联系现代汉语方言,湖南益阳:蚊子的“蚊”读作 [men],开封的繁塔,当地老百姓念pǒtǎ,方言的保留为古代汉语研究提供佐证,也为学习古代汉语提供活生生的教材。把方言佐证这一方法引进课堂后,学生对自己的方言来了兴趣,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充分调动丰富的方言语感,联系已学的古汉语知识,每有发现便兴致倍增,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2.语言与文学
  语言是承载文学艺术形式的工具,在汉语教学中应该强调语言的工具性,掌握一定的语言学知识有助于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相反,对一些关键字词的误解会招致对文意的曲解。例如《�之战》:“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于车中。”注释:“越,坠。”《现代汉语词典》“坠”解释为“落”,“落”义为“物体失去支持而下来”,其实,“越”应为“翻”义,韩厥因夜梦其父告诉他要避开左右两边的位置,所以站在车正中,驾车追赶齐侯,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车左的人一旦被射中,不会呈直线下落,往往后翻,落于车下。“越”正有“翻”义,如:《楚辞・天问》:“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行李相攀援,川广不可越。”区分了常用词“越”和“坠”,就不难理解《左传》在记述这段历史时的匠心所在,“越”这个词把行车时的实际情形刻画的异常逼真,而“坠”义无法描述出战车行驶时人体被射中之后的运动弧线。
  古代汉语教学中,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文学作品作为课外欣赏读物,例如,学习《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后,补充了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该诗不仅概括了神话的内容,通过对神话人物的咏叹,表现了陶渊明对时事的愤激。
  2.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同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许多要素之间天然存在着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关系”,①古代汉语的教学必须放在古典文化知识的大背景之下,做到“拔出萝卜带出泥”,让学生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古代文化知识。例如,《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入而徐趋”句,课文注释:趋,快步走。注释虽然没错,但是不够到位,应该点明“趋”是古代的一种礼节,然后说明什么是“趋”礼。如《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趋”礼一行,“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敬”,学生明白了这层含义之后,对触龙“趋”行为的文化背景多了一层理解,从而对战国时期的礼仪制度进行初步的感性认识。除古代礼仪制度之外,了解古代的姓氏、名号、职官、地理、历法,对深入理解古代典籍也是大有裨益的。如,《说文女部》:“姓,女所生也。”“姓”字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理解了这一历史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诗经・生民》一文的创作目的―为了解释始祖有母无父这一事实而创作出“感生”神话。
  在学习汉字构造理论时也可以将文化色彩融入其中。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一个汉字即是一部文化史”(陈寅恪语),联系文化背景,对汉字结构进行字形分析,不仅让学生明白了造字的理据,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激发出他们学习汉字构造理论的热情。例如,“臣”、“妾”“民”反映了古代的奴隶制度,“坟” 、“墓”的区别反映了上古时代“墓而不坟”、“不封不树”的习俗,“取”、“�”体现了远古时期割下战俘耳朵以计算战功的军事传统,《鸿门宴》中亚父举所佩玉�示意项羽这一举动也隐藏着极深的文化蕴含,古人以玉比德,所以赋予了玉种种言外之意,“环”有“还”意,“�”有“诀别”、“决心”等义。把文化融入到对汉字的讲解和对课文的分析,做到三者的水乳交融,无形之中,赋予了汉字以生命,赋予了文选以人文精神的理解,而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就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的复合人才吗?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所谓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彻底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把每一位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学习兴趣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讨论中找出问题,在争辩出明确是非,而教师始终处于引导者的地位,在预先设计好的步骤中完成“激疑设疑”“讨论探究”“归纳总结”等环节,这种教学方法的妙处在于教师和学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知识得到了丰富,师生共同达到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下面结合例子,谈谈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三国志・华佗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注释:“极,极点,顶点。用作动词,达到极点。”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步骤如下:步骤一,设置疑问,让学生回答把“极”解释成“达到极点”是否洗练?步骤二,引导学生从语法角度讨论进入“使”后句法位置的为何种句子成分,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为动词或形容词。进而让学生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人体达到极点后的感受,多数人找到的词语是疲惫、劳累。继而排比、罗列一组例句,让学生从中归纳“极”的词义。《汉书・王褒传》:“胸喘肤汗,人极马倦。”《世说新语・言语》:“丞相小极,对之疲睡。”步骤四,归纳总结词汇演变的规律。通过对上述例句的排比归纳,得出结论“极”应为形容词,由“顶点”引申出“疲惫”义,属于词义引申中的连锁式引申。教材注释因没未注意到词义的发展演变而释义不当,应该加以纠正。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由于学生经常处在一个研究和探索的环境里,加之教师不断地勉励、引导,学生的智力必然得到开发,创造意识必然增强。”②同时探究式教法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做到学研结合、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①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
  ②杨汝福《高师古代汉语融合式教学法浅议》,刊于《广西高教研究》1994.2。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几点思考 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