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中角色话语的言语行为分类|士兵突击背景音乐

  摘 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语言使用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最先由牛津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提出(Austin, 1975),此后,许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对言语行为进行分类,本文运用美国哲学家塞尔(J. R. Searle)的分类方式,以小说《士兵突击》第十八章的一段话为例,逐个分析角色话语的言语行为类别。从而更深刻体会不同言语行为反映的角色间关系。
  关键词:塞尔 话语 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分类
  前言:美国哲学家塞尔把言语行为分成五类,分别是陈述(representatives)、指令(directives)、受约(commisives)、表达(expressives)和宣告(declarations)。(Searle,1979)这里,我们按照上述的五种基本类别给小说中角色话语的言语行为分类。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955年,奥斯汀在哈弗大学做威廉·詹姆斯讲座,言语行为理论就是由此次讲座讲话稿整理所得,讲话稿于1962年出版,题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如何以言行事》)。(Austin, 1975)
  这一理论提出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工作试图对这一理论进行系统化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言语行为的分类。言语行为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分类颇受关注。
  二、塞尔的言语行为分类
  1.陈述行为 陈述行为指的是说话人陈述他/她认为某件事是或不是什么样的。通过陈述行为,说话人使自己的话语与外部世界相吻合。(蓝纯,2009)
  2.表达行为 表达行为指的是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典型的表达行为有感谢、道歉、祝贺、欢迎等。表达行为的实施使说话人的话语与自己的感受相吻合。
  3.指令行为 指令行为是说话人试图通过自己的话语让听话人去做某事,如建议、要求、命令等。指令行为所对应的话语可以是祈使句,也可以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4.受约行为 受约行为是指说话人通过话语保证自己会做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承诺、威胁等言语行为。
  5.宣告行为 宣布行为一旦实施,就会给世界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一般说来,宣布行为都以一些繁杂的、语言之外的机构和条款为先决条件,通过宣布行为,说话人以自己的话语改变世界。(蓝纯,2009)
  五类基本言语行为及其主要特征图表形式如下(G .Yule,1996)
  三、文本选择与言语行为归类
  本文选取小说《士兵突击》第十八章中一段对话,这段话的背景如下:星期天凌晨,特种大队受训学员正在疲惫中酣睡,突然紧急集合的哨声响了。学员们强忍愤怒在宿舍楼前排队集合,与中队长袁朗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蓝纯,2009)便于逐句分析,我们把所有话语按先后顺序编号,共有15个话轮,如下:(兰晓龙,2007)
  袁朗手里拿秒表,嘴里宣布道(1):“从现在起,晚到者扣去两分。”…….拓永刚是最后一个,正要冲进队列被袁朗拦住了(2):“这个扣五分,归队吧。”这支队伍总算站齐,意志松懈睡眼惺忪,但最大的特征是怒发冲冠。袁朗看着这支队伍说(3):“紧急集合是有原因的。刚知道这个消息,急着告诉你们。”好消息三个字让人们的火气稍小了一点,精神稍振作了一点。(4)“我刚看天气预报,发现明天,不,现在该说今天,是个大晴天。”……(5)“你们不高兴吗?这样好的天气,我临时决定加个餐,来个五十公里强行军。”愤怒在每个人脸上一潮接一潮的涌,涌到后来就成了绝望。(6)“报告!今天休息日!”袁朗:(7)“教官有权随时做出变更。不熟悉规则,扣两分。”拓永刚(8):“报告!”袁朗(9):“27发言!”拓永刚(10):“为什么不提前通知?”袁朗(11):“我刚看的天气预报。在队列中不听教官说话,扣两分。”吴哲(12):“报告!”袁朗(13):“39发言!”吴哲(14):“这个时间谁播天气预报?”袁朗(15):“哪都有。光电硕士,我荣幸地通知你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所以我是上网查的。不能跟进时代,以及质疑教官,五分。”
  下面将根据塞尔的言语行为分类逐句分析话语执行的言语行为类别。
  (1)是教官袁朗的宣告行为,通过宣告行为,说话人的行为改变了世界,这里指教官的言语行为使晚到者扣分。
  (2)由两个短句构成,这两个短句所执行的言语行为不同,要分开来看,前一个短句是宣告行为,后一个短句是指令行为。前一个短句的言语行为使拓永刚扣五分。典型的指令行为有命令、请求和建议,后一个短句很明显是教官对学员的命令。
  (3)(4)是教官袁朗的话语,袁朗向学员说明紧急集合的原因和天气预报情况,袁朗的话语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并且他也相信自己所言属实。故(3)和(4)都是陈述行为。
  (5)是反义疑问句,可改写为:这样好的天气,我临时决定加个餐,来个五十公里强行军,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句话虽然仅代表说话人观点,并不符合客观事实,但并不妨碍它是一个陈述行为。
  (6)包含两个短句,前一个短句的言外之意即请允许我说话,这里是请求教官让自己说话,应属指令行为。下文(8)、(12)与这一短句一样都是指令行为,不再赘述。(6)后一个小句是学员向教官陈述事实,看似是陈述行为,实际上也隐含了表达行为,学员表达了对休息日还要训练的失望和不满。
  (7)(11)(15)三个话轮的首句都是陈述行为,尾句都是宣告行为,(7)首句袁朗向学员陈述教官的权利,尾句是对学员不熟悉规则的惩罚,通过宣告行为,说话人用自己的话语改变了听话人的状态,即学员被扣两分。(11)(15)与(7)的言语行为一致,不再分别说明。
  (9)和(13)是同一种言语行为——指令行为。两个话轮都是教官命令学员发言,命令是典型的指令行为之一。
  (10)和(14)都是用陈述行为掩盖表达行为。(10)中学员询问教官为什么不提前通知,即建议教官应该提前通知,属指令行为。同时,这一话语也表达了学员对教官没有提前通知这件事情的强烈不满和愤怒,迫于教官和学员间不平等的关系,不敢正面表达自己真实感受,所以这一话语又是隐含的表达行为。(14)是同样的道理。
  四、结语
  根据塞尔言语行为的五个基本分类,我们对《士兵突击》中选取的一段话语逐句作了言语行为分类。这一分类生动的再现了话语角色,即教官与学员间微妙的会话方式。同时,也发现言语行为的分类并不绝对化,一些话语情境下,一个话语可以同时执行两种言语行为。
  参考文献:
  [1] 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2] Searle, J. L. Expression and Mea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3] Yule, G.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4] 蓝纯. 语言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兰晓龙. 士兵突击 [M].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突击 士兵 话语 言语